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甘濟潭峽山色秀,騰煙瀑飛待水豐

作者 dd

前幾日網上看到一篇關於里安騰煙瀑的描述, 被文章裡的幽潭、奇瀑美景深深吸引, 不懼戶外三十多度的高溫, 邀上老周毅然決定前往一探。

據瞭解, 騰煙瀑位於甘濟潭峽谷內, 是里安寨竂溪風景區的一部分。 查好路線、稍作準備後, 便從溫州市區啟程, 將導航定位到上腦頭路。 本想沿著作者走的路線領略一番沿路美景, 無奈得知中途有道路中斷無法通行, 只能作罷。 按照導航推薦路線經甌海福州路到里安陶山, 再走330省道--230省道, 約兩個小時到達位於半山腰的上腦頭村。

臨近目的地, 向公路側邊望去, 遠處房屋錯落地隱沒在山間, 那便是上腦頭村了, 甘濟潭峽谷的起點。

峽谷內建了游步道, 從上腦頭村一直修到甘濟水庫。 此地處里安、文成、青田交界, 附近村裡華僑眾多, 據說這游步道的建資大部分為華僑所籌。

此次游走始於上腦頭村水電站, 到甘濟水庫後沿原路返回。 騰煙瀑處有分岔口通向一條古道, 可以由此返回到西龍村, 因我們的車停於上腦頭, 回來便沒有走此道。

往返全程約6公里, 海拔落差200多米, 走走停停耗時約3小時, 行走還算輕鬆。

停好車, 沿小路前行, 在一老房子處右行。

沿塊石臺階下行, 穿過梯田。

前方水電站便是游步道起點, 過橋右行。

水電站處有一根從山頂接下來的粗大管道,山水從中湧出,形成小瀑布。

對面田間小路上,一家四口剛從峽谷裡游泳回來。

峽谷中巨石橫臥, 溪水清澈,竹林掩翠 。

游步道蜿蜒平緩,抬頭望去,遠山俊秀。

道旁草叢裡地稔果子熟了。

一峽谷平坦處,游步道開了個道口,遊人可以下到峽谷裡,和溪水親密接觸。

溪水緩緩地在溪床和石縫裡流淌,層層的過濾讓溪水透徹見底。

溪澗無人, 一隻翠鳥從一個岩石飛到另一個岩石上,尋覓著水中游魚。我們肆意嬉戲于怪石淺灘。

用斗笠抓到一隻小魚。

水邊的螳螂。

溪水撲面,清涼透心。

歇息畢,繼續前行。

往前數百米處,一細小瀑布沿岩壁流下,匯入小潭。

小瀑布上游,有一左一右水潭,中間被巨石分隔,左邊水潭因岩壁凹陷積水而成,水質略渾濁。站在此處稍作休息,迎面上來一位六七十歲老頭,花白頭髮,手拿半瓶小礦泉水,雪白的襯衫不見一滴汗漬,步履輕盈。見到我們,略露喜色,問道:“你們哪裡過來的?”我大概知道他問的什麼,恍惚間,不知道是因空山無人恍如隔世,還是因旅途勞頓錯亂了記憶,我竟忘了身在何處,一時不知該用普通話還是溫州方言作答。我看向老周,腦子急轉,把如何來到這山谷的過程閃點般回憶了一遍,對,這是里安。我用方言答道:“我們從溫州過來的。”老頭有些意外,說自己也住溫州,一邊感慨著這裡的好山好水一邊又向我們講起眼前的水潭,他說這個水潭能根據天氣的變化變換水質,神奇著。我原先在網上看到過相關介紹,原來左邊這個水潭即是傳說中的氣象潭,雖不知道原理為何,但是人人相傳總不能有假吧。老頭跟我們講述了沿途的些許景致,又閒庭信步般往前走了。

