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講 | 水下考古,不僅僅是海底撈寶


據報導, 1987年發現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 將於年內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露出真容。

“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 距今有800多年歷史。 “南海一號”整體打撈的成功案例, 也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迅速發展的歷程。

崔勇, 中國首批水下考古隊員之一, 為我們講述了中國水下考古的神秘與艱辛。

讓潛水夫學考古, 還是讓考古人員學潛水

為什麼中國會開展水下考古?

有一個英國的盜寶者叫邁克爾·哈徹, 他依據歷史資料,

到全世界各個海域尋找古沉船。 1984年, 他在中國南海海域找到一條沉船, 撈起了大約15萬件瓷器, 經過拍賣, 獲利2000多萬美元。

拍賣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家拍賣公司進行的, 其中有2000多件都是中國景德鎮的青花瓷。 當時中國故宮博物院派了兩位專家, 一位是馮先銘, 一位是耿寶昌, 帶了3萬美元去參加拍賣。 然而幾天拍賣下來, 他們連舉牌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他們看上的瓷器起拍價都超過了3萬美元。 沮喪地回國後, 他們寫了一個報告, 引起了國家的重視, 下決心要開展水下考古。

1987年, 英國一家打撈公司通過阿姆斯特丹一家海事博物館的資料, 發現有一條叫萊茵堡號的沉船, 就沉沒在廣東的陽江和臺山海域。 他們要找這條沉船,

必須和中國政府合作, 於是他們和我們的相關部門一起開展作業, 尋找這條沉船。

他們在沉船所在的海域中, 利用遠端聲納系統到處尋找, 一旦發現疑似的東西就用抓鬥往海裡抓。 有一天, 一抓鬥下去, 抓上來247件器物, 其中有瓷器, 有錫器, 還有一條1.72米長的大金腰帶。 看到這個情況, 我們中方的負責人就說:這肯定不是你們英國人要找的萊茵堡號, 這是一條我們中國的沉船。

就這樣, “南海一號”第一次被發現, 但因為技術原因無法進行打撈, 這條沉船被擱置了起來。

當務之急, 我們得馬上組建一支自己的水下考古隊伍。 國家博物館就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決定召集一批人去學水下考古。

有一個很糾結的問題是,

到底是讓潛水夫去學考古呢, 還是讓考古人員去學潛水?後來算了一筆賬, 潛水夫學考古要花4年時間, 考古人員去學潛水, 只要花半年時間。 中國有這麼多年輕的考古人員, 估計找幾個去學潛水並不難。 幸運的是, 我當時正好年輕, 通過了很嚴格的體檢, 就去學了水下考古。

水越髒、泥越厚的地方, 沉船保存得越好

1987年剛接觸水下考古時, 我們請日本水下考古學研究所所長田邊昭三教授來給我們上過一次課, 屬於“掃盲”性質。 到了1989年, 國家文物局、國家博物館和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聯合舉辦了國內第一期水下考古培訓班, 由澳大利亞老師來進行培訓。

參加培訓班的共有11個人。 11個人被分成了兩組, 老師把年紀大的、身體不太好的人都放在一個組裡,

把身體好、潛水技術好的人放在另一組。 我們說, 一個叫“老弱病殘組”, 一個叫“明星組”。 我是“明星組”的組長, 那位“老弱病殘組”的組長已經39歲了。

老師分配任務都是同時派給兩個組。 但是後來發現, 同樣的任務, 最後總是“老弱病殘組”做得比“明星組”好。 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發:水下考古不是能力強就能幹好的, 一定要協調好, 要有團隊精神, 才能把這個工作幹好。

經過培訓, 我們終於掌握了基本的水下考古知識和技術。

在這期間, 不少國外的打撈公司都希望與中國合作, 共同打撈“南海一號”, 但都被我們拒絕了。 1989年11月, 我們和日本組成了聯合調查隊, 準備對“南海一號”進行勘察。 但那個季節不適於海洋作業,

風浪比較大, 水下能見度極低, 潛水很困難, 所以只能作罷。

“南海一號”所在的地點在珠江口的西岸, 那裡剛好有一股菲律賓來的洋流從東北向西南流, 所以淤積的泥沙非常厚, 泥沙厚度達到了30米。 這樣的環境有兩個特點:第一, 幾乎沒有能見度;第二, 沉船全部埋到了泥沙內。 所以我們後來總結了這樣一個經驗:水越髒、泥越厚的地方, 沉船保存得越好。

雖然我們發現了“南海一號”, 但卻沒法開展工作, 因為我們還不具備這種能力。 於是, 我們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從1991年到1997年, 我們完成了遼寧三道崗一條元代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 積累了很多經驗。

從首次發現到最後完成考古工作,
要花整整30年的時間

2001年, 我們正式啟動了“南海一號”的水下考古工作。

先是重新確定了沉船的位置,然後,從2001年到2004年,我們進行了4年的調查和試掘。雖然採集了6000多件很完整、很漂亮的瓷器,但是沒有採集到多少考古資料,比如繪圖資料、照相資料、影像資料等都採集不到,這不像是一次考古,倒更像是一次打撈。

後來有一次看電視時,我看見考古學家李濟先生發掘殷墟的時候用了整體提取的方法,於是就想:我們可不可以也用整體提取的方法把沉船打撈起來呢?但問題是:怎麼撈?用什麼方法撈?

