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美短視頻和最美收音機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8月18日, 一條打破從創辦以來每天只發一條原創短視頻的節奏, 推送了3條短視頻和12條音訊。

打開文章就會發現, 這是一條對由貓王收音機發起的一場“電臺復活節”活動的紀錄。

“電臺復活節”是由貓王收音機的核心創始成員(稱F4)策劃和舉辦的一場旨在致敬英國海盜電臺的活動。

15位全球知名電臺DJ遠赴摩洛哥的撒哈拉沙漠, 在一個精心搭建的臨時“海盜船”上的直播間裡, 通過無線電波, 在北京時間7月30日早上8點, 向全中國直播電臺節目, 時間長達24小時。

每一位主播都竭盡全力, 分享自己多年來一直喜歡的音樂, 甚至還有黑膠唱片。 可謂是人類電臺史上的又一次傳奇(英國海盜電臺是一個傳奇)。

這麼一場盛大的聽覺盛宴, 如果沒有留下紀錄, 會是多麼遺憾。 一條作為“中國最美短視頻”, 從它的視角為我們紀錄了這場傳奇, 深感慶倖。

文章的第一個視頻是一條對萬芳的獨家採訪。

萬芳, 《新不了情》的原唱者, 臺灣資深歌手, 從2000年開始主持電臺節目, 她說, “如果電臺復活節成為一個事件, 讓人們能有機會, 回到人跟人之間的那種溫度, 那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

是啊, 通過電波傳遞的感動, 反而最觸動心底。

第二個視頻是馬世芳, 臺灣樂評人, 資深廣播人, 有人稱他為“流行音樂的活字典”。

他說, “當年電視剛發明的時候, 也有人說, 廣播就要滅亡了吧?好像也沒有嘛。 你用電腦排一堆歌單, 它永遠沒辦法在播歌的時候, 給你那麼多故事。 ”

我們大概都深有感觸, 一首歌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 不止在於旋律, 還有它背後的故事。

而第三個視頻, 是來自“聲音收集者”兼獨立音樂人的李星宇和李馬科。

他們在氣溫接近60℃的撒哈拉沙漠, 把麥克風埋在沙漠裡, 去收集屬於沙漠的聲音。 他們說, “沙漠的聲音其實很單純, 像海水的聲音, 一浪一浪的往前推進。 我們在這裡做電臺直播, 把在這兒收集的聲音、創作的音樂, 分享給全世界, 其實是一件挺浪漫的事。 ”

除了視頻, 12條音訊是電臺復活節直播當天的節目剪輯, 每一位主播的聲音被紀錄, 每一首有故事的音樂被更多人知曉。 據統計, 節目當天全網收聽人數達500萬人。

電臺是個有溫度的藝術表達形式, 聲音抑揚頓挫能夠直接表達情緒的高低起伏, 這樣的協同就是共鳴!而收聽這樣的共鳴, 需要一台好的收音機。

因此, “中國最美短視頻”一條與“中國最美收音機”貓王·RADIOOO, 強強聯手,

推出了一款定製版收音機——金色電臺DJ。

復古造型, 像極了DJ手握的麥克風。 金色, 則代表著撒哈拉沙漠和沙漠裡炙熱陽光的顏色。 當然, 更是屬於電臺復活節的顏色。

期待更多這樣的火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