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祛除體內濕氣都有哪些好方法?

濕氣給人帶來了諸多麻煩, 許多人都不會把他當成一回事, 總是忽悠著就算了, 日積月累, 就積了一堆病痛。 這個時候, 薏米煲湯就可以隆重出場了。

薏米是入脾的, 可以健脾除濕。 薏米則味甘淡, 滲利即利水滲濕, 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 一般性屬寒涼, 和作為果實、種子及質重的藥物多為沉降藥, 沉降則能滲利。

薏米性涼而沉降, 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正如《本草正》裡說:“薏苡, 味甘淡, 氣微涼, 性微降而滲, 故能去濕利水。 ”相比燥濕, 薏米的特點就是滲濕、安全。 最重要的是, 濕邪表現各異, 應對它們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但薏米在祛濕除濕上應用更為廣泛。

陰雨綿綿 三款薏米湯巧祛濕

山藥薏米芡實湯

材料:山藥1根(約300克)、薏米50克、芡實40克

做法

薏米和芡實洗淨後, 用清水浸泡2小時。 將浸泡好的薏米, 芡實放入鍋中, 倒入1500ml清水, 大火煮開後, 調成小火煮30分鐘。 帶上橡膠手套,

將山藥去皮(否則山藥的黏液會讓手部發癢), 切成3毫米厚的片, 放入鍋中, 再繼續煮20分鐘即可。

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冬瓜、豬排骨、薏米、鹽、薑、蔥。

做法

排骨洗淨, 入沸水中焯2分鐘去血水, 撈出沖涼水瀝幹;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鐘。 冬瓜不要去皮, 洗乾淨,

連片一起切塊;姜切成2片。 排骨放進煲湯鍋, 一次性注入足量水, 大火燒開後, 去浮沫、下料酒、薑片改小火煮。 2小時後, 放冬瓜片、薏米再煮40分鐘。 放鹽調味, 即可。

生熟薏米白果豬肚湯

材料:生、熟(即炒)薏米各15克, 白果8個, 腐竹皮1張, 豬肚500克, 生薑3片。

做法:生、熟薏米, 白果洗淨;腐竹皮浸開;豬肚洗淨、翻轉, 用鹽或生粉搓洗數遍, 再沖淨;適量水倒入瓦煲燒開, 放入所有材料, 武火煮沸, 轉文火煲兩個小時, 下鹽調味食用。 健脾止瀉、清熱利濕、醒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