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在故宮修文物》——走進江蘇”在南京舉行

在南京博物院工作了40年, 在副院長、院長崗位上幹了20年, 對徐湖平來說, 文博收藏圈可以說“太陽底下無新事”。 3月26日, 在南京舉行的“《我在故宮修文物》——走進江蘇”活動中, 徐老和藏友聊起當下的收藏圈亂象。

對於當下不少藏家熱衷的“收藏證書”“鑒定證書”, 徐湖平嗤之以鼻, “都是廢紙一張, 不值錢。 這些證書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希望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他不留情面地說, 現在不少專家守不住自己的底線, 到處打著博物館的旗號, 給人鑒定東西, 收錢開證書。

“此風不可長!”徐湖平坦言, “20年以前, 博物館哪有什麼鑒定專家,

只有瓷器、玉器等各種文物保管員。 但現在, 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是搖身一變, 成了專家, 到處做鑒定。 很多我們藏友老百姓不知道, 以為博物館出來的都是專家, 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懂鑒定。 ”

現場, 徐湖平還和大家分享了一個故事:“一次聚會, 有個朋友跟我們炫耀, 說他得了個寶貝, 特意給專家看過, 沒問題, 還開了證書。 我就問他, 哪個專家說的?他把名字一報, 我就笑了。 我告訴他, 他是博物院的沒錯, 但不是專家, 是電工。 ”

徐湖平坦言, 博物館確實有真才實學的專家, 但也有江湖騙子。 他們就是利用藏家“急於證明”的心態, 收錢開證書, 搞亂了藏品市場。

身為博物館專家, 一定要有底線。 徐湖平說, 他的底線就是“不收藏, 不鑒定,

不介入藏品交易”。 他笑著說:“我要搞鑒定太容易了, 20年院長的牌子, 開個證書拿點鑒定費不要太容易哦。 但我從來不去, 不要為了開證書, 把良心丟掉了。 ”

對於藏友, 徐湖平也提出了中肯的收藏建議。 “收藏是一種愛好, 首先就是不盲目, 不跟風。 搞收藏可以, 但一定真正喜歡, 不要僅僅是出於投資甚至是投機的目的。 那樣搞收藏, 最後只會鑽到錢眼裡, 是搞不好的。 收藏也要量力而行, 買一些能買得起的東西就好, 不要借錢搞收藏。 ”

在徐湖平看來, 要把收藏當成自己的興趣愛好, 一個字就是“玩”, 開心、順心就好。 “但這個‘玩’不簡單, ‘玩’字裡面有學問, 有天地, 有精神。 ”徐湖平說, “要能玩出水準, 才是真本事。 有的藏友從一個小錢幣開始收藏,

後來慢慢做研究, 成了專家, 寫的文章越來越專業, 很有水準。 我鼓勵這樣的收藏, 越多越好。 ”

本報實習生 馮圓芳

本報記者 董 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