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3年花掉10萬積蓄,“保健品”推銷比傳銷還厲害?

3年花掉10萬積蓄, 身體卻越來越差

“買保健品之前, 我身體很好, 自從吃了各種保健品之後, 病都來了!”這是一位國企退休的81歲老人的內心獨白。

走進老人的臥室, 一半房間都堆滿了琳琅滿目的保健品, 蛋白粉、口服液、膠囊、沖劑、檢測儀、治療儀......老人稱, 3年的時間, 花掉了10萬積蓄, 身體卻越來越差。

高學歷老人也難逃“保健品”的坑?

其實, 老人購買高價保健品上當受騙的新聞在各個新聞平臺屢見不鮮, 但是, “執迷不悟”的老人依舊一次又一次的淪陷在保健品推銷員的“哄騙”中, 甚至還有老人因為子女不讓買保健品將其告上法庭。

另外, 受騙的老人中不乏高學歷的知識份子, 從農村老人到大學教授, 80%的老人都避不開“保健品”的坑。 有消息稱, “保健品”推銷員為了獲取老人們的信任還主動為其做家務, 夠拼!

老人上當受騙, 全是子女的錯?

近年來, 針對老人的消費陷阱越來越多, 保健品和金融都是問題的高發領域。 無良商家和詐騙分子為了將黑手伸向老人、通過老人牟取暴利, 基本上都利用了老人輕信和獨居的弱點。

每次新聞爆出的時候, 輿論幾乎都偏向指責子女的風向。 但是, 老人上當受騙, 真的全是子女的錯嗎?作為都市白領, 誰又能時時刻刻陪伴在父母的面前?並且, 子女的勸告, 老人未必受用。

“保健品”該不該承擔法律責任?

目前, 一些保健品公司專門開發了一套針對老年人的騙術, 從打“親情牌”到免費的“健康講座”, 層層滲透。 老人們對“專家”的信任遠遠超過了對“子女”的信任。

那麼, 老人們該如何避過“保健品”的坑呢?源頭很重要。 今年兩會上, 馬雲建議要像治理酒駕一樣打擊假貨。 那麼, “保健品”企業是不是也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