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亞核武器”揭秘:制敵無聲,殺敵無形,誰能躲逃?

“亞核武器”是利用非核反應產生超強爆炸的特種彈藥的統稱, 其殺傷破壞力僅次於核武器, 但卻沒有核污染。 日前, “亞核武器”已被軍事大國掌握, 開始應用于現代戰爭。

中國在“亞核武器”的開發上, 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多種“亞核武器”已經廣泛投入實戰。 在未來的衝突中, 任何對手都難逃中國“亞核武器”的打擊。

強國大力開發亞核武器

通常, “亞核戰爭”概括起來分為兩類:一類是使用常規武器攻擊敵方核武庫、核工廠等設施, 造成僅次於核戰爭毀傷效果的戰爭。 類比實驗結果顯示, 如果一個8兆瓦(熱功率)核反應爐和一個5兆瓦(電功率)核反應爐在運轉時被空襲,

人們受放射線輻射的最大範圍可達1400公里。 其周圍半徑10~50公里內的人將在2個月內死亡80~100%, 而且在30~80公里內, 只有20%的人才能倖免。

另一類是主要使用“亞核武器”進行的戰爭。 目前, 中、美、英、俄等國, 均在大力研發“亞核武器”。 美國空軍2011年9月正式接收了重達1.36萬公斤、可打擊深入地下60余米目標的“高爆鑽地彈”。 英國則正在研製一種新型雲爆彈, 並將其稱之為“精確熱氣壓武器”。 雲爆彈與普通炸藥相比, 其爆炸威力是等品質固體炸藥的5至8倍。 前不久, 韓國也與美國簽署了合同, 擬購買150枚有“亞核武器”之稱的溫壓彈, 用於應對朝鮮的地下基地。

無論是雲爆彈、貧鈾彈還是電磁脈衝彈等,

都是特種彈藥的一種, 皆屬於“亞核武器”。

俄羅斯溫壓彈

不戰或少戰而屈人之兵

由於“亞核武器”可以產生與核武器相同的大規模殺傷效果, 同時又不會有核污染, 也不會遭到世界反核國家的譴責, 因而會成為現代軍事大國的戰爭首選, 從而表現出強大的適應性。

在亞核戰爭中, 使用電磁脈衝彈等“亞核武器”對敵方資訊系統實施摧毀, 能直接體現資訊化戰爭的特性;超高速棒束、粒子束等武器則是空間攻防、爭奪制天權的利器;大威力雲爆彈所產生的震懾效果與心理戰所強調的不戰或少戰而屈人之兵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可以這樣認為, 與時代發展的各種高新技術緊密結合而成的“亞核武器”, 彙聚了多種特性,

能全方位、多層次地滿足不同的戰爭形式。 就像核戰爭形態一樣, 亞核戰爭形態將與其他戰爭形態長期交叉並存。 因為每一種新戰爭形態的出現, 對原有戰爭形態既包含著否定, 也意味著繼承和補充。

在越南戰爭末期, 美軍就使用了名為BLU-82的試驗性雲爆彈, 其爆炸時可以將方圓500多米的地區全部炸成焦炭, 大地被一團團白霧般的氣體籠罩, 樹倒屋塌, 波及者慘叫連天。 事後人們在現場看到, 所有的建築物都成了一片廢墟, 人員或被烤焦, 或窒息而亡, 傷亡慘重。 越南戰爭後, 雲爆彈開始步入戰場, 正式揭開各國競相發展這類武器的序幕。

在後來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近幾場局部戰爭中,

美國均使用了亞核武器。

中國雲爆彈世界領先

雲爆彈的殺傷力幾乎可以比得上一枚小型原子彈, 它具有爆炸場壓力大、衝量高、殺傷威力大等特點, 對於大面積的目標特別有效。 可對地面暴露目標、人員、車輛、橋樑、導彈及發射設施、輕型戰術兵器和裝備等進行有效殺傷。 還可以在海戰中用來對付反艦導彈, 反艦導彈很難在雲爆彈的爆炸雲霧團中倖存下來。

