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藍田帶仔登上書展 衍生產品科技加身

龍門文化產品在南國書香節盡展本土特色

農民畫畫家將農民畫畫在傳統花燈上, 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日前, 2017南國書香節暨第七屆惠州書展在惠州會展中心舉行。

龍門縣參展的龍門農民畫及農民畫花燈、農民畫反向晴雨傘、農民畫服裝等各類衍生產品和林村盒籮、藍田瑤族織帶仔、“龍情畫意”書畫作品等各類特色文化在龍門展廳展出, 展品豐富多彩、琳琅滿目、頗具特色, 充分體現了龍門豐厚的文化底蘊, 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 並收穫無數驚歎。

APP製作個性化農民畫服飾

“龍門農民畫感覺是種‘活’的藝術作品, 在這裡可以發現它絕不僅限制在畫紙上, 還可以出現在各種工藝品和生活用品上, 真讓人大開眼界。 ”在龍門農民畫展示區, 牆上掛的、桌上放的、架上擺的物件, 都留下了龍門農民畫的印記。 其鮮豔的色彩、質樸的人物造型吸引觀眾駐足細細品味。

今年73歲、來自湖南的劉慶麗女士就對繪有農民畫作的反向晴雨傘特別感興趣。

“親, 笑一個。 ”在展示區的另一邊, 龍門農民畫個性化服裝訂制APP讓市民鐘小姐直呼“太驚人了”!

記者看到, 工作人員通過手機拍攝下定制者的模樣, 定制者就可以通過手機軟體選擇自己喜歡的農民畫款式、顏色以及材質, 一套龍門農民畫個性化訂制服裝彈指間就生成了。

“通過手機拍攝或相機電腦端圖像資料採集, 在電腦或手機端下載龍門農民畫個性化服裝訂制APP, 市民就可以根據自身喜好, 創作出極具個性化的龍門農民畫服裝樣式, 經軟體後臺交付廠家訂制成型。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了龍門農民畫個性化服裝訂制的操作流程,

市民聽完直呼新奇、有意思。

據介紹, 農民畫個性化服裝訂制APP等產品注入了大量科技元素。 據產品製作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該款APP已經進入最後完善階段, 預計今年內將正式推向社會。

農民畫教材獲家長孩子青睞

在展示區內, 記者還見到新出版的《龍門農民畫初級教材》與《龍門記憶》、《龍門農民畫簡史》等書籍一同展出銷售。 據介紹, 《龍門農民畫初級教材》為該縣新近出版的龍門農民畫普及教材, 適用於一至六年級。 目前龍門縣正在積極推廣該教材, 並借助南國書香節宣傳平臺, 進一步提高教材的社會影響力。

“之前就對龍門農民畫有所耳聞, 我想買一套教材回去給孩子看看。 ”“小朋友本身就喜歡畫畫,

對於惠州本土的繪畫藝術形式我們更應該多瞭解瞭解。 ”……在農民畫教材展示櫃檯前, 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在觀看。 不少家長認為, 農民畫是我市一項非常獨特的繪畫藝術, 如今有了繪畫教材, 更利於孩子們學習農民畫。

傳統手工藝品現場製作很吸睛

在展廳另一側的特色文化區還展出了藍田瑤族織帶仔、林村盒籮等特色工藝品, 精緻的林村盒籮、獨具民族特色的藍田瑤族織帶仔讓前來參觀的市民愛不釋手。

手工藝人還現場展示了這些工藝品的製作技藝, 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 來自龍門縣藍田瑤族鄉的手工藝人楊貴蘭正在現場編織龍門縣縣級非物資文化遺產項目——— 藍田瑤族鄉的織帶仔, 只見她用各色帶子在一個架線工具上慢慢圍成一圈一圈,

然後把架好的線一端在竹子上固定, 另一端系在腰上編織起來, 手法嫺熟。 帶仔樣式繁多, 有寬有窄, 長約數米, 裡面有各種圖案花紋。

楊貴蘭告訴記者, 織帶仔相傳於清代中期, 帶仔具有顏色鮮豔、美麗大方的特徵, 是藍田瑤族鄉少數民族同胞結婚時必備的嫁妝, 每條帶仔裡面有很多圖案花紋, 有豬肚、雞嘴、雙箸仔、欖仔、欖殼、松仔等圖案, 寄託了家中長輩對女兒婚後生活順順利利、早生貴子的美好祝願。

本組文/圖 本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黃志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