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我省改善環境“軟實力”再創發展優勢

提升法治思維意識, 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 讓群眾少跑腿省時間;全面推進政府部門權責清單落實, 讓行政行為更加規範……一年來, 我省加快改革, 不斷創新, 改善優化發展環境再上新臺階, 一系列創新舉措贏得了企業的認可和群眾的點贊。

去年, 我省立足省情實際, 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繼續取消、下放和清理規範一批行政審批及其仲介服務事項。 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平臺、省市兩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基本建成並投入運行, 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全面推行。 各項舉措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同年7月, 公佈了《山西省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工作要點》, 有力地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去年, 省編辦(省審改辦)在“取放”上下功夫, 持續加大取消下放行政審批等事項力度, 分三批落實國務院取消的涉及我省的行政審批事項199項, 再取消和下放省級40項行政職權事項。 在“監管”上求突破, 切實加強行政審批事中事後監管。 結合推進省“兩平臺、一張網”政務服務建設工作, 配合相關部門梳理出46個部門進駐省政務服務大廳的審批事項, 按照“應進必進”的要求全部進駐。

在“優服”上見實效, 著力減少辦事環節、規範審批行為。 為進一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對省政府49個部門(單位)的232項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事項進行了全面清理和規範, 保留了17個部門47項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事項, 實行清單管理, 破除仲介壟斷, 斬斷利益關聯。

在全面推進政府部門權責清單落實方面, 全省行政行為得到了進一步規範。 去年4月底, 全省11市、119個縣政府部門“兩清單、兩張圖(權力清單、責任清單, 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行政職權廉政風險防控圖)”全部編制完成並公佈運行。 通過編制公開政府部門權責清單, 省、市、縣政府部門權力家底徹底理清, 權力事項大幅精簡, 權力運行公開透明, 部門履職責任進一步明確和強化。

據悉, 省政府部門權責清單比中央規定時限提前半年完成, 市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比中央規定時限提前一年完成, 縣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比中央規定時限提前八個月完成, 可見山西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的堅定決心。

在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方面, 我省按照國家清理規範投資專案報建審批事項工作部署, 進一步精簡投資專案前置審批條件, 進一步下放省級備案管理許可權, 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 並完善全省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 去年9月, 省發改委組織召開了“各類專案受理大起底”工作專題培訓, 目的是大力提高服務意識和能力, 促進審批提速, 調動各類資本投資積極性, 促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系統梳理投資專案審批中存在的問題,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落實各項放管服措施, 優化我省投資環境。

為進一步完善抓落實工作機制, 優化政務環境, 提高工作效能效率, 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我省建立“13710”工作制度, 實現了重大決策、重要部署的建檔立卡、即時跟進、動態跟蹤、催辦督辦和省、市、省直部門的互聯互通。 為確保“13710”工作制度有效落實、嚴格執行, “13710”工作制度電子督辦系統于去年11月正式上線運行。 系統分工作立項、工作動態和統計分析等三大功能模組, 省人民政府工作部署從立項、提醒、回饋、催辦、辦結到統計分析, 實現了全程電子台賬管理。

去年我省堅持依法行政,

向省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6件, 制定政府規章5件, 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 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持續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 政府自身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