第一代和第二代雲爆彈在使用時, 將彈丸發射或投擲到目標上空, 在預定的時間內爆彈、釋放彈內燃料, 與空氣混合形成高可燃雲霧。 再經第二次引爆, 可產生2500℃以上的火球, 迅速將周圍空間的“氧氣”燒掉, 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造成爆炸範圍內嚴重缺氧和空氣劇毒。

同時, 它隨之產生的爆轟衝擊波, 可以瞬間摧毀目標。

第三代沒有第二次引爆, 而是直接一次性爆轟, 這樣就有效避免了天氣因素對殺傷力的影響。 一枚大型的第三代雲爆彈, 可以炸出1平方公里的無人區。 美國將第三代雲爆彈稱為“溫壓彈”。

中國的雲爆彈也已發展到第三代, 早已完全進入武器級應用。 事實上, 中國早期的雲爆彈, 就被工程兵廣泛用於大面積排雷和破障等, 已經積累了充足的實戰經驗。 中國第三代雲爆彈目前處於國際領先水準, 與俄羅斯同類產品相比, 效力要高出40%。

中國第三代雲爆彈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耐衝擊, 在運輸、儲存、及發射時要比常規炸藥安全數倍, 發生誘爆和炸膛等意外事故的概率幾乎沒有。 在中國軍隊中,已被廣泛應用於新型航空炸彈、遠端火箭彈、反坦克彈藥、攻堅破障武器等領域。

比如中國製造的航空雲爆彈,就有250/500/1500/3000公斤級等系列,輕型的FC-1“梟龍”戰機、中型的殲-10戰機、重型的殲-11戰機、戰轟型的“飛豹”、戰略型的轟-6等,都可以攜帶發射。

中國陸軍的WS“衛士”速射火箭炮、PLZ-45自行火炮等,都批量裝備了雲爆彈頭。中國海軍艦艇的艦載紅旗-9(遠端)和紅旗-16(中近程)防空導彈,也可以隨時換裝雲爆彈頭,摧毀一切來襲的反艦導彈。

中國末敏彈全球最“聰明”

末敏彈也稱“敏感器引爆彈藥”,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彈藥。末敏彈的“火眼金睛”,使其能在複雜的電子環境中探測和識別裝甲目標,在彈道末段使戰鬥部朝著目標方向攻擊並引爆,主要用於攻擊裝甲車輛的“頂蓋”。其在21世紀資訊化戰場上具有作戰距離遠、命中概率高、毀傷效果好、效費比高和發射後不用管等優點。

末敏彈通常由制式火炮平臺發射,經無控彈道飛抵目標上空後,延時引信發揮作用,自動啟動拋射裝置,並依次拋出末敏子彈,進行“半空鎖敵”。子彈在中央控制器的操控下,不斷測定子彈到地面的距離。當測定結果達到預定值時,子彈拉出渦旋式降落傘,帶動子彈旋轉降落。隨後,中央控制器根據各感測器提供的資料,開始調整探測目標資訊,以抑制假目標和外界干擾,獲得最大的探測攻擊概率。

通常,末敏彈對目標的探測會進行兩次掃描,再由中央控制器做出最後判定。如確定目標正確無誤,中央控制器便發出攻擊指令。如果第二次掃描結果判定為非攻擊目標,則子彈繼續探測其他目標。如果一直未發現目標,子彈則在距離地面一定高度上自毀。

最終確定目標後,末敏彈會以8倍音速垂直攻擊坦克的“腦門”。在100米距離上就可穿透100毫米厚的裝甲,是不折不扣的“坦克殺手”。同時其穿透裝甲後還能崩落大量碎片,以殺傷人員、破壞裝備,具有非常高的片殺傷效果。當前軍事學術界認為,直接命中率達到50%以上的打擊就稱為精確打擊,而末敏彈遠遠超過了這個標準。

