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咱莊稼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鎮巴縣健康扶貧工作紀事

咱莊稼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鎮巴縣健康扶貧工作紀事

五年, 鄉村巨變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漢中訊8月17日至18日, 省衛生計生委組織中、省媒體記者對鎮巴縣健康扶貧工作進行採訪。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 鎮巴縣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 把貧困群眾的健康問題與脫貧致富緊緊相連, 開展了扎扎實實的探索和實踐,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漢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鎮巴縣委書記趙勇健說:“實施精准脫貧攻堅以來, 我們堅持謀劃在前, 圍繞‘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精准推進, 走出了一條山區縣‘小錢辦大事’‘窮縣辦富衛生’的路子。

醫務工作者為貧困患者檢查身體。

加大投入 讓群眾“看得了病”

鎮巴縣有著豐厚的自然生態資源, 紅四方面軍曾在此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 也有西北地方最大的苗民聚居地……對於沒有到過鎮巴的人, 這些都具有誘惑力。

可是走進縣城, 當地的幹部、群眾會說, 鎮巴更有誘惑力的是醫院和學校。

記者沿著涇洋河南岸由東向西走, 首先引起注意的是新建的十幾層大樓, 這是總投資1.2億元的縣中醫醫院新址, 今年年底正式投入啟用。 正在施工的奎星村張師傅高興地說, 新醫院要配套新設備、增加醫護人員, 以後山裡人看大病、解難症, 就不用趕3個多小時的路程去漢中市了。

近五年來, 鎮巴縣堅持每年把新增財力的90%用於民生支出。 先後投資2699萬元新建、改(擴)建了22個鎮衛生院業務樓;投入1750萬元為縣、鎮醫院添置醫療設備。 特別是從2006年起將縣級公立醫院由差額單位變為全額預算管理, 每年增加投入1800余萬元。 截至目前, 累計投入人員經費2.1億元;累計投入350萬元專項用於衛生人才培養;累計投入配套醫改經費1600萬元。

規範化的村衛生室和穩定的鄉村醫生對貧困群眾“看得上病”至關重要。 為此, 鎮巴縣一次性投入資金420萬元, 對全縣所有村衛生室全部進行規範化建設。 積極實施村衛生室“鎮聘鎮管村用”模式, 加大資金傾斜力度, 穩定鄉村醫生隊伍。

編織保障網 讓群眾“看得起病”

“健康扶貧的關鍵是減少貧困人口醫療支出, 通過協同聯動增加收入。 ”鎮巴縣長葉穩太說, 我們還對貧困患者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定期走訪、免費送藥、宣傳健康扶貧政策, 為全縣營造了“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8月17日下午, 記者來到海拔1200米的巴山腹地小洋鎮白河村。 44歲的村民鄒代均和母親肖剛菊忙前忙後招呼大家。

2013年, 鄒代均的母親肖剛菊因外傷喪失勞動能力。 屋漏偏逢連陰雨。 2015年, 鄒代均的父親又查出大病, 每星期要透析兩次。 為了照顧老人和正在上大學的孩子, 鄒代均夫婦倆無法外出打工, 生活陷入了困境。

去年, 按照村民代表大會、鎮村公示評定, 鄒代均家定為貧困戶。 小洋鎮結合精准脫貧相關政策, 給他家制定健康扶貧、教育支持、產業扶持、創業就業、生態補償等五項幫扶政策。

“以前給父親治療每年花費14萬元, 誰受得了。 現在有了新合療, 大病保險等補助政策, 算下來看病只花費6000元, 負擔少多了。 今年6月, 家庭醫生還給我申請了2000元的愛心基金。 ”鄒代均充滿希望地說。

