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人教育孫子如何“贏”在起跑線:要曉得打和哭

一般父母對剛剛上學的我們, 尤其是幼稚園時期, 都會千叮萬囑, 千萬別惹事, 別吵架和打架, 要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處, 有什麼事可以向老師提問或者求助……會說一些他們能想像到我們可能會犯的蠢事, 希望開開心心地上學, 也能開開心心地回家。

雖然說幼稚園算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起跑線”, 但實際上, 那時候的我們往往是最天真無知, 容易受人影響, 也容易去模仿別人, 不懂大條道理, 只知道聽從父母長輩說的話和要求, 但有時候會鬧脾氣, 容易成為別人討厭的“熊孩子”, 而性格培養也最容易在此受到影響。

據武漢晚報報導, 一個月前還是周女士的乖兒子小磊, 當從爺爺奶奶手中接回來後, 發現兒子由當初的乖巧變成“傲嬌”起來, 不滿足他的要求就會揮舞拳頭表達不滿、躺在地上哭鬧耍賴, 難道提前進入“青春叛逆期”?後來通過小姑子那邊打聽到,

爺爺奶奶每天對孫子進行“特訓”:“有小朋友沖過來推你, 你怎麼辦?”“我就抓住他的胳膊, 咬他。 ”“他要是大聲哭, 引來老師呢?”“我就躺在地上, 哭得比他還要大聲。 ”並且叫孫子如何在打架時運用身體的力量, 讓對方感到疼, 但不容易產生實際傷害。 得知這一切的周女士實在啼笑皆非, 同時非常擔心對兒子造成不好的成長教育。

真不知道這兩位爺爺奶奶如何學來這些“招式”:第一, 別人打你是吧, 那就還手, 而且還得“乾淨俐落”, 不讓留下自己還手的“證據”, 第二, 對方用哭鬧引來老師指證你, 那就哭得比他還大聲, 要讓老師知道誰受的“屈辱”最多, 應該主動偏幫誰。 這兩式加起來, 絕對沒有小孩可以在你身上占到便宜, 而且沒有小孩敢接觸你, 萬一哪天你不開心, 或者不能滿足你“蠻狠”的要求, 豈不是成為“代罪羔羊”?——獲得“絕對防禦的熊孩子”稱號。

本來是純真的孩子, 由此刻開始, 卻被大人培成為“攻心計”的“偽成人”, 自我保護意識過強, 而且是有針對性地對同齡人設防線, 卻沒有培養孩子面對成年人進行侵犯時應採取的保護措施, 讓孩子不在別人面前“吃虧”, 孩子逐漸明白這些舉動不但可以讓自己在爭吵打架面前處於優勢, 而且可以免收大人的主要譴責, 甚至可以向大人索取更多無理要求。

也許, 孩子是“贏”在起跑線上,

但如果將這種行為和性格持續培養堅持下去, 恐怕將來的道路, 會讓孩子本身討厭當初你們給予的一切“培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