目前,只有中、美、俄、德四國能獨立研製末敏彈。當然相比美俄等國,中國的末敏彈誕生較晚,不過正因為晚,所以中國的末敏彈融合了更多新技術,是全球“最聰明”的彈藥。

中國研發的末敏彈於2003年定型試驗,2004年取得成功。2007年11月,在西北某靶場,陸軍使用國產300毫米遠端火箭炮發射末敏彈,進行了攻擊裝甲集群的試驗。火箭炮發射試驗射程大約50公里,目標群為一個3000×200米長方形區域內,均勻設置了12輛坦克,幾乎全部被摧毀。日前,中國陸軍的120毫米自行火炮、155毫米加榴炮、300毫米火箭炮,都裝備了末敏彈。當然,不僅僅是陸軍,如果將末敏彈藥用於500公斤的航空炸彈,由戰機或轟炸機投射,一枚就可摧毀40輛以上的坦克。

中國電磁脈衝彈:毀敵無聲,殺人不見血

電磁脈衝彈分為核電磁脈衝彈和非核電磁脈衝彈。核電磁脈衝彈屬於新一代的核武器,依然會產生核輻射,只不過比傳統原子彈的核輻射要小。非核電磁脈衝彈則屬於“亞核武器”,沒有污染。如今世界軍事強國的非電磁脈衝彈已經走向實用化,可以對任何兵器的電子資訊系統及指揮控制網路造成致命威脅。

非核電磁脈衝彈是利用炸藥爆炸壓縮磁通量產生高功率微波的電磁脈衝武器,也稱微波武器。它可使敵方武器、通訊、預警、雷達系統設備中的電子元器件失效或燒毀,導致系統出現誤碼或失控,甚至能夠提前引爆導彈中的戰鬥部或炸藥。

電磁脈衝彈還能殺傷人員,當微波低功率照射時,可使兵器操縱人員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出現煩躁、頭痛、神經錯亂以及心臟功能衰竭等症狀;當微波高功率照射時,會燒傷人的皮膚、視網膜。前蘇聯曾用山羊進行過強微波照射試驗,結果1公里以外的山羊頃刻間死亡,2公里以外的山羊也癱瘓倒地。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電磁脈衝彈”的研製,並在1996年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鳳凰衛視報導,一種新型的非殺傷性武器即高功率微波武器已研製成功,並可以隨時投入戰場使用,可遠距離對敵方電子系統實施打擊。

另據美國方面報導,解放軍已經裝備了大量常規電磁脈衝彈,主要用於打擊臺灣的地面防空導彈群(臺灣目前是世界防空導彈第二密集的地區)。不僅如此,中國的電磁脈衝彈還能輕易毀壞美國F-22、F-35戰機上的精密儀器,使其無法正常使用,可謂是毀敵無聲,殺人不見血。

在中國軍隊中,已被廣泛應用於新型航空炸彈、遠端火箭彈、反坦克彈藥、攻堅破障武器等領域。

比如中國製造的航空雲爆彈,就有250/500/1500/3000公斤級等系列,輕型的FC-1“梟龍”戰機、中型的殲-10戰機、重型的殲-11戰機、戰轟型的“飛豹”、戰略型的轟-6等,都可以攜帶發射。

中國陸軍的WS“衛士”速射火箭炮、PLZ-45自行火炮等,都批量裝備了雲爆彈頭。中國海軍艦艇的艦載紅旗-9(遠端)和紅旗-16(中近程)防空導彈,也可以隨時換裝雲爆彈頭,摧毀一切來襲的反艦導彈。

中國末敏彈全球最“聰明”

末敏彈也稱“敏感器引爆彈藥”,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彈藥。末敏彈的“火眼金睛”,使其能在複雜的電子環境中探測和識別裝甲目標,在彈道末段使戰鬥部朝著目標方向攻擊並引爆,主要用於攻擊裝甲車輛的“頂蓋”。其在21世紀資訊化戰場上具有作戰距離遠、命中概率高、毀傷效果好、效費比高和發射後不用管等優點。

