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上海書展·書人書事 | 宋雪君:外公豐子愷為我畫“百日畫”

“宋雪君、豐子愷外孫”, 退休前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電腦的宋雪君遞給記者的名片上, 最醒目的是左側一張小畫。 那是一個還在繈褓中的嬰兒, 帶著尖尖的帽子, 畫上題寫著“雪君初到西湖·1948年5月”。 “我是1948年2月生的, 這幅畫可以說是我的一張百日照, 但它不是照相館拍的, 而是外公為我畫的。 ”

1975年9月15日, 豐子愷在上海病逝, 距今已有42年。 作為遊藝于美術、文學、教育、音樂、翻譯、宗教多個領域的文人藝術家, 豐子愷不僅多才多藝, 會談鋼琴, 作漫畫, 寫隨筆, 他的個性更是率真、坦蕩, 有著藝術家的風骨和悲天憫人的情懷。

他的一生, 有詩意, 有諧趣, 與粗劣的現實始終維持著適當的距離, 而他的畫、他的文、他的家庭與社交生活, 正如他的人一樣, 極家常, 極樸實, 卻充滿了人情味兒。

今年書展上, 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日月樓中日月長——豐子愷家庭影像、隨筆、漫畫精選集》, 該書由豐子愷幼女豐一吟授權, 收錄了《憶兒時》《私塾生活》《兩個?》《給我的孩子們》等30餘篇經典散文, 加上近百幅童趣漫畫, 以及首次公開發表的豐子愷與家人的私人影像90餘幅。

“關於豐子愷的著作已經很多, 他的個人舊照, 在過往的不同版本中也時有所見, 但豐子愷家庭及兒女的影像則較少集中曝光。 ”該書責編趙光敏說,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 濃縮了豐子愷一生的筆墨精華, 豐子愷愛孩子、畫孩子、寫孩子, 將他的家庭照片與散文、漫畫進行專題對讀, 有些照片與漫畫是完全對應的, 十足有趣。 ”

“外公真正是個非常平常的人, 看輕功名, 他為三輪車夫簽名, 但不願為權貴畫畫。 家庭與兒童是他最常畫的模特兒。 ”宋雪君記得, 兒時的節假日、寒暑假都在外公以“日月樓”命名的家裡度過, “那時物資緊缺, 外公會給我們買糕點糖果, 自然是我們歡喜的,

但頂頂歡喜的, 是他給我們買的書。 ”宋雪君至今記得, 有一回在襄陽公園門口的書亭子裡, 他為了找一本三國演義連環畫, 讓外公等了好久, “他不著急, 等在外頭, 只說。 ‘小冰(我的小名)慢慢看’, 等我選好, 就幫我付錢。 糕點糖果一下子就吃完了, 外公買的書可以看好幾個月。 ”宋雪君說, 愛看書是外公留下的家風, “聽母親說, 即使在最艱苦的逃難途中, 不論舟車勞頓, 從不間斷。 有時甚至在防空洞躲警報時, 外公也在教大家念書。 ”

多年來, 從豐子愷身上, 豐家後輩們習得的更多的是“勤學苦練”、疏曠放達的心境和淡泊名利的品性。 “盛年不常來, 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待人”, 在一張題為“一吟十二歲畫像”的小畫上, 豐子愷抄錄了陶淵明的這首詩。 “如果說我有什麼座右銘,就是這幾句外公喜歡的詩。”宋雪君說。

“日月樓中日月長”,在上海舊居居住的21年間,豐子愷寫下這樣的句子,“這裡頭寄託著外公的生活情思,也是祈願太平盛世長長久久。他寫過《從孩子得到的啟示》,他說,孩子的真誠、坦率是人間最寶貴的東西。”

“豐子愷生於亂世,長於亂世,卻始終保持著一顆童心,何其難得。”上海文化出版社總編姜逸青說,《日月樓中日月長——豐子愷家庭影像、隨筆、漫畫精選集》既是向豐子愷致敬,同時也切中當下的社會主潮,回到豐子愷,讓大眾認識和瞭解以豐子愷為代表的老藝術家作品中的傳統文化,瞭解他的家庭觀、藝術觀,“久而久之,影響今天人們的生活觀念和價值取向。”

題圖來源:施晨露 攝 內文圖片由出版方提供 責任編輯:施晨露 編輯郵箱:scljf@163.com “如果說我有什麼座右銘,就是這幾句外公喜歡的詩。”宋雪君說。

“日月樓中日月長”,在上海舊居居住的21年間,豐子愷寫下這樣的句子,“這裡頭寄託著外公的生活情思,也是祈願太平盛世長長久久。他寫過《從孩子得到的啟示》,他說,孩子的真誠、坦率是人間最寶貴的東西。”

“豐子愷生於亂世,長於亂世,卻始終保持著一顆童心,何其難得。”上海文化出版社總編姜逸青說,《日月樓中日月長——豐子愷家庭影像、隨筆、漫畫精選集》既是向豐子愷致敬,同時也切中當下的社會主潮,回到豐子愷,讓大眾認識和瞭解以豐子愷為代表的老藝術家作品中的傳統文化,瞭解他的家庭觀、藝術觀,“久而久之,影響今天人們的生活觀念和價值取向。”

題圖來源:施晨露 攝 內文圖片由出版方提供 責任編輯:施晨露 編輯郵箱:scljf@163.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