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立秋後,注意養肺

燥”是秋的主氣,以其天氣不斷肅殺,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濡潤,以致出現秋涼而乾燥的氣候。 這時,人體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較快,秋季養生要順應自然界斂藏之勢,收藏陰氣,使精氣內聚,以滋養五臟,應防止勞傷太過,以免陰氣外泄,因為過度勞傷使人出汗過多,致使津氣耗散。

根據五行學說,五臟中的肺,對應自然界的秋季,肺主皮毛,開竅於鼻。 故外感燥邪多從肌膚、口鼻而入,其病常從肺開始。 陰虛內燥多由機體陰精虧虛而所致。

秋燥易致咳嗽 防治久咳傷肺

燥易傷肺,容易發生咳嗽或乾咳無痰、口舌乾燥等症。 肺津傷則見口幹、舌燥、咽痛、目澀、鼻出血、乾咳少痰、皮膚粗糙、大便幹結等症狀。

咳嗽是一個症狀,常因於外感寒、熱、燥邪所致。 但《內經》中提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說明內臟原因也可導致咳嗽,其中尤以肺、脾、腎三髒的關係最為密切,原因雖多,都不離肺。

短時間外感咳嗽,不一定傷肺,但久咳必傷及到肺。 因此,秋令時節應注意滋養肺臟,防止秋燥傷肺,使肺氣清,呼吸平和,把握好養收之道。

秋風秋雨愁煞人 凋零情志防傷肺

秋風、秋雨、落葉、淒涼,常給人一股肅殺之氣,尤其是天氣突變時,令人生愁。

故秋季情志養生的重點是避免悲傷情緒,讓自己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樂觀愉快。

不良情緒的刺激,影響人體身心健康;而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調氣安神,能使人體上下氣機貫通,這樣可以改善肺的生理功能,以抵禦秋燥肅殺之氣對機體的侵犯。

因此,用無憂無慮的心情來迎接秋天,利用秋高氣爽的時機,去登高望遠,去收穫果實,借秋季豐收的美景以抒發情懷,陶冶情操,這樣一來,既鍛煉了身體,又調節了情緒。

最佳養肺時間:上午的7-9點

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早7點~9點, 這時肺臟功能最強, 最好此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 能強健肺功能。 而肺臟功能最弱的時間是晚21點~23點, 晚飯後口中含一片梨, 到睡前刷牙時吐掉,

可以滋潤肺臟。 秋季還可以多食蜂蜜、百合、銀耳等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並加強對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每天必須保證喝水2000毫升

最簡單養肺法:一杯熱水

倒上一杯熱缺騰騰的水,直接對著吸入水蒸氣,每次10分鐘左右,早晚各1次,可以滋潤肺臟,平時要多注意喝溫水,由於氣候乾燥,因此,要比其他季節多喝500ml左右的水,避免因乾燥的空氣而種種不適感,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