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哈醫大四院宋湘教授通過心臟再同步化技術救治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

日前, 哈醫大四院心內科四病房主任宋湘教授採用難度較大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技術成功治癒一名年逾古稀的心力衰竭患者。

年逾古稀的葛大伯8年前開始出現呼吸困難, 下肢浮腫等症狀, 經相關檢查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8年間葛大伯多次住院, 長期接受藥物治療, 但病情仍日漸加重。 眼見老人身體每況愈下, 老人子女慕名求治于哈醫大四院心內四病區宋湘主任,經過系統的檢查和仔細的病情分析後, 宋湘主任決定通過採用技術難度較大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技術(CRT)來治療老人的心力衰竭。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是通過雙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療心室收縮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 即在傳統右心房、右心室雙腔起搏的基礎上增加左心室起搏, 以恢復房室、室間和室內運動的同步性, 從而改善患者的心臟收縮功能, 達到治療心衰的作用, 適用於QRS波>=120ms, 左室射血分數EF<=35%, NYHA分級III-IV級, 充分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 目前ESC及ACC/AHA均已將CRT列入心力衰竭治療的I類適應證。 但CRT手術技術複雜, 操作難度大, 最重要的左室電極往往難以就位, 而且

極易脫出, 還易出現冠狀靜脈穿孔等併發症, 並且由於手術時間過長, 心衰患者往往難以耐受, 所以手術風險極高。

術中宋湘主任決定首先攻克左室電極置入這一道難關, 但經造影提示,

患者靶靜脈近端即存在一90度成角, 靶靜脈遠段血管也存在較大迂曲, 這為左室電極的就位帶來了極大困難, 但宋湘主任果斷選擇使用PTCA導絲加強通過性及操縱性, 並通過支撐鞘管和指引導絲等器械相互配合來加強左室電極傳送系統的支撐力, 從而快速, 順利的將左室電極成功送至靶靜脈遠端, 並順利完成了右室電極及右房電極的植入, 僅用2小時就完美地完成了手術, 術後葛大伯症狀明顯好轉, 閾值, 感知等起搏器各項參數均非常理想, 目前葛大伯已康復出院。

宋湘主任介紹, CRT技術是目前治療部分心衰患者的有效手段, 不但能加快患者症狀的緩解, 還可以提升患者的活動耐量, 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減少患者住院率並明顯降低患者死亡率,

此次手術的成功進行, 不僅為CRT技術在哈爾濱地區的開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也將為許多心衰患者帶來福音。

明日主題:哈醫大四院開展日間全腦血管造影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