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夏目友人帳》,充滿戾氣的人,看這部劇洗洗心吧

《夏目友人帳》

寫在前面: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夏目友人帳》的文, 但是遲遲沒有動筆。 我覺得這個社會戾氣太重了, 負能量也太多了,

然而這不過是此消彼長的惡性循環:負面新聞一多, 就會有人想罵人。 如今到了資訊時代, 一個人罵人沒了底線, 大家在網上便也放棄了現實中的溫柔和矜持。 蘇軾面對不喜歡的東西“如蠅在食, 吐之方快”。 可我們又怎麼能有蘇學士的文采和眼光。 我們罵人, 只不過是跟風罷了。 跟風到周圍認不認識這個人都要去吐一口口水, 所謂“眾人”的軍團才算獲得勝利。

最近有很多失望, 有很多不解, 有很多難過。 以至於前一天早晨做了一個夢便不願意醒來, 換了一個地方繼續睡, 繼續做夢。 終於完全不想睡了便感歎道:“這個時代, 果真睡著比醒著重要, 做夢比做事重要。 ”

所以我打算在這個時候推薦我超級喜歡的動漫——《夏目友人帳》

《夏目友人帳》

《夏目友人帳》是綠川幸的漫畫作品。 主人公夏目貴志從外婆夏目玲子那裡繼承了寫滿妖怪名字的《友人帳》和能看見妖怪的能力。 因為從小就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妖怪, 所以常常因此而困擾, 被周圍人孤立。 他的家人去世, 周圍的親戚把這個“怪小孩”當成是燙手山芋一樣丟來丟去。

夏目後來被好心的藤原夫婦收養。 在一次躲避妖怪的途中, 不小心被一個繩子絆倒, 夏目弄斷了繩子, 解開了斑的封印, 遇到了之後一直陪伴他的貓咪老師。

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1

我們總是孤立那些和我們不一樣的人。

《夏目友人帳》

夏目說:“所看到的東西未必存在, 沒有人理解我獨自行走在那個不安定世界的恐懼。 ”

記得有一次在開選題會的時候, 因為兒童節將近, 大家提到了關於校園暴力的話題。 一個女生不客氣地說:“誰說小孩子善良?在小的時候, 兩個人成為好朋友, 往往只是因為他們能一起說另一個人的壞話而已。 ”

所幸的是生活中的我們永遠可以找到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 所以我們不會被完全孤立, 頂多形成兩組永遠在diss對方的陣營。

但是夏目不一樣。 他是一個特別溫柔的人, 因為從小處在周圍人的對立面, 又失去父母, 寄人籬下, 他對於所有人都有一種若即若離的親切。 在他的同學嘴裡, 他是那個一直有著溫暖笑容但是讓人感覺不到溫度的人。

其實一個人被周圍人誤解和孤立久了, 他會逐漸喪失信心, 喪失勇氣, 然後成為一個懦弱的人。 這一點反過來看也一樣, 如果一個人天天被眾星捧月地供著, 難免要培養起他不可一世的氣質來。

地場靜司

那有人可能覺得,如果夏目也找到和他一樣可以看見妖怪的人,這樣不就好了嗎?

剛開始,夏目也是這樣以為的,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帥氣的除妖師名取週一,遇到了世代除妖天生貴氣不可一世的地場靜司,他開始明白:

“我本以為遇到和自己一樣的人

就可以分擔痛苦和憂愁了

我還以為這會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但是跟我一樣的人對我來說

才是最危險的。”

夏目、名取和斑

2

哪有什麼對錯,只不過是立場而已。

在遇到除妖人之後,地場開始讓夏目做出選擇:“你要幫妖怪還是幫人類?”

