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挑戰!一家人從廣東徒步回上林 25天暴走700多公里

導讀

7月15日, 上林縣西燕鎮覃浪村定西莊的韋石賢和他的弟弟韋石剛帶著3個孩子從廣東佛山徒步走回廣西上林老家, 他們跋山涉水、日曬雨淋, 歷經25天暴走了700多公里, 8月8日終於抵達上林。

韋石賢是上林縣西燕鎮覃浪村定西莊人, 長期在廣東佛山做貿易生意, 創業成功的他已在佛山安居樂業, 他的兒子今年12歲, 馬上就要上初中, 侄子18歲, 今年即將進入大學的校門, 在孩子開學之際, 韋石賢想送給他們一個有意義的開學禮物, 看到許多家長選擇帶孩子乘飛機或坐火車外出旅遊, 想想自己平時工作繁忙很少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 於是韋石賢決定選擇帶著孩子從廣東徒步走回上林老家, 自己也能多陪陪孩子, 與他們一起面對, 一起成長。

採訪:韋石賢

原來想畢業的時候可能要送一點什麼禮物

比如說給他們買個電腦

買個什麼東西反正就是送個禮物

但是現在這個物質的東西感覺意義不是太大

然後就想有一些稍微特別的禮物

後來就想到回老家 走路回去

問他們什麼意見

然後(他們說)啊好啊好啊

他們覺得就比較感興趣吧

俗話說,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韋石賢的暑期計畫得到了家人的認可。

於是, 韋石賢讓侄子制定了行程計畫:以行程中各鄉鎮為落腳點, 每天大約走25至35公里, 並給每人準備了旅行包、鞋子、大陽帽和一面小旗子等。

採訪:韋石賢

原來算的預期蠻高

就是覺得應該能走到

每天三十到三十五公里這樣子

最多也就二十天應該能夠完成了

原來估計的比較輕鬆

我們買了廣東省的地圖

廣西地區的地圖

也買了中國地圖

然後就畫一條線

沿著324國道(走)

必須要到鎮才行

因為村它是沒有住的地方

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一場說走就走的徒步旅行開始了。 7月15日, 韋石賢和他的弟弟帶著孩子, 背著沉重的行囊徒步出發, 從廣東佛山前往廣西上林老家。

也許是旅行剛剛開始, 大家一邊擦汗, 一邊行走, 顯得很興奮, 興致很高, 誰都不會喊累, 還在暗自鼓勁。 一路上大家累了熱了, 就坐在路邊歇著, 用礦泉水沖著頭降溫;困了餓了大家就吃著隨身帶的火腿腸或速食面。

採訪: 韋哲瑋

徒步呢 就是要團隊一起合作徒步

不能落下隊友

徒步旅行的第8天,途中遇到了難題——無住宿,而唯一出路只能繼續前行14.4公里才能找到休息的地方。此時已疲憊不堪的韋石賢一家仍撐著身體繼續前進,終於到晚上10點找到一家旅館住了下來。

採訪:韋石賢

我們估計大概不超過二十天

實際上二十五天

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

我們原來估計可能比較輕鬆吧

但是實際上走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

比如說我們原來預計走三十公里(每天)

開始沒問題然後走著走著腳起泡

還有各種原因 就覺得很累很疲

特別是他們前面沒有適應的時候

還是比較辛苦的 調整了一些旅程

在鍛煉中,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旅行方式,不再抱怨,而是背起行囊,繼續前行,學會了苦中作樂,進入了新階段的體驗和磨煉,回家的心更加堅定了。

歷經25個日夜,將近700公里的路程,高溫酷暑、颳風下雨、吃住無常、腳起水泡……韋石賢一家終於順利抵達上林老家。700多公里漫漫長路,的確是一個很大考驗,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經歷。這一路上沒有逃兵,沒有氣餒,沒有食言,大家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回想起瘋狂的選擇徒步旅行,韋石賢說,他希望在行走過程中,父子好好交流,風雨同行,共同克服困難,一起經歷一塊成長。

