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學生手機照明,老師講課更敬業

3月24日晚, 一張照片刷爆成都大學師生們的朋友圈。 照片中, 教室停電後, 學生主動用手機的“手電筒”功能照亮黑板, 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則繼續講課(3月26日新華網)。

一個個手機“手電筒”, 就像黑夜中點亮的一枝又一枝蠟燭。 其光亮雖然有限, 但是大學生和老師看來, 這就是他們心中對於知識的渴求, 這就是他們珍惜每一分鐘的拼搏精神。 雖然, 不知什麼原因停了電, 但老師和學生卻心有靈犀一點通, 大學生們很快用手機給老師照明, 老師則兢兢業業繼續在黑板上給學生用瀟灑的板書講解課程。 他們相互之間的默契配合猶如天人合一,

他們相互之間的理解與信任, 令人為之敬佩與敬仰!

記得,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先生說過:“思想是根基, 理想是嫩綠的芽胚, 在這上面生長出人類的思想、活動、行為、熱情、激情的大樹。 ”面對此情此景, 那些大學生求知若渴的思想根基真的牢牢紮在了聚精會神的課堂裡。 儘管已經停電, 但他們不願意讓老師停下課程。 於是, 他們有人用手機“手電筒”打破了課堂上的黑暗;於是, 他們繼續鴉雀無聲地聽老師講課。

面對這樣的學生, 老師感動了。 因此, 老師講課的激情更加高漲;因此, 老師講課的興趣和感情更加濃厚;因此, 老師講課的情趣更加全神貫注;因此, 老師講課的精神猶如神助,

滔滔不絕的語言非常幹練和淋漓盡致, 沒有任何多餘的廢話。 而且, 沒有一個學生聽不懂老師的講解;而且, 這種安靜的課堂, 真的令人感動。

面對這樣的課堂, 我們真的感受到了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 那就是“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的愛國情懷。 而且, 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莘莘學子“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拼搏精神。 這種業精於勤的刻苦學習精神, 和成都大學的校訓“自愛、自修、自尊、自強”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猶如天人合一, 盡善盡美。

正如《管子·權修》中曰:“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意思是說, 人一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培養人。 而培養人, 不在於寄希望他們能謀得多大的官位,

而在於他們是否能對自己負責, 是否敢於擔當社會責任。 成都大學之所以有這麼富有責任心的學生, 是因為學生們擁有為人師表和愛崗敬業的靈魂工程師。 而且, 文教授“要用自己全部的心血, 來澆灌他們”。

郭喜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