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瑞士將推昆蟲漢堡,創歐洲先河,盤點世界各國的昆蟲美食

瑞士一家連鎖超級市場將於本月21日推出全新的昆蟲制美食, 首先讓公眾一嘗的食品包括昆蟲漢堡和昆蟲肉丸。 報導指出, 此次新品推出可謂是歷史性的決定, 帶領瑞士成為先驅者, 創下歐洲國家合法銷售昆蟲食品的先河。

而在世界多國的飲食文化中, 以昆蟲入饌早已並非新鮮事, 目前的昆蟲菜式包括:泰國的油炸蟋蟀、墨西哥的烘烤螞蟻及日本的炸蟬等。 有人認為, 昆蟲是極佳的營養來源, 為人類提供所需的蛋白質、維他命和礦物質。

瑞士創歐洲合法銷售昆蟲食品先河

瑞士第二大零售業巨頭Coop集團將於今年8月21日在其旗下超市內上架各種以昆蟲為食材的食品。

這種食品由瑞士的新興企業Essento生產。 根據政府最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 瑞士已允許售賣昆蟲食材, 從而使其成為了歐洲第一個官方允許消費可食用昆蟲製品的國家。

根據瑞士法律,

可作為食材的昆蟲有蟋蟀、蚱蜢和粉虱三種, 均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 然而, 企業必須經過嚴格的相關審核和檢查之後, 方可使用這些原料進行食品生產。 此外, 如若使用進口昆蟲食材, 其品質也必須達到相關法律規定的要求。

同樣作為食材, 但養殖昆蟲要比養殖家畜更為環保。 據悉, 生產1千克豬肉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是生產同重量粉虱的10到100倍。

日本的昆蟲拉麵用蟋蟀熬制湯底

為解決世界性糧食不足的問題, 曾有人提出過食用昆蟲的方案。 日本慶應大學的一名學生就在努力推廣這種“昆蟲美食”。

這名慶應大學三年級學生名為篠原祐太。 2013年5月,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發佈報告書, 號召人們嘗試“昆蟲美食”, 以應對人口增長和地球溫室化效應。 報告中指出, 昆蟲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元素, 與牛、豬等家畜相比, 飼養效率更高, 更加環保。 以此為契機, 篠原祐太開始了他推廣昆蟲美食的活動。 他召集熱愛昆蟲美食的人們一起深入深山捕捉昆蟲,

之後一同烹調食用, 同時還會組織一些食用各種昆蟲的暗鍋派對。

篠原祐太還和新宿一家拉麵店合作, 出售用蟋蟀熬制湯底的拉麵, 廣受顧客好評。 為配合即將到來的情人節, 他們還將於12日舉行派對, 屆時將推出了昆蟲甜品、昆蟲雞尾酒, 來吸引首次食用昆蟲的人及女性顧客。

澳洲烤蟑螂、蜜烤螞蟻上餐桌

澳大利亞悉尼一個小吃攤以另類的昆蟲美食吸引了不少食客的目光。

在這裡, 有人對諸如烤蟑螂、蜂蜜烤螞蟻、裹上巧克力與黃粉蟲的爆米花等零食望而卻步, 但也有不少人大膽嘗試。

在澳洲, 對食用昆蟲的需求正日益增加, 該國唯一的商業昆蟲農場每週都要生產數百公斤的昆蟲, 供應給這類農產品市場攤位以及多家提供昆蟲菜肴的餐館。

據聯合國的資料, 目前全球已有20億人將昆蟲納入日常飲食中。

墨西哥黑暗料理“飛螞蟻”

在墨西哥, 自中美洲時代以來, 食用昆蟲就一直很常見, 食物稀缺和貧困更能影響殖民時期甚至今天那些墨西哥人選擇食用飛螞蟻。 阿雷洛諾說:“當一個母親想要養活她的家人,又沒有食物的時候,這些螞蟻便成為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們風味濃郁,並且蛋白質含量很高。”

如今,在墨西哥的高檔餐廳可以找到各種昆蟲,而食客們也在嘗試各種昆蟲。阿雷洛諾將其歸因於好奇心以及將昆蟲視為未來的一部分的國際美食運動。雖然各種昆蟲的蛋白質含量有所不同,並因昆蟲的烹製方式而異,但報告顯示它們每克的蛋白質含量與牛肉相似。而且食用昆蟲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被聯合國列為未來的食物。

夏季消費上億的麗水蟬美食

夏天,浙江麗水人的餐桌上,蟬是一道不可少的美味。在大陸,蟬的幼蟲期叫蟬猴,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蛋白質含量在70%以上,脂肪只占約7%,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高於一般肉類食品。

報導稱,蟬料理在河南、湖北、上海、北京、山東、廣東等地尤為盛行,普遍來說,食用的品種為蟬,但不同地區叫法各有不同,像是知了、爬猴、蚱蟬、蟬龜、蟬猴等皆為其名。

“蟬肉低脂肪、高蛋白;適量捕捉蟬,對植被生長也是有益的。不過,由於蟬幼蟲的生長週期很長,目前市場銷售的都是野生蟬,難免攜帶寄生蟲,要食用的話務必煮透。”浙江大學昆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莫建初說,在麗水,每年6到8月,無論農貿市場、家裡的廚房,還是大排檔、大飯店,都能看到蟬,做法有蔥爆、油炸、水煮等。

阿雷洛諾說:“當一個母親想要養活她的家人,又沒有食物的時候,這些螞蟻便成為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們風味濃郁,並且蛋白質含量很高。”

如今,在墨西哥的高檔餐廳可以找到各種昆蟲,而食客們也在嘗試各種昆蟲。阿雷洛諾將其歸因於好奇心以及將昆蟲視為未來的一部分的國際美食運動。雖然各種昆蟲的蛋白質含量有所不同,並因昆蟲的烹製方式而異,但報告顯示它們每克的蛋白質含量與牛肉相似。而且食用昆蟲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被聯合國列為未來的食物。

夏季消費上億的麗水蟬美食

夏天,浙江麗水人的餐桌上,蟬是一道不可少的美味。在大陸,蟬的幼蟲期叫蟬猴,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蛋白質含量在70%以上,脂肪只占約7%,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高於一般肉類食品。

報導稱,蟬料理在河南、湖北、上海、北京、山東、廣東等地尤為盛行,普遍來說,食用的品種為蟬,但不同地區叫法各有不同,像是知了、爬猴、蚱蟬、蟬龜、蟬猴等皆為其名。

“蟬肉低脂肪、高蛋白;適量捕捉蟬,對植被生長也是有益的。不過,由於蟬幼蟲的生長週期很長,目前市場銷售的都是野生蟬,難免攜帶寄生蟲,要食用的話務必煮透。”浙江大學昆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莫建初說,在麗水,每年6到8月,無論農貿市場、家裡的廚房,還是大排檔、大飯店,都能看到蟬,做法有蔥爆、油炸、水煮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