採訪:韋石賢

他們在進入到一個新的學校的時候

我希望他們能有一個新的面貌

希望他們能夠去經受一些考驗

我覺得這個徒步是一個很好的一個選擇

能夠跟他們有一個更好的一個交流

事實上現在回想起來

我認為(徒步回家)還是對的

因為現在跟他們溝通都很暢通無阻

成長的陪伴,攜手的幸福,成長的辛酸與苦澀,當共同在藍天與柏油路之間前進、當相擁看著浩瀚的星空、心靈的距離被拉近,親情在此刻熔煉,這是一次破繭成蝶的美麗蛻變,是孩子們克服自己的重要一步。

採訪: 韋人付

因為即將踏入大學新生活

會有很多的不適應

但是通過這次徒步

讓我可以鍛煉自己 磨練自己

還有對將來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採訪:韋石賢兒子 韋夏雨

真的跟以前不一樣

這是我人生中吃的第一個“大苦”可以這麼說

在這七百多公里的步行中

我就過了這麼一個生日

沒有以前熱鬧

但是我覺得意義特別深刻

感覺明白了很多道理

這是我老爸送給我最好的禮物

我體會不到我老爸之前的苦

所以感覺我老爸就想讓我的意志更加堅強

不像以前那種磨這磨那的

感覺就是長大了】

與其說這是一場旅行,不如說這是一場修行,修的是心,成就的是人。

編輯:梅子

xinwenyeban

NNTV新聞夜班

長按二維碼關注新聞夜班,看新聞,吹水,報料。

每晚19點35分,《新聞夜班》帶您看好看的南寧本地新聞。新聞熱線:2693777。

徒步旅行的第8天,途中遇到了難題——無住宿,而唯一出路只能繼續前行14.4公里才能找到休息的地方。此時已疲憊不堪的韋石賢一家仍撐著身體繼續前進,終於到晚上10點找到一家旅館住了下來。

採訪:韋石賢

我們估計大概不超過二十天

實際上二十五天

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

我們原來估計可能比較輕鬆吧

但是實際上走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

比如說我們原來預計走三十公里(每天)

開始沒問題然後走著走著腳起泡

還有各種原因 就覺得很累很疲

特別是他們前面沒有適應的時候

還是比較辛苦的 調整了一些旅程

在鍛煉中,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旅行方式,不再抱怨,而是背起行囊,繼續前行,學會了苦中作樂,進入了新階段的體驗和磨煉,回家的心更加堅定了。

歷經25個日夜,將近700公里的路程,高溫酷暑、颳風下雨、吃住無常、腳起水泡……韋石賢一家終於順利抵達上林老家。700多公里漫漫長路,的確是一個很大考驗,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經歷。這一路上沒有逃兵,沒有氣餒,沒有食言,大家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回想起瘋狂的選擇徒步旅行,韋石賢說,他希望在行走過程中,父子好好交流,風雨同行,共同克服困難,一起經歷一塊成長。

採訪:韋石賢

他們在進入到一個新的學校的時候

我希望他們能有一個新的面貌

希望他們能夠去經受一些考驗

我覺得這個徒步是一個很好的一個選擇

能夠跟他們有一個更好的一個交流

事實上現在回想起來

我認為(徒步回家)還是對的

因為現在跟他們溝通都很暢通無阻

成長的陪伴,攜手的幸福,成長的辛酸與苦澀,當共同在藍天與柏油路之間前進、當相擁看著浩瀚的星空、心靈的距離被拉近,親情在此刻熔煉,這是一次破繭成蝶的美麗蛻變,是孩子們克服自己的重要一步。

採訪: 韋人付

因為即將踏入大學新生活

會有很多的不適應

但是通過這次徒步

讓我可以鍛煉自己 磨練自己

還有對將來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採訪:韋石賢兒子 韋夏雨

真的跟以前不一樣

這是我人生中吃的第一個“大苦”可以這麼說

在這七百多公里的步行中

我就過了這麼一個生日

沒有以前熱鬧

但是我覺得意義特別深刻

感覺明白了很多道理

這是我老爸送給我最好的禮物

我體會不到我老爸之前的苦

所以感覺我老爸就想讓我的意志更加堅強

不像以前那種磨這磨那的

感覺就是長大了】

與其說這是一場旅行,不如說這是一場修行,修的是心,成就的是人。

編輯:梅子

xinwenyeban

NNTV新聞夜班

長按二維碼關注新聞夜班,看新聞,吹水,報料。

每晚19點35分,《新聞夜班》帶您看好看的南寧本地新聞。新聞熱線:2693777。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