看著老頭遠去,大汗淋漓又氣喘不止的老周自語道:我們不會是遇到神仙了吧。我則在心裡嘀咕,既是家住溫州,卻對此地如此熟悉,那必是有親戚在附近村裡。

不想這些,我們繼續前行。

前方一座拱橋橫跨於峽谷。

微風習習,吹皺橋下一潭碧水,也吹散了橋上遊人的一身暑氣。

過拱橋,遙望前方,騰煙瀑就位於遠處亭子下方。漫長的游步道穿梭于密林之下,猶如一條山中走廊。

愛心水潭

平緩的游步道盡頭,地勢開始抬升,景色也漸入佳境。小溪流連接著大小不一、上下錯落的水潭。而這一個個水潭又如一顆顆綠寶石深深鑲嵌在岩體中。

這一汪汪綠水直教人恨不得縱身躍入,而隱隱泛出的幽光也讓膽小者望而卻步。

走到連潭盡頭,老周終於按捺不住問:“騰煙瀑呢?”看著眼前光禿禿的崖壁和萎縮到角落裡一條小白練,只得苦笑。說好的氣勢磅礴,寬闊雄偉,亦夢亦幻的騰煙瀑呢

?期待著一睹壯觀,期待著被澆上一頭,期待著瘋狂地大喊,所有的期待此時都落了空。以“騰煙瀑”命名的景區最後卻看不到騰煙瀑,難免不叫人失望。

我們收拾心情,繼續向前,甘漈水庫是我們此行的終點。

不想碰到回走的老頭,依然是優哉遊哉,手中半瓶的礦泉水還是那半瓶。而我們的水遠遠不夠,連帶的八寶粥都當水喝掉了。這個天氣

爬山實在有點吃不消。老頭邊說邊用手比劃著前方的水庫以及繞過亭子老古道上的夫妻峰和一線天,我聽個大概,忙點頭表示明白,順手拿起相機給他留下了一張照片。

峽谷中裸露的岩石展現著硬朗的線條。

前方現水庫。

水庫裡幾乎乾涸見底,庫底僅有的兩處水溝處聚集著許多田魚。估計是前幾天來颱風,洩洪把水都放了。

後來回到家,我在網上又翻看了騰煙瀑的照片,發現瀑頂一溜整齊如線,又發現從水庫一側(上圖左下部)延伸出來的水渠,難道騰煙瀑的水是水渠引自水庫?

衛星地圖證實了我的猜測。原本想在水量充沛的夏季來領略騰煙瀑的壯美,不想卻因水庫洩洪導致無瀑可看。

回到村莊已逾四點,路口遇到了山上的老頭,老頭果然是來上腦頭村走親戚。見到我們,他很是喜悅,那一刻似乎有種他鄉遇故知之感。我們口渴難耐,問他討水喝。老頭聽明白了,說有,有。不一會兒見他提著一袋礦泉水出來,我說兩瓶就夠,推辭不掉,全拿了。解了渴,渾身舒暢,我問老頭要不要搭我們的車回溫州,他說要留下來吃酒。

回去路上,我回想著老頭的熱情爽朗,記掛對我們的解渴之恩,感慨從此山高水長,茫茫人海,後會無期。老周倒是豁達,寬慰道:“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再相識呢。”是啊,相逢即是圓滿,何必強求再見。老周的雞湯需要時間消化,我亦顧自跟著CD哼起了歌兒:飛鳥歸山林, 落日入東海。。。。。。

上圖來自網路 (水豐時的騰煙瀑)

