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科研獎勵全球第一,一篇Nature頂別人三篇

作者:葉子

這幾年, 中國科研論文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上都在快速上升。 CNS上的論文也開始屢見不鮮, 前不久四川農業大學的一篇Cell論文就獲得了1350萬的獎金,

社會上也有不少人直呼看不懂。 也難怪, 很多人不明白這類“有獎科研”具體是怎麼進行的, 現金獎勵對學術發展到底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2017年7月4日, 在論文預印平臺arXiv上有篇文章, 題目是“Publish or impoveris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netary reward system of science in China (1999-2016)”。 此文由武漢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共同發表。 他們從中國1200多所大學中挑選了100所樣本大學, 統計了這些高校對發表在8份高IF期刊上的論文所做出的金錢獎勵, 對中國科研獎勵的情況進行了系統化調查。

這8份期刊分別為:Nature和Science(被研究者合併為一組)、PNAS、PLOS One、資訊技術領域頂級期刊MIS Quarterly及JASIST、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類期刊Journal of Documentation、Library Hi Tech以及LIBRI。

研究人員先將高校分為三類, 第一等是985院校(39所), 第二等是211(73所), 剩下其他學校都是第三等(1124所),

三類院校在獲得的預算上就有巨大差別。

三類大學預算總額比較

從上圖可以看出, 985和211院校雖然在數量上只有第三等的1/10, 但卻得到了大量的財政預算。 從2002年到2015年, 985和211院校的年均預算從2386萬美元增加到1.135億美元, 而普通大學的平均預算僅僅從89萬美元增加到927萬美元。

2015年112所重點高校獲得的研究經費幾乎是1124所普通高校的10倍。

科研獎勵以什麼為標準

研究人員從這1200多所高校中, 抽取了100所樣本院校來做進一步研究。 其中包括25所“985”高校(一等), 33所“211”高校(二等)及42所其他高校(三等)。 這100所樣本高校總共有168種論文獎金制度, 其中浙江大學就擁有多達5種的不同政策, 大致能分為四類:

JCR Quartile-based:根據期刊在每年JCR的排名和分區進行獎勵;

JIF-based:根據期刊的影響因數(IF)進行獎勵;

One Price:只要文章發在SCI期刊上, 都有相同的獎勵;

Citation-based:根據論文引用量進行獎勵。

可以看到, 在1999年, 高校還都是實行One Price政策只要發SCI就給一樣錢;但到了2000年, 一半高校就開始看期刊影響因數了;之後對於期刊分區的重要性越發看重, 現在超過半數高校的科研獎勵與期刊JCR分區掛鉤。 而引用量這個指標對於科研新人來說, 實在太不友好, 很多高校作為補充政策適用。

一篇Nature價值幾何?

在調查中發現, 各高校對於Nature和Science的評價最高, 都給出了最高獎勵, 遠超其他期刊。

不過有意思的是, 作者對不同等級的大學針對同一期刊論文頒發的獎金進行分析後發現, 普通高校對Nature和Science論文的懸賞高達6.3萬美元, 遠超於985、211。

這也就是說, 普通高校正通過提高懸賞的辦法, 鼓勵研究人員發表更高水準的論文, 從以前對論文數量的要求逐漸轉移到了論文品質上。

科研獎勵, 全世界都在這麼幹

中國高校對於科研獎勵十分慷慨,但在其他國家也有著類似的制度。對各國科研獎勵的金額進行統計發現,排在中國之後的是兩個海灣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

在杜哈的卡達大學,發表一篇Nature或Science能為科研團隊帶來13700美元的收益,不過其中大部分資金是給了一作。一些大學甚至開始摒棄在1分以下期刊發灌水論文,這類論文作者只能獲得820美元的獎金。

歐美國家也是如此,在美國的米勒商學院有一份包含100多本期刊的名單,在上面發表論文的作者每人都可以獲得2000美元的獎勵。這些獎勵不僅可以兌換為現金,也可用於支付學術活動的花費,該機構對作者獲得獎勵的金額沒有做出限制。

人們對這些激勵措施提出了擔憂,這些激勵措施可能會鼓勵諸如中國等國家的欺詐性出版實踐,如假同行評議。不過積極的一面是,科研獎勵可以引發合作。國外在Nature和Science中經常發表論文的科學家們,現在正越來越多的提出與中國科學家進行論文合作的要求,在許多方面,這可以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Quan W, Chen B, Shu F. Publish or impoveris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netary reward system of science in China (1999-2016)[J]. 2017.

歡迎投稿

tougao@helixlife.com.cn

合作微信:helixlife6

全世界都在這麼幹

中國高校對於科研獎勵十分慷慨,但在其他國家也有著類似的制度。對各國科研獎勵的金額進行統計發現,排在中國之後的是兩個海灣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

在杜哈的卡達大學,發表一篇Nature或Science能為科研團隊帶來13700美元的收益,不過其中大部分資金是給了一作。一些大學甚至開始摒棄在1分以下期刊發灌水論文,這類論文作者只能獲得820美元的獎金。

歐美國家也是如此,在美國的米勒商學院有一份包含100多本期刊的名單,在上面發表論文的作者每人都可以獲得2000美元的獎勵。這些獎勵不僅可以兌換為現金,也可用於支付學術活動的花費,該機構對作者獲得獎勵的金額沒有做出限制。

人們對這些激勵措施提出了擔憂,這些激勵措施可能會鼓勵諸如中國等國家的欺詐性出版實踐,如假同行評議。不過積極的一面是,科研獎勵可以引發合作。國外在Nature和Science中經常發表論文的科學家們,現在正越來越多的提出與中國科學家進行論文合作的要求,在許多方面,這可以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Quan W, Chen B, Shu F. Publish or impoveris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netary reward system of science in China (1999-2016)[J]. 2017.

歡迎投稿

tougao@helixlife.com.cn

合作微信:helixlife6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