當時有一位工程師叫吳建成,他提出用沉箱的方法,就是把一個巨大的沉箱整個套在沉船上,再把沉箱底上一封,船就能撈上來了。這個方案聽起來不錯,但是要真正實施,必須經過很多次的模擬試驗。

最難的是吊放沉箱。這個沉箱有33米長、14米寬、500多噸重,分上下兩層。水下定位非常難,而且沉箱放下去以後再調整位置,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一次放准。

最後,真的是一下就放准,成功了。

“南海一號”在進行整體打撈的時候,我們還在同時實施另一個計畫,就是打造一個博物館,叫“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為什麼要造這個博物館?一是為了讓撈起來的沉船有地方放;二是為了方便人們來參觀。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冒險的方案,因為如果我們打撈不起來沉船,這個博物館就白建了。

雖然我們很糾結,但是這個方案還是通過了。為此,我們新建了一條450米長的路和一個碼頭,從海灘一直通到博物館裡。

2007年,我們順利打撈起沉箱,並把它運進博物館,然後開始考古發掘工作。估計到2017年下半年,全部工作才能結束。也就是說,這條沉船從1987年被首次發現,2007年整體打撈上來,到最後完成考古發掘工作,要花整整30年的時間。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採集到的考古資料可以精確到毫米

南海一號”是一條南宋早期的船。剛開始打撈的時候,撈上來很多精緻的龍泉窯瓷器,還有一條純金腰帶。當時我們以為這也許是“南海一號”上比較有價值的文物了,但現在通過發掘,證明這僅僅是冰山一角。從“南海一號”上發掘出的黃金、飾品,每件幾乎都可以論斤計算,一共有上百件這樣的東西。

通過這個沉船的發掘,我們認為,這種整體提取的發掘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在水下沒有能見度的情況下,如果靠盲目地去摸、盲目地去撈,根本達不到考古的目的。而現在,所有的考古資訊都保存得非常完整,包括那些木器上的文字,可能還會發現一些紙質的東西,那簡直就是奇跡了!

為使“南海一號”能長久保存,目前沉船被置於博物館的“水晶宮”內,模仿它原來所處的海水環境。現在的考古,是通過非常現代的技術,包括鐳射三維掃描、近景攝影測量等來進行現場保護發掘。同時,我們還有一個大的實驗室,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個,可以在精確控制的環境下發掘一條沉船,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資訊保存下來。

世界上還從沒有一艘沉船是這樣被整體打撈起來的。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船上共有15個倉,每個倉都各有特點,每個倉裡的瓷器包括它們是哪個窯口燒制出來的,都看得清清楚楚。

因此,我們採集到的考古資料都可以精確到毫米級。從水下考古發掘來說,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水下考古能做到精確至毫米級的測量。

用一個大框架把“南澳一號”罩在海底

在發掘“南海一號”的同時,2007年5月,又一條沉船被發現了。地點是在廣東的南澳島,我們後來把它命名為“南澳一號”。

“南澳一號”是一條明代萬曆年間的沉船。 這條沉船跟“南海一號”不一樣,它是在珠江口的東岸,海水很清,水下能見度較好,淤泥的厚度為1.5米左右。

這樣的地理條件,有利於我們就地開展水下考古。也就是說,可以在水下做任何陸地上能做的考古工作,比如繪圖、照相、錄影,什麼都可以。

從“南澳一號”水下拍攝的照片裡,我們能看見船上的瓷器保存得非常好,有景德鎮的青花瓷,也有福建漳州窯的瓷器,還有一些銅錢。

明代長期實行海禁,到了萬曆之前的隆慶年間,才開了海禁,而且只開了漳州的月港,這條船就是剛開海禁之後發出的貿易商船。這艘船上滿載的貨物證明,當時的民間貿易還是很發達的。

和“南海一號”不同的是,我們只是把“南澳一號”船上的器物打撈起來。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原真性原則,水下文化遺產保護要儘量保持原真性,希望不要動船,因為船拆下來之後,就很難再裝回去。“南海一號”是整體打撈上來的,整個的沉船就是一件重要的文物,可以嚴加保護;而為了保證“南澳一號”的船體不被破壞,我們採取了另外一種措施,就是用一個大型框架把它罩在海底。