巴山重鎮鎮巴縣, 有貧困村129個,

其中, 因病致貧6445戶6961人, 占貧困總人口的14.2%。 按照我省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要求, 全縣貧困人口11種大病患者共89人, 全部在二級以上定點醫院救治。 針對慢病患者, 鎮巴縣實行兩名鎮、村醫生, 兩名鎮、村衛計專幹和1名縣級醫師組成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 共簽約6610份。 對治療有效果的慢性病統一處方, 特殊病患者個性化治療, 家庭醫生每月送藥、每季度隨訪。 對重症醫治無效的, 通過民政救助、人文關懷等給予救助。

據悉, 鎮巴縣在健康扶貧過程中, 嚴格落實省、市健康扶貧政策, 並按照“新農合、大病報銷、民政醫療救助、愛心基金和重大疾病政府一事一議”保障政策, 使貧困人口實際住院報銷達到90%以上。 同時, 該縣研發“貧困人口健康扶貧結算軟體”實現了基本醫療、大病保險、民政救助的“一站式”服務;研發“鎮巴縣健康扶貧管理系統和電話跟蹤隨訪軟體系統”, 將全縣貧困人口納入健康扶貧物件實行動態包抓管理。

提升醫療服務 讓群眾“看得好病”

白河村村醫王顯光提起去年因大雪封山,無法將患病村民送到縣城就醫的一幕,至今還記憶猶新。“自從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政府不斷加大村衛生室投入力度,村醫參與貧困戶簽約服務,為慢病患者免費送藥,我們越幹工作積極性越高。”王顯光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

近年來,鎮巴縣按照地理位置,將全縣分為東、中、西三個片區,將6所條件較好的鎮衛生院定位為片區中心衛生院,實行分類管理,著力打造功能完備、服務能力較強的區域性醫療衛生服務中心,輻射周邊鎮的急診急救和基本醫療服務。將其餘15所普通鎮衛生院定位為以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主。

今年,鎮巴縣又爭取3290萬元貸款,用於村衛生室建設,並配套500萬元貸款用於村衛生室設備更換。到2018年,鎮巴縣129個貧困村衛生室均達到房屋、設備為村集體所有的標準化村衛生室。

同時,鎮巴縣還整合涉農資金,投入經費1500余萬元。將愛國衛生、美麗鄉村建設、城鄉環境整治融合推進,逐步形成大衛生、大健康的格局,讓群眾擁有更多的健康獲得感。

小河鎮白河村貧困患者王克福的妻子陳福春告訴記者:“要說這5年來貧困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是啥?那就是醫療報銷和教育補助,咱莊稼人是精准脫貧最大的受益者。”

將全縣貧困人口納入健康扶貧物件實行動態包抓管理。

提升醫療服務 讓群眾“看得好病”

白河村村醫王顯光提起去年因大雪封山,無法將患病村民送到縣城就醫的一幕,至今還記憶猶新。“自從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政府不斷加大村衛生室投入力度,村醫參與貧困戶簽約服務,為慢病患者免費送藥,我們越幹工作積極性越高。”王顯光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

近年來,鎮巴縣按照地理位置,將全縣分為東、中、西三個片區,將6所條件較好的鎮衛生院定位為片區中心衛生院,實行分類管理,著力打造功能完備、服務能力較強的區域性醫療衛生服務中心,輻射周邊鎮的急診急救和基本醫療服務。將其餘15所普通鎮衛生院定位為以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主。

今年,鎮巴縣又爭取3290萬元貸款,用於村衛生室建設,並配套500萬元貸款用於村衛生室設備更換。到2018年,鎮巴縣129個貧困村衛生室均達到房屋、設備為村集體所有的標準化村衛生室。

同時,鎮巴縣還整合涉農資金,投入經費1500余萬元。將愛國衛生、美麗鄉村建設、城鄉環境整治融合推進,逐步形成大衛生、大健康的格局,讓群眾擁有更多的健康獲得感。

小河鎮白河村貧困患者王克福的妻子陳福春告訴記者:“要說這5年來貧困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是啥?那就是醫療報銷和教育補助,咱莊稼人是精准脫貧最大的受益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