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淮安文明祭掃蔚然成風

中國江蘇網3月27日淮安訊(盧士勇 周華)鮮花、黃絲帶取締焚香燒紙, 網上祭掃成為新風氣, 生態殯葬越來越普及……在淮安, 文明祭掃已蔚然成風。

清明節前一周, 淮安市市區的公墓便迎來首個祭掃小高峰, 公墓管理處提供了鮮花、黃絲帶等免費祭祀用品, 以提倡文明綠色祭掃, 並推出一系列的便民服務, 方便市民祭掃活動能夠順利有序進行。 同時, 清明節期間將繼續推出免費花壇葬, 屆時將為選擇花壇葬的市民舉行安葬儀式。

綠色祭掃樹新風

清明掃墓時選擇焚香燒紙是我國由來已久的習俗, 但是焚香燒紙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文明生態環保的時代發展趨勢。

上週末, 淮安市很多市民趁著天氣晴好到墓園內為親人掃墓。 淮安市永思園公墓週末兩天時間共迎來一萬多名祭掃市民。 在週末的第一波祭掃高峰期中, 焚香燒紙的市民少了, 踐行綠色文明祭掃的市民越來越多了。 在永思園公墓, 隨處可見鮮花出售, 而公墓管理處也為前來祭掃的市民準備了免費的黃絲帶。 很多市民都是購買鮮花帶到園內, 同時在園內領取免費的黃絲帶。

永思園管理處負責人崔士雲介紹, 如今, 焚香燒紙的人越來越少了, 文明、綠色祭掃已經成為一股新風氣。 “雖然有少數中老年市民仍然習慣燒紙錢來祭掃, 但是如今有70%左右的年輕市民都會選擇用鮮花或者黃絲帶等方式來祭祀。

以前園區內總是因為燒紙錢而‘烏煙瘴氣’,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明顯好轉”。

便民措施促文明

為了迎接清明節期間祭掃高峰期的到來, 各個公墓管理處未雨綢繆, 推出了多項便民措施, 保證清明節期間市民祭掃活動能夠文明、有序地進行。 為方便市民祭掃, 清明節小長假期間, 永思園公墓管理處將上班時間延長, 同時還對對墓區道路、園林綠化、雕塑小品進行升級改造, 集中整治墓區衛生, 在主次幹道系上黃絲帶, 栽種鮮花綠草, 為市民祭掃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

為了推動綠色文明祭掃, 淮安市永思園公墓推出了包括採購鮮花、黃絲帶等便民措施。 “為引導廣大市民採用鮮花等文明的祭掃方式,

永思園今年免費向市民提供600束鮮花、3000枝菊花、5000余根黃絲帶, 市民只需憑護墓證即可免費領取鮮花和黃絲帶。 ”同時永思園公墓還與淮安新聞網聯合開發永思園網上祭掃平臺, 免費向市民開放, 市民可以網上建墓、網上祭掃。

除了提倡和鼓勵綠色祭掃外, 永思園公墓還提供多項便民利民服務措施。 比如在大門口專門設立服務台, 提供茶水、常用藥品、輪椅、雨傘、燒紙盆、打氣筒和網上祭掃指導等多項免費服務;在園區不同角落設置多個休息桌椅, 供市民歇息、敘舊;聘請10名志願者成立服務隊, 免費為需要服務的群眾排憂解難。

生態殯葬受青睞

近幾年, 生態殯葬在淮安越來越普及, 2016年淮安市選擇生態葬的比2015年增加了28個百分點。

今年該市繼續推出全免費的花壇葬, 並將於清明節期間舉行花壇葬集中安葬儀式。 所謂的花壇葬就是將骨灰放在可降解的骨灰盒中, 將骨灰盒安葬在花壇中, 幾個月後骨灰和骨灰盒都隨著泥土而降解, 是一種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花壇的土地可以重複迴圈利用, 花壇葬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質墓穴, 只有一塊集體墓碑上刻著逝者的名字。

據瞭解, 為了鼓勵和推廣生態葬, 該市今年對選擇花壇葬的逝者親屬的獎勵金也從1000元提高到了1500元。 今年該市共有16名逝者選擇了免費集體花壇葬。 花壇葬為生態殯葬的方式之一, 另外生態殯葬還包括樹葬、草坪葬等安葬方式。 這些生態殯葬方式全部都是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屬於國家宣導的綠色殯葬的範疇, 最大的優點是占地少、環境好、品質高、價格低。 這些環境優美、經濟實惠又低碳環保的新葬式受到了淮安市民的青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