這個框架的面積和“南海一號”的沉箱差不多大,它被準確地套在“南澳一號”的船體上,以防過往的船隻對它造成損害。

我們每年都會到“南澳一號”所在的地方去看一看它,已經有好幾年了,它還是靜靜地完整地待在那裡。

把每一艘沉船連起來,也許就能拼出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我參加過很多水下考古專案,其中比較特別的還有致遠艦的發現。

致遠艦的發現,應該說是我們發現近現代沉船的一個典範。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時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一共沉了4條船,其中靖遠號和揚威號已經被發現了,剩下的致遠號和超勇號兩艘艦艇不知道沉在哪裡。

我們發現這條沉船的時候,它到底是致遠號還是超勇號並不能確定。從國人的愛國情結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更希望它是致遠號。其實,超勇號從船舶發展史上來說也很重要,它是我國現代巡洋艦的鼻祖。但是因為當年鄧世昌下令沖向日本艦隊主力艦吉野號、欲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悲壯故事,我們小時候都耳熟能詳,所以我們也非常想找到致遠號。

後來我們通過幾條證據,最終確定它是致遠號無疑。第一條證據是它的排水量,我們通過磁力計探測,發現這條沉船大約為1600噸級。超勇號是1500噸級的艦艇,致遠號是2300噸級的,但是這條船的船面建築全沒了,只剩下船底,也就是說,船艙包括甲板以下還剩下1600噸,那說明它比超勇號要大。

第二條主要的證據是我們發現了格林機關炮,這種炮是致遠艦上獨有的。據說致遠號當時沉沒之前,撞向吉野號的時候,船身傾斜了30度,其他的炮不是對著水就是沖著天發射,而一直向吉野號開炮的就是這挺格林機關炮。此外,在船上還發現了穿甲彈,以及三層厚的穹甲,這些都是致遠號的特徵。致遠艦代表著中國海軍的軍魂,我們很高興終於找到了它。

經歷了這麼多水下考古,我發現自己真的很幸運,發現了這麼多重要的水下文化遺產。但是,中國有18000公里的海岸線,目前我們一共只有100多位水下考古隊員,怎麼可能顧得過來呢?

我希望漁民們能給我們提供更多的線索,讓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的沉船,因為每一條沉船都是一個點,如果把這些點連起來,也許就能拼出一條海上絲綢之路,這也是我們水下考古隊員的一個共同心願。

文/徐蓓


先是重新確定了沉船的位置,然後,從2001年到2004年,我們進行了4年的調查和試掘。雖然採集了6000多件很完整、很漂亮的瓷器,但是沒有採集到多少考古資料,比如繪圖資料、照相資料、影像資料等都採集不到,這不像是一次考古,倒更像是一次打撈。

後來有一次看電視時,我看見考古學家李濟先生發掘殷墟的時候用了整體提取的方法,於是就想:我們可不可以也用整體提取的方法把沉船打撈起來呢?但問題是:怎麼撈?用什麼方法撈?

當時有一位工程師叫吳建成,他提出用沉箱的方法,就是把一個巨大的沉箱整個套在沉船上,再把沉箱底上一封,船就能撈上來了。這個方案聽起來不錯,但是要真正實施,必須經過很多次的模擬試驗。

最難的是吊放沉箱。這個沉箱有33米長、14米寬、500多噸重,分上下兩層。水下定位非常難,而且沉箱放下去以後再調整位置,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一次放准。

最後,真的是一下就放准,成功了。

“南海一號”在進行整體打撈的時候,我們還在同時實施另一個計畫,就是打造一個博物館,叫“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為什麼要造這個博物館?一是為了讓撈起來的沉船有地方放;二是為了方便人們來參觀。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冒險的方案,因為如果我們打撈不起來沉船,這個博物館就白建了。

雖然我們很糾結,但是這個方案還是通過了。為此,我們新建了一條450米長的路和一個碼頭,從海灘一直通到博物館裡。

2007年,我們順利打撈起沉箱,並把它運進博物館,然後開始考古發掘工作。估計到2017年下半年,全部工作才能結束。也就是說,這條沉船從1987年被首次發現,2007年整體打撈上來,到最後完成考古發掘工作,要花整整30年的時間。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採集到的考古資料可以精確到毫米

南海一號”是一條南宋早期的船。剛開始打撈的時候,撈上來很多精緻的龍泉窯瓷器,還有一條純金腰帶。當時我們以為這也許是“南海一號”上比較有價值的文物了,但現在通過發掘,證明這僅僅是冰山一角。從“南海一號”上發掘出的黃金、飾品,每件幾乎都可以論斤計算,一共有上百件這樣的東西。

通過這個沉船的發掘,我們認為,這種整體提取的發掘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在水下沒有能見度的情況下,如果靠盲目地去摸、盲目地去撈,根本達不到考古的目的。而現在,所有的考古資訊都保存得非常完整,包括那些木器上的文字,可能還會發現一些紙質的東西,那簡直就是奇跡了!