水電站處有一根從山頂接下來的粗大管道,山水從中湧出,形成小瀑布。

對面田間小路上,一家四口剛從峽谷裡游泳回來。

峽谷中巨石橫臥, 溪水清澈,竹林掩翠 。

游步道蜿蜒平緩,抬頭望去,遠山俊秀。

道旁草叢裡地稔果子熟了。

一峽谷平坦處,游步道開了個道口,遊人可以下到峽谷裡,和溪水親密接觸。

溪水緩緩地在溪床和石縫裡流淌,層層的過濾讓溪水透徹見底。

溪澗無人, 一隻翠鳥從一個岩石飛到另一個岩石上,尋覓著水中游魚。我們肆意嬉戲于怪石淺灘。

用斗笠抓到一隻小魚。

水邊的螳螂。

溪水撲面,清涼透心。

歇息畢,繼續前行。

往前數百米處,一細小瀑布沿岩壁流下,匯入小潭。

小瀑布上游,有一左一右水潭,中間被巨石分隔,左邊水潭因岩壁凹陷積水而成,水質略渾濁。站在此處稍作休息,迎面上來一位六七十歲老頭,花白頭髮,手拿半瓶小礦泉水,雪白的襯衫不見一滴汗漬,步履輕盈。見到我們,略露喜色,問道:“你們哪裡過來的?”我大概知道他問的什麼,恍惚間,不知道是因空山無人恍如隔世,還是因旅途勞頓錯亂了記憶,我竟忘了身在何處,一時不知該用普通話還是溫州方言作答。我看向老周,腦子急轉,把如何來到這山谷的過程閃點般回憶了一遍,對,這是里安。我用方言答道:“我們從溫州過來的。”老頭有些意外,說自己也住溫州,一邊感慨著這裡的好山好水一邊又向我們講起眼前的水潭,他說這個水潭能根據天氣的變化變換水質,神奇著。我原先在網上看到過相關介紹,原來左邊這個水潭即是傳說中的氣象潭,雖不知道原理為何,但是人人相傳總不能有假吧。老頭跟我們講述了沿途的些許景致,又閒庭信步般往前走了。

看著老頭遠去,大汗淋漓又氣喘不止的老周自語道:我們不會是遇到神仙了吧。我則在心裡嘀咕,既是家住溫州,卻對此地如此熟悉,那必是有親戚在附近村裡。

不想這些,我們繼續前行。

前方一座拱橋橫跨於峽谷。

微風習習,吹皺橋下一潭碧水,也吹散了橋上遊人的一身暑氣。

過拱橋,遙望前方,騰煙瀑就位於遠處亭子下方。漫長的游步道穿梭于密林之下,猶如一條山中走廊。

愛心水潭

平緩的游步道盡頭,地勢開始抬升,景色也漸入佳境。小溪流連接著大小不一、上下錯落的水潭。而這一個個水潭又如一顆顆綠寶石深深鑲嵌在岩體中。

這一汪汪綠水直教人恨不得縱身躍入,而隱隱泛出的幽光也讓膽小者望而卻步。

走到連潭盡頭,老周終於按捺不住問:“騰煙瀑呢?”看著眼前光禿禿的崖壁和萎縮到角落裡一條小白練,只得苦笑。說好的氣勢磅礴,寬闊雄偉,亦夢亦幻的騰煙瀑呢

?期待著一睹壯觀,期待著被澆上一頭,期待著瘋狂地大喊,所有的期待此時都落了空。以“騰煙瀑”命名的景區最後卻看不到騰煙瀑,難免不叫人失望。

我們收拾心情,繼續向前,甘漈水庫是我們此行的終點。

不想碰到回走的老頭,依然是優哉遊哉,手中半瓶的礦泉水還是那半瓶。而我們的水遠遠不夠,連帶的八寶粥都當水喝掉了。這個天氣

爬山實在有點吃不消。老頭邊說邊用手比劃著前方的水庫以及繞過亭子老古道上的夫妻峰和一線天,我聽個大概,忙點頭表示明白,順手拿起相機給他留下了一張照片。

峽谷中裸露的岩石展現著硬朗的線條。

前方現水庫。

水庫裡幾乎乾涸見底,庫底僅有的兩處水溝處聚集著許多田魚。估計是前幾天來颱風,洩洪把水都放了。

後來回到家,我在網上又翻看了騰煙瀑的照片,發現瀑頂一溜整齊如線,又發現從水庫一側(上圖左下部)延伸出來的水渠,難道騰煙瀑的水是水渠引自水庫?

衛星地圖證實了我的猜測。原本想在水量充沛的夏季來領略騰煙瀑的壯美,不想卻因水庫洩洪導致無瀑可看。

回到村莊已逾四點,路口遇到了山上的老頭,老頭果然是來上腦頭村走親戚。見到我們,他很是喜悅,那一刻似乎有種他鄉遇故知之感。我們口渴難耐,問他討水喝。老頭聽明白了,說有,有。不一會兒見他提著一袋礦泉水出來,我說兩瓶就夠,推辭不掉,全拿了。解了渴,渾身舒暢,我問老頭要不要搭我們的車回溫州,他說要留下來吃酒。

回去路上,我回想著老頭的熱情爽朗,記掛對我們的解渴之恩,感慨從此山高水長,茫茫人海,後會無期。老周倒是豁達,寬慰道:“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再相識呢。”是啊,相逢即是圓滿,何必強求再見。老周的雞湯需要時間消化,我亦顧自跟著CD哼起了歌兒:飛鳥歸山林, 落日入東海。。。。。。

上圖來自網路 (水豐時的騰煙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