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衛星遙感產品“直通”太湖流域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為有效開展太湖流域衛星遙感監測合作, 促進衛星遙感產品在水利部門的應用, 近日,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 未來, 雙方將共同開展衛星遙感藍藻、洪澇、水體監測應用合作, 研發衛星水利氣象服務特色產品。

雙方將共用“風雲”衛星資料和產品、太湖流域高分衛星監測影像, 太湖流域水系邊界資訊, 太湖流域代表站基礎資訊和實測水位, 太湖湖區33個監測點的水溫、透明度等資料。 另外,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將提供太湖流域衛星遙感專題服務、太湖流域衛星天氣監測專題服務,

開展太湖流域水量、水質、災害定量遙感監測技術和致災天氣原理研究。

太湖流域水資源豐富, 面積僅占全國的0.4%, 而GDP占全國的9.9%。 然而, 太湖流域面臨著水環境污染和水資源調節的雙重壓力, 今年上半年太湖藍藻水華現象為近10年的顯著偏重年, 其中水華現象的發生頻次、影響範圍、累計面積、最大時次面積等參數均為2008年以來的最大值。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長吳文慶認為, 提高衛星監測的科學性與準確度, 對動態監測該區域的水環境變化尤為重要。

目前,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衛星資料建立了藍藻水華監測評估業務軟體系統, 通過構建藍藻水華和水草的判識演算法,

解決藍藻水華與水草難以區分的問題, 提高了監測精度, 並且為水華程度評估和預測發展趨勢提供定量資訊。 實驗顯示, 通過系統判定的藍藻水華強度等級與野外實測點藍藻覆蓋密度吻合度較高。 在水體監測方面, 該中心利用“高分四號”“高分一號”衛星已經開展了太湖流域洪澇監測、長序列衛星遙感監測等。

據瞭解, 目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每年定期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中國氣象局決策服務中心提供太湖藍藻水華監測、評估綜合分析報告, 為政府及決策部門開展太湖環境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藍藻水華監測評估業務軟體系統已經在江蘇、浙江、安徽、雲南等省和蘇州、湖州、無錫等環太湖地區氣象部門推廣應用,

為當地政府治理藍藻水華提供決策依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