為使“南海一號”能長久保存,目前沉船被置於博物館的“水晶宮”內,模仿它原來所處的海水環境。現在的考古,是通過非常現代的技術,包括鐳射三維掃描、近景攝影測量等來進行現場保護發掘。同時,我們還有一個大的實驗室,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個,可以在精確控制的環境下發掘一條沉船,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資訊保存下來。

世界上還從沒有一艘沉船是這樣被整體打撈起來的。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船上共有15個倉,每個倉都各有特點,每個倉裡的瓷器包括它們是哪個窯口燒制出來的,都看得清清楚楚。

因此,我們採集到的考古資料都可以精確到毫米級。從水下考古發掘來說,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水下考古能做到精確至毫米級的測量。

用一個大框架把“南澳一號”罩在海底

在發掘“南海一號”的同時,2007年5月,又一條沉船被發現了。地點是在廣東的南澳島,我們後來把它命名為“南澳一號”。

“南澳一號”是一條明代萬曆年間的沉船。 這條沉船跟“南海一號”不一樣,它是在珠江口的東岸,海水很清,水下能見度較好,淤泥的厚度為1.5米左右。

這樣的地理條件,有利於我們就地開展水下考古。也就是說,可以在水下做任何陸地上能做的考古工作,比如繪圖、照相、錄影,什麼都可以。

從“南澳一號”水下拍攝的照片裡,我們能看見船上的瓷器保存得非常好,有景德鎮的青花瓷,也有福建漳州窯的瓷器,還有一些銅錢。

明代長期實行海禁,到了萬曆之前的隆慶年間,才開了海禁,而且只開了漳州的月港,這條船就是剛開海禁之後發出的貿易商船。這艘船上滿載的貨物證明,當時的民間貿易還是很發達的。

和“南海一號”不同的是,我們只是把“南澳一號”船上的器物打撈起來。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原真性原則,水下文化遺產保護要儘量保持原真性,希望不要動船,因為船拆下來之後,就很難再裝回去。“南海一號”是整體打撈上來的,整個的沉船就是一件重要的文物,可以嚴加保護;而為了保證“南澳一號”的船體不被破壞,我們採取了另外一種措施,就是用一個大型框架把它罩在海底。

這個框架的面積和“南海一號”的沉箱差不多大,它被準確地套在“南澳一號”的船體上,以防過往的船隻對它造成損害。

我們每年都會到“南澳一號”所在的地方去看一看它,已經有好幾年了,它還是靜靜地完整地待在那裡。

把每一艘沉船連起來,也許就能拼出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我參加過很多水下考古專案,其中比較特別的還有致遠艦的發現。

致遠艦的發現,應該說是我們發現近現代沉船的一個典範。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時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一共沉了4條船,其中靖遠號和揚威號已經被發現了,剩下的致遠號和超勇號兩艘艦艇不知道沉在哪裡。

我們發現這條沉船的時候,它到底是致遠號還是超勇號並不能確定。從國人的愛國情結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更希望它是致遠號。其實,超勇號從船舶發展史上來說也很重要,它是我國現代巡洋艦的鼻祖。但是因為當年鄧世昌下令沖向日本艦隊主力艦吉野號、欲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悲壯故事,我們小時候都耳熟能詳,所以我們也非常想找到致遠號。

後來我們通過幾條證據,最終確定它是致遠號無疑。第一條證據是它的排水量,我們通過磁力計探測,發現這條沉船大約為1600噸級。超勇號是1500噸級的艦艇,致遠號是2300噸級的,但是這條船的船面建築全沒了,只剩下船底,也就是說,船艙包括甲板以下還剩下1600噸,那說明它比超勇號要大。

第二條主要的證據是我們發現了格林機關炮,這種炮是致遠艦上獨有的。據說致遠號當時沉沒之前,撞向吉野號的時候,船身傾斜了30度,其他的炮不是對著水就是沖著天發射,而一直向吉野號開炮的就是這挺格林機關炮。此外,在船上還發現了穿甲彈,以及三層厚的穹甲,這些都是致遠號的特徵。致遠艦代表著中國海軍的軍魂,我們很高興終於找到了它。

經歷了這麼多水下考古,我發現自己真的很幸運,發現了這麼多重要的水下文化遺產。但是,中國有18000公里的海岸線,目前我們一共只有100多位水下考古隊員,怎麼可能顧得過來呢?

我希望漁民們能給我們提供更多的線索,讓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的沉船,因為每一條沉船都是一個點,如果把這些點連起來,也許就能拼出一條海上絲綢之路,這也是我們水下考古隊員的一個共同心願。

文/徐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