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人大掃描」代表服務群眾“有實招”、依法履職“有實效”,原來靠的是它

“代表聯絡站建得好, 人大代表堅持輪流坐班接待, 還公佈了代表聯繫方式, 我們隨時都能找到代表反映問題, 點贊!”近日, 在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唐家鄉長虹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 前來反映問題的西堰村二組的群眾余強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

如何架起代表與群眾的“連心橋”, 打通人大代表密切聯繫和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近年來, 遂寧市船山區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 率先在全市鄉鎮、街道辦事處建立“代表之家”的基礎上, 又在村、社區延伸建立人大代表聯絡站33個, 截至目前已接待選民代表和群眾6000餘人次,

收集建議意見570餘條, 建議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 使各級人大代表聯繫群眾更“接地氣”、服務群眾更“有實招”、依法履職更“有實效”。

01

整合資源建“家”

代表聯繫站是人大代表的家, 更是人民群眾的家。 在建站之初, 船山區人大常委會對代表聯絡站建設進行了準確定位,

要求各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要因地制宜, 整合村和社區服務中心等功能, 將代表聯絡站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相結合, 把代表聯繫站建成人大代表的“家”、人民群眾的“家”, 便於代表開展學習、培訓和履職活動, 便於與“家裡人”“零距離”溝通交流。 唐家鄉、介福路街道辦事處把建立代表聯絡站與文化中心活動相結合, 依託圖書室, 為代表和選民開展學習教育、技能培訓等活動提供方便, 使之成為代表收集民情、回饋民意的活動場所。

為了讓“家”常有“客人”來訪, 聯絡站每月設立相對固定的日期接待群眾, 並每次提前三天公佈接待時間、地點和接待代表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等, 方便群眾上門提意見,

反映問題。 通過代表與群眾議民事、聽民情、訴民願, 拉近代表與群眾的距離。 唐家鄉長虹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建立了活動流程明白卡, 站內26名區鄉人大代表實行定期輪流接待選民制度。

據不完全統計, 自今年5月份以來, 全區僅代表聯絡站已開展代表集中接待日活動12次, 接待選民170余人次, 組織代表學習120余人次, 開展代表走訪、調研等系列活動9次, 聽取選民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及人大工作的意見建議80餘條, 使人大代表聯絡站成為代表學習的園地、聯繫群眾的紐帶、發揮作用的陣地、爭先創優的載體、傳遞人大正能量的重要平臺。

02

主動“下訪”“攀親”

針對以往人大代表與選民之間的交流較少, 有的群眾不清楚誰是人大代表,

向誰反映問題等情況, 船山區人大常委會要求244名區人大代表、659名鄉鎮人大代表變群眾“上訪”為代表主動“下訪”, 沉到基層去, 說“農家話”、喝“農家茶”, 與選民代表或普通群眾“交朋友”“結窮親”, 做人民群眾的“家裡人”。 同時, 有針對性地開展走訪、調研活動, 傾心聽民聲、解民情, 著力推動群眾反映的土地使用、飲用水安全、治安管理等民生工作中的“疑難雜症”得到有效解決。 如陳全代表在走訪中瞭解到群眾反映個別街道噪音污染、油煙污染及占道經營等問題, 提出了《關於加強對城區環境進行綜合整治的建議》, 區人大常委會分管領導牽頭督促區政府有關部門及時整改落實, 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 今年以來, 全區區、鄉鎮人大代表“下訪”收集群眾建議意見212條,
已督促辦理165條, 群眾滿意率達98%以上。

“如今的人大代表確實不一樣了, 他們不僅是我們的代言人, 更是我們的貼心人!”現如今, 在唐家鄉、永興鎮、龍鳳鎮、老池鄉等鄉鎮或市城區南津路、介福路、高升街等辦事處, 只要提起人大代表, 當地群眾就會翹起大拇指嘖嘖稱讚。

03

強化跟蹤問效

人大代表在會議期間提出的建議意見, 有專門的部門承辦, 可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 特別是下訪或接待選民代表或群眾提出的建議意見如何落實?

船山區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各聯絡站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 在聽取群眾反映的問題後, 能現場回答的立即作答;現場解答不了的, 轉交相關部門處理, 並由負責接待的人大代表繼續跟進, 定期向上訪群眾反映處理的情況和結果,直至選民或群眾合法訴求達到滿意為止。保升鄉選民王多玉到代表聯絡站反映瑰寶明珠社區安置房管理的問題,負責接待的區人大代表蔣開倫仔細記錄,將問題進行梳理形成建議交政府辦理。區政府高度重視,承辦的民政局等部門認真研究落實,王多玉選民反映的問題在15天內得到了回復和解決。

“人大代表雖然不是什麼‘官’,但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為人民辦事、替人民說話,我們都特別信賴他們!”如今,在船山區特別是在村、社區,大到地方經濟發展,小到家庭矛盾、鄰里糾紛,“有事找人大代表”已成為很多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難題的習慣。

(本文作者:蔣文權)

編輯:王佳宏 審核:馬東良

定期向上訪群眾反映處理的情況和結果,直至選民或群眾合法訴求達到滿意為止。保升鄉選民王多玉到代表聯絡站反映瑰寶明珠社區安置房管理的問題,負責接待的區人大代表蔣開倫仔細記錄,將問題進行梳理形成建議交政府辦理。區政府高度重視,承辦的民政局等部門認真研究落實,王多玉選民反映的問題在15天內得到了回復和解決。

“人大代表雖然不是什麼‘官’,但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為人民辦事、替人民說話,我們都特別信賴他們!”如今,在船山區特別是在村、社區,大到地方經濟發展,小到家庭矛盾、鄰里糾紛,“有事找人大代表”已成為很多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難題的習慣。

(本文作者:蔣文權)

編輯:王佳宏 審核:馬東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