妖怪和人類,在除妖人心裡是對錯問題,也是立場問題,而在夏目這裡不是個問題。

找夏目幫忙的中級

這個時候的夏目,因為妖怪感受到了很多的溫暖:守護他不守傷害的貓咪老師、偷偷送他東西、帶他去看花海的中級們,還有傲嬌且討厭男性,但是很喜歡的夏目的丙……他也見過妖怪和人類之間很溫暖的感情。有些人得到了妖怪的幫助,就一定想要再見一面,例如笹田和時雨,有些妖怪和能原先可以看見自己的人產生了感情,例如螢。

夏目和斑

這個世界太尖銳了,而我們執著於對錯的心把周圍變得更加冰冷,同時讓自己變得難以接近。如果一定要說明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其實很難,好不如就著自己的內心去感受溫暖和善意。人世間的溫情有時候是處在很微妙的關係裡面。《論語》裡面關於倍受爭議的“子為父隱”一章,大概說得也是這麼回事。

我們所謂的立場和對錯,評價標準通常是從小形成的世界觀,而這樣的世界觀,誰能說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對一個人好,因為一個人而產生的愛和感動,卻是生物最原始的情感。在這一情感維度上面,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如果真的有妖怪的話,人和妖怪也是一樣的。當矛盾雙方拋卻各自固執的價值觀去接受他人的時候,所有的生物之間就會變得更容易交流和理解。因為拋卻不同,我們有的是一樣的歡樂,一樣的悲傷,和一樣的不舍。

每當夏目告別那些來找他的妖怪的時候,他都有一種孤獨感但同時變得更加堅強:

“我想要變強。因為我遇到了許多的邂逅、有了想要守護的事物。”

3

關乎己弱小,涉及他人堅強。

夏目和小狐狸

在看動漫的時候,感覺夏目一直在跑,在躲避妖怪。他一個人在森林裡穿梭掙扎,然後跌倒再趕快爬起來接著跑。

這樣弱小的夏目應該沒有什麼力量吧?但是他卻救了三條的青蛙,在小狐狸受人欺負的時候挺身而出,當欺負他或者對他傲慢的小妖怪要被大妖怪吃掉的時候,他簡直像是有了洪荒之力一樣開掛,一拳打得大妖怪睜不開眼。

夏目和三條

在這一點上面,他和他的外婆玲子很像,也是這一點,讓他收穫了眾多妖怪的心。禦姐氣質十足的丙就是因為看起來弱小的玲子為她找回發簪而深深地喜歡上了她。丙本來討厭夏目,但是她發現夏目和玲子一樣,甚至比玲子還要弱小,但是遇到妖怪們有麻煩的時候不是視而不見,而是一次又一次去“給自己找麻煩”,在夏目看來:“因為我能看見,所以我不能不管。”然而在很多妖怪的心目中,這樣的夏目就成為了一個很溫暖的人。所以當夏目遇到危險時,三條和丙去救他,三條嗔怪到:“誰讓我的主人遇到危險從來不呼喚我的名字。”丙一邊說:“我最討厭不珍惜自己的傢伙了”,一邊又說:“遇到事情你可以找我們,誰讓我們都喜歡你呢。”

在這個懟來懟去、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時代,我們太需要一種力量,就是能不分種族,拋卻固有價值觀念地對周圍人好。

夏目和貓咪老師

貓咪老師:“別以為總能得救哦,夏目。人類有很多做不到的事,但是卻總是會忘記這一點。”

夏目:“是這樣啊,我很清楚自己的無力。但是,正因為如此,想在他人身邊,想他們留在自己身邊,大家都深知活在世上,能實現這個願望,是多麼的珍貴。”

本文轉載自簡書 作者:司翊棲

換換口味,做個測試。

那有人可能覺得,如果夏目也找到和他一樣可以看見妖怪的人,這樣不就好了嗎?

剛開始,夏目也是這樣以為的,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帥氣的除妖師名取週一,遇到了世代除妖天生貴氣不可一世的地場靜司,他開始明白:

“我本以為遇到和自己一樣的人

就可以分擔痛苦和憂愁了

我還以為這會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但是跟我一樣的人對我來說

才是最危險的。”

夏目、名取和斑

2

哪有什麼對錯,只不過是立場而已。

在遇到除妖人之後,地場開始讓夏目做出選擇:“你要幫妖怪還是幫人類?”