末敏彈通常由制式火炮平臺發射,經無控彈道飛抵目標上空後,延時引信發揮作用,自動啟動拋射裝置,並依次拋出末敏子彈,進行“半空鎖敵”。子彈在中央控制器的操控下,不斷測定子彈到地面的距離。當測定結果達到預定值時,子彈拉出渦旋式降落傘,帶動子彈旋轉降落。隨後,中央控制器根據各感測器提供的資料,開始調整探測目標資訊,以抑制假目標和外界干擾,獲得最大的探測攻擊概率。

通常,末敏彈對目標的探測會進行兩次掃描,再由中央控制器做出最後判定。如確定目標正確無誤,中央控制器便發出攻擊指令。如果第二次掃描結果判定為非攻擊目標,則子彈繼續探測其他目標。如果一直未發現目標,子彈則在距離地面一定高度上自毀。

最終確定目標後,末敏彈會以8倍音速垂直攻擊坦克的“腦門”。在100米距離上就可穿透100毫米厚的裝甲,是不折不扣的“坦克殺手”。同時其穿透裝甲後還能崩落大量碎片,以殺傷人員、破壞裝備,具有非常高的片殺傷效果。當前軍事學術界認為,直接命中率達到50%以上的打擊就稱為精確打擊,而末敏彈遠遠超過了這個標準。

目前,只有中、美、俄、德四國能獨立研製末敏彈。當然相比美俄等國,中國的末敏彈誕生較晚,不過正因為晚,所以中國的末敏彈融合了更多新技術,是全球“最聰明”的彈藥。

中國研發的末敏彈於2003年定型試驗,2004年取得成功。2007年11月,在西北某靶場,陸軍使用國產300毫米遠端火箭炮發射末敏彈,進行了攻擊裝甲集群的試驗。火箭炮發射試驗射程大約50公里,目標群為一個3000×200米長方形區域內,均勻設置了12輛坦克,幾乎全部被摧毀。日前,中國陸軍的120毫米自行火炮、155毫米加榴炮、300毫米火箭炮,都裝備了末敏彈。當然,不僅僅是陸軍,如果將末敏彈藥用於500公斤的航空炸彈,由戰機或轟炸機投射,一枚就可摧毀40輛以上的坦克。

中國電磁脈衝彈:毀敵無聲,殺人不見血

電磁脈衝彈分為核電磁脈衝彈和非核電磁脈衝彈。核電磁脈衝彈屬於新一代的核武器,依然會產生核輻射,只不過比傳統原子彈的核輻射要小。非核電磁脈衝彈則屬於“亞核武器”,沒有污染。如今世界軍事強國的非電磁脈衝彈已經走向實用化,可以對任何兵器的電子資訊系統及指揮控制網路造成致命威脅。

非核電磁脈衝彈是利用炸藥爆炸壓縮磁通量產生高功率微波的電磁脈衝武器,也稱微波武器。它可使敵方武器、通訊、預警、雷達系統設備中的電子元器件失效或燒毀,導致系統出現誤碼或失控,甚至能夠提前引爆導彈中的戰鬥部或炸藥。

電磁脈衝彈還能殺傷人員,當微波低功率照射時,可使兵器操縱人員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出現煩躁、頭痛、神經錯亂以及心臟功能衰竭等症狀;當微波高功率照射時,會燒傷人的皮膚、視網膜。前蘇聯曾用山羊進行過強微波照射試驗,結果1公里以外的山羊頃刻間死亡,2公里以外的山羊也癱瘓倒地。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電磁脈衝彈”的研製,並在1996年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鳳凰衛視報導,一種新型的非殺傷性武器即高功率微波武器已研製成功,並可以隨時投入戰場使用,可遠距離對敵方電子系統實施打擊。

另據美國方面報導,解放軍已經裝備了大量常規電磁脈衝彈,主要用於打擊臺灣的地面防空導彈群(臺灣目前是世界防空導彈第二密集的地區)。不僅如此,中國的電磁脈衝彈還能輕易毀壞美國F-22、F-35戰機上的精密儀器,使其無法正常使用,可謂是毀敵無聲,殺人不見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