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如何拒絕“背鍋”屬性?3位大廠PM有話說

文/ Cynthia發佈於1天前閱讀1915評論0喜歡3

閱讀1915

標籤:

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被譽為天生帶有經理的光環, 卻又附帶“背鍋”屬性的職業, 當年入行時看到經理二字就兩眼放光, 入行3年後才發現, 產品經理是個整體名詞, 產品並不是經理的定語。

原本以為的產品經理是這個樣子的

經常能看到朋友圈裡的產品經理發表這樣的狀態:

現實中的產品經理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產品經理似乎是一個自己都想幹掉自己的職業,

生活在職業生物鏈最底層的卑微生物, 然而事實上, 其他人也想幹掉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和專案組的其他人之間是這個樣子的

難道所有的產品經理都這樣嗎?當然不是, 淪落到這步田地的產品經理多數缺乏核心技術能力。

那麼, 產品經理的核心技術能力是什麼?有人說, 產品經理需要具備6個核心能力, 也有人說需要18個核心能力, 產品經理需要掌握的技能廣而雜, 18般武藝你都得懂。

你要掌握的技能包括但不限於這些

但這些只是技能, 真正核心的能力是什麼?看看這些大廠的前輩們怎麼說。

IBM資深UX設計負責人:掌握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以下簡稱DT)是斯坦福大學所宣導的設計思維方式, 可以用於任何專案和職業角色, 用於為尋求未來改進結果的問題或事件提供實用和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DT分為移情、定義、創意、原型、測試等5個步驟, 從使用者角度出發, 表達自身立足點, 經過頭腦風暴簡化解決方案, 製作原型並發現問題, 測試產品驗證解決是否有效。 經過DT思維方式, 產品經理能夠有理有據的提出自己的創意觀點, 不用再被老闆牽著鼻子走。

Stan Li是前端開發與交互設計並行的全棧設計師, 主辦過多場設計思維的內部工作坊, 現任IBM雲計算部門網路服務設計團隊負責人。 Stan Li說, 很多團隊認為DT過於理想化,

很難應用到快速反覆運算的軟體發展過程中, 決策往往在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匆匆達成。

騰訊眾創空間總監:想法不重要, 做成產品才重要

很多產品經理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我有一個idea, 激動得一夜睡不著, 第二天跑去跟老闆彙報, 卻被否定了, 從此心涼了半截, 就像喝了一瓶風油精那麼酸爽。

有了好的想法怎麼才能落地?落地需要說服老闆, 說服技術, 說服設計, 到最後還需要說服自己。

騰訊眾創空間總監劉軍育從2005年加入騰訊, 主導了話費充值、QQ彩票等明星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在第36屆MPD工作坊中, 劉軍育老師將分享“把產品從螞蟻做成大象”的騰訊產品實操課程, 解決從創意到產品、從小業務到大業務、協調團隊關係等方面的問題。

聚美優品創新業務總經理:產品經理要做好從需到求的探索

產品經理經常被其他人懟的一句話是:“你說這是用戶需求就是用戶需求嗎?拿資料說話!”往往這個時候就是產品經理溝(si)通(bi)失敗的開始。

產品經理需要資料來證明自己對使用者需求判斷的準確性,但是卻發現資料往往不能有力支撐自己的觀點,這是因為你找的資料不對。

聚美優品創新業務總經理李金傑提出,產品經理需要建立資料需求的意識,對需求從廣度、頻度、市場價值等6個維度進行篩選,之後運用9種模式對需求進行二次創新,深入產品週期,在不同週期內找到用戶真實需求,進行需求的再整理和再創新。

本文轉自 msup作者: Cynthia 若有任何來源問題,請聯繫QQ:2977686517及時更正。

聚美優品創新業務總經理:產品經理要做好從需到求的探索

產品經理經常被其他人懟的一句話是:“你說這是用戶需求就是用戶需求嗎?拿資料說話!”往往這個時候就是產品經理溝(si)通(bi)失敗的開始。

產品經理需要資料來證明自己對使用者需求判斷的準確性,但是卻發現資料往往不能有力支撐自己的觀點,這是因為你找的資料不對。

聚美優品創新業務總經理李金傑提出,產品經理需要建立資料需求的意識,對需求從廣度、頻度、市場價值等6個維度進行篩選,之後運用9種模式對需求進行二次創新,深入產品週期,在不同週期內找到用戶真實需求,進行需求的再整理和再創新。

本文轉自 msup作者: Cynthia 若有任何來源問題,請聯繫QQ:2977686517及時更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