妖怪和人類,在除妖人心裡是對錯問題,也是立場問題,而在夏目這裡不是個問題。

找夏目幫忙的中級

這個時候的夏目,因為妖怪感受到了很多的溫暖:守護他不守傷害的貓咪老師、偷偷送他東西、帶他去看花海的中級們,還有傲嬌且討厭男性,但是很喜歡的夏目的丙……他也見過妖怪和人類之間很溫暖的感情。有些人得到了妖怪的幫助,就一定想要再見一面,例如笹田和時雨,有些妖怪和能原先可以看見自己的人產生了感情,例如螢。

夏目和斑

這個世界太尖銳了,而我們執著於對錯的心把周圍變得更加冰冷,同時讓自己變得難以接近。如果一定要說明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其實很難,好不如就著自己的內心去感受溫暖和善意。人世間的溫情有時候是處在很微妙的關係裡面。《論語》裡面關於倍受爭議的“子為父隱”一章,大概說得也是這麼回事。

我們所謂的立場和對錯,評價標準通常是從小形成的世界觀,而這樣的世界觀,誰能說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對一個人好,因為一個人而產生的愛和感動,卻是生物最原始的情感。在這一情感維度上面,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如果真的有妖怪的話,人和妖怪也是一樣的。當矛盾雙方拋卻各自固執的價值觀去接受他人的時候,所有的生物之間就會變得更容易交流和理解。因為拋卻不同,我們有的是一樣的歡樂,一樣的悲傷,和一樣的不舍。

每當夏目告別那些來找他的妖怪的時候,他都有一種孤獨感但同時變得更加堅強:

“我想要變強。因為我遇到了許多的邂逅、有了想要守護的事物。”

3

關乎己弱小,涉及他人堅強。

夏目和小狐狸

在看動漫的時候,感覺夏目一直在跑,在躲避妖怪。他一個人在森林裡穿梭掙扎,然後跌倒再趕快爬起來接著跑。

這樣弱小的夏目應該沒有什麼力量吧?但是他卻救了三條的青蛙,在小狐狸受人欺負的時候挺身而出,當欺負他或者對他傲慢的小妖怪要被大妖怪吃掉的時候,他簡直像是有了洪荒之力一樣開掛,一拳打得大妖怪睜不開眼。

夏目和三條

在這一點上面,他和他的外婆玲子很像,也是這一點,讓他收穫了眾多妖怪的心。禦姐氣質十足的丙就是因為看起來弱小的玲子為她找回發簪而深深地喜歡上了她。丙本來討厭夏目,但是她發現夏目和玲子一樣,甚至比玲子還要弱小,但是遇到妖怪們有麻煩的時候不是視而不見,而是一次又一次去“給自己找麻煩”,在夏目看來:“因為我能看見,所以我不能不管。”然而在很多妖怪的心目中,這樣的夏目就成為了一個很溫暖的人。所以當夏目遇到危險時,三條和丙去救他,三條嗔怪到:“誰讓我的主人遇到危險從來不呼喚我的名字。”丙一邊說:“我最討厭不珍惜自己的傢伙了”,一邊又說:“遇到事情你可以找我們,誰讓我們都喜歡你呢。”

在這個懟來懟去、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時代,我們太需要一種力量,就是能不分種族,拋卻固有價值觀念地對周圍人好。

夏目和貓咪老師

貓咪老師:“別以為總能得救哦,夏目。人類有很多做不到的事,但是卻總是會忘記這一點。”

夏目:“是這樣啊,我很清楚自己的無力。但是,正因為如此,想在他人身邊,想他們留在自己身邊,大家都深知活在世上,能實現這個願望,是多麼的珍貴。”

本文轉載自簡書 作者:司翊棲

換換口味,做個測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