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最新幼稚園政策出爐 民辦學校迎來大爆發

中國國際教育網訊:根據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資料顯示, 全國共有幼稚園23.98萬所, 比上年增加1.61萬所, 入園兒童1922.09萬人, 比上年減少86.76萬人。 在園兒童(包括附設班)4413.86萬人, 比上年增加149.03萬人。 幼稚園園長和教師共249.88萬人, 比上年增加19.56萬人。 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7.4%, 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 未來5-10年的幼稚園需求也將繼續增加。

面對“巨大需求”, 民辦幼稚園會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呢?民促法又會帶來怎樣的政策福音?

2017年2月, 民辦教育促進法草案三審正式通過, 《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法核心在於:對民辦學校按照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進行分類管理;對現有民辦學校舉辦者的權益給予了充分的保障;進一步完善了對民辦學校的扶持政策;為民辦學校教師發展和權益保護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健全民辦學校法人治理結構,

優化監管措施, 加強社會監督等方面做了相應的規定, 有利於推動建立依法辦學、公平競爭、監督有力的發展環境。 修正案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具體政策如下:

社會力量辦幼稚園, 各級政府不得限制。

2017年, 營利性幼稚園在中國首獲官方認可, 除了可以進行IPO、上市, 其主管部門變更為在工商部門登記。

幼稚園可以自己定價學費, 具體收費標準由民辦幼稚園自主確定。

實行分類收費政策, 規範民辦幼稚園收費。 非營利性民辦幼稚園收費, 通過市場化改革試點, 逐步實行市場調節價, 具體政策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辦學成本以及本地公辦教育保障程度、民辦幼稚園發展情況等因素確定。

營利性民辦幼稚園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

具體收費標準由民辦幼稚園自主確定。 政府依法加強對民辦幼稚園收費行為的監管。

2017年起, 幼稚園分為營利性非營利性兩大類。

2017年幼稚園實行分類管理。 選擇登記為非營利性幼稚園的, 修改幼稚園章程, 履行新的登記手續, 繼續辦學。

選擇登記為營利性幼稚園的, 在依法依規進行財務清算、財產權屬確認、繳納相關稅費等程式後, 辦理新的辦學許可證, 重新登記, 繼續辦學。 國家只是在稅費優惠、用地、收費等方面, 將對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幼稚園實行差別化扶持政策。

擴大辦學資金來源, 利用幼稚園現金流, 發行ABS等創新金融工具將更加活躍。

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開發適合民辦幼稚園特點的金融產品,

探索辦理民辦幼稚園未來經營收入、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業務, 提供銀行貸款、信託、融資租賃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幼稚園的稅收優惠和土地政策。

1、非營利性幼稚園政策解讀:對幼稚園自用的房產、土地, 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用電、用水、用氣、用熱, 執行與公辦幼稚園相同的價格政策。 在土地政策上, 民辦幼稚園建設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 非營利性民辦幼稚園享受公辦幼稚園同等政策, 按劃撥等方式供應土地。

2、營利性幼稚園政策解讀:按國家按科教用地管理的政策供給土地。 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 可按協定方式供地。 需要徵收增值稅、企業所得稅, 但其他稅收優惠仍然維持。

目前, 中國幼教產業仍處於普惠階段,

其目標是保證更多適齡兒童入園。 而國際化幼稚園在最近10年的快速增長, 預示著高品質幼教需求的增長, 未來幾年國際化幼稚園的數量也會繼續攀升。 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的頒佈使得中國民辦學前教育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 每一所民辦幼稚園都將面臨明確的定位, 民辦學前教育將面臨新的洗牌, 中國民辦學前教育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更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挑站。

民辦幼稚園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所要達到的學前教育的發展指標(現在已經提前達到了), 過去五年全國幼稚園的增長數量是73200所, 也就是每年至少要增長10000多所, 這其中民辦幼稚園增長的數量其實是高於公辦園增長的數量的。 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再考慮二孩放開的政策,在未來的五年內,預計可能會新增80000所左右的幼稚園。所以無論是民辦幼稚園和公辦幼稚園,都具有發展的空間。

另外,由於經濟的發展與消費能力的提高,公眾對選擇性多樣化的個性化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無論是高端的特色民辦幼稚園還是普惠性的民辦幼稚園,從全國範圍看都有發展的機遇。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在韓國仁川舉辦了世界教育大會,有100多個國家的高級官員出席了此次會議。會議發表了“仁川宣言”,設定了面向2030年的世界教育的目標。“仁川宣言”明確提出,到2030年,鼓勵各國提供至少一年高品質的免費的義務學前教育,讓所有的孩子都有獲得高品質兒童早期發展看護和教育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如果政府到時候要免費一年學前教育,對於那個時候的民辦學前教育機構來說,也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挑戰。政府買單,誰提供服務?只有優質的也就是有特色的能夠滿足人們選擇性需求的這樣的民辦學前教育機構,才能在未來存活下來。

幼稚園迅速發展,國際監督和規範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有哪些?

各級教育行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對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進行監督與管理。主要採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建立健全年度檢查、年度報告公示、資訊公開、資訊公開保密審查等工作機制。

2.加大對教學品質、招生和學籍、證書發放等環節的監管力度。

3.通過實施審計、建立監管平臺等措施,對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財務資產狀況進行監督。

4.針對營利性民辦學校可能出現的七種違法違規辦學行為,規定了處罰主體和處罰措施。

5.明確民辦學校舉辦者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負面清單。

關注“中國國際教育網”官方網站(http://www.ieduchina.com/)獲取更多國際學校資訊,各國際學校招生,入讀,考試和國際課程培訓,留學直通車服務,tel:400-900-8516,您可以得到您想知道的一切。

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再考慮二孩放開的政策,在未來的五年內,預計可能會新增80000所左右的幼稚園。所以無論是民辦幼稚園和公辦幼稚園,都具有發展的空間。

另外,由於經濟的發展與消費能力的提高,公眾對選擇性多樣化的個性化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無論是高端的特色民辦幼稚園還是普惠性的民辦幼稚園,從全國範圍看都有發展的機遇。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在韓國仁川舉辦了世界教育大會,有100多個國家的高級官員出席了此次會議。會議發表了“仁川宣言”,設定了面向2030年的世界教育的目標。“仁川宣言”明確提出,到2030年,鼓勵各國提供至少一年高品質的免費的義務學前教育,讓所有的孩子都有獲得高品質兒童早期發展看護和教育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如果政府到時候要免費一年學前教育,對於那個時候的民辦學前教育機構來說,也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挑戰。政府買單,誰提供服務?只有優質的也就是有特色的能夠滿足人們選擇性需求的這樣的民辦學前教育機構,才能在未來存活下來。

幼稚園迅速發展,國際監督和規範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有哪些?

各級教育行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對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進行監督與管理。主要採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建立健全年度檢查、年度報告公示、資訊公開、資訊公開保密審查等工作機制。

2.加大對教學品質、招生和學籍、證書發放等環節的監管力度。

3.通過實施審計、建立監管平臺等措施,對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財務資產狀況進行監督。

4.針對營利性民辦學校可能出現的七種違法違規辦學行為,規定了處罰主體和處罰措施。

5.明確民辦學校舉辦者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負面清單。

關注“中國國際教育網”官方網站(http://www.ieduchina.com/)獲取更多國際學校資訊,各國際學校招生,入讀,考試和國際課程培訓,留學直通車服務,tel:400-900-8516,您可以得到您想知道的一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