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實用的母豬修蹄操作指南!

除了合適的工具、恰當的時機, 修整母豬蹄趾還需要其獨有的專業知識及經驗, 這樣才能完美完成這項工作。 最終給母豬一雙健康的蹄趾, 增加母豬使用壽命, 提高養殖利潤。

美國國家動物健康管理服務系統指出, 每年由15%的母豬由於跛行而被淘汰。 養豬戶已經將蹄部修剪納入生產管理專案, 因為這是一項收益頗大的投資, 它能減少母豬淘汰率。 要想完成這項工作, 光靠天天帶著修剪刀處理一些情況嚴重的蹄部問題是不夠的, 這需要養豬場從根本上重識, 制定母豬蹄部健康觀察制度, 執行母豬蹄部日常修剪制度。

觀察後備母豬行動。

當後備母豬蹄長約3英寸(或7釐米)時, 則需要對其修剪。 所以當蹄長超過2英寸(或5.8釐米)時就應引起重識。 判斷母豬蹄部長度的一個簡單方法是, 觀察母豬行走時是否同時使用了四個蹄, 如果發現其中有一個蹄部沒有著地, 就說明這個蹄部有問題。 但有種情況除外, 母豬喜歡用前肢承擔較大的體重, 研究表明母豬58%的重量由前肢負載。 如果母豬前肢出現問題有時並不會表現出症狀。

美國喬治亞大學副教授Robert Dove認為, 觀察母豬蹄部健康應在早期執行。 如在後備母豬進入種豬群時就應開始。 研究表明很多後備母豬在配種前就已經存在蹄部問題。 所以建議越早觀察及修剪母豬蹄部問題,

確保蹄甲長度適中, 內趾沒有向側面瘋長。

選擇母豬休閒時修整

最好選擇後備母豬剛進入種豬群時修整, 因為這時母豬沒有生產任務, 應避免在妊娠、哺乳時修整。 如果在妊娠早期修整, 會可能導致流產。 如果在妊娠後期修整, 會對母豬乳腺及胎兒發育造成不可挽回的負面影響。 Robert Dove建議最理想的修整時間是, 配種後30-40天或母豬無生產任務時。

制定母豬蹄部預防、修整制度

日常常規修剪可預防母豬蹄部過長而造成的蹄裂問題。 如果母豬蹄過長, 都快接觸到趾掌時, 母豬便會出現跛行。 出現蹄裂的母豬會表現為拖行, 壞蹄與地板發生較長時間的摩擦會導致進一步壞死。

在日常修剪中, 應將母豬蹄部末端修剪掉,

但這會增加工作量。 具體如下圖所示。 理想的蹄長為2英寸(或5.8釐米), 所以在青年豬你應該將蹄部修剪地更短些。

在用剪刀修剪完後, 需再用工具將修剪的蹄部末端打磨光滑, 以免帶來其它問題。

打磨蹄部形狀

母豬的蹄部堅硬, 需要用打磨器將其塑造成合適的外形。 可用打磨器將蹄部外形塑造成圖2所示。 也可以採用一種角度打磨器去掉蹄壁的上端及相應內部結構, 將蹄部外形呈現為直線型, 而不是內凹形。 在使用打磨器時, 應當將母豬固定在特定的固定欄內, 以防打磨過程中出現害。 如果你僅僅用一根繩索固定母豬, 或僅捉住母豬的蹄部, 這時是不能用打磨器, 因為隨時都可能出現危害。

平衡蹄底

母豬蹄底的修整程度取決於豬場所使用的地板。

相對於光滑地板飼養的母豬, 水泥地板飼養的母豬蹄底磨損程度更高。 同樣, 相對於定位欄來講, 你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來修整群養母豬蹄底。 Robert Dove及其他研究者推測, 定位欄飼養的母豬用蹄部摩擦地板的頻率高於群養母豬, 故定位欄母豬蹄底的磨損程度可能高於群養母豬。

用打磨器仔細處理母豬蹄底, 打磨程度如圖3所示, 使母豬體重均勻分佈在蹄部。 打磨後用蹄刀修整, 注意不要傷到內部組織。 Robert Dove建議在修整蹄底時, 不要碰到蹄踵, 因為蹄踵是起行走時防震作用的。

修剪懸蹄

修剪懸蹄時, 不需要將母豬固定, 在母豬哺乳時即可進行。 懸蹄是母豬運動的一個重要結構, 懸蹄過長或脫落都會造成母豬跛行。

在修剪時, 應將懸蹄的長度與蹄底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如圖4。 另外, 不要修剪的太深, 以防傷到內部組織。

制定常規修剪制度來預防母豬肢蹄問題

利用常規修剪來預防母豬肢蹄問題, 比治療肢蹄問題方便、實際得多。 豬場解決母豬肢蹄問題最好的措施就是制定常規修剪制度, 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常規修剪能最好地保證母豬蹄部健康, 降低淘汰率, 提高養殖利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