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同學聚會,哪些人有資格不買單?

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 講的是作者參加同學聚會, 確立了一條聚餐標準:不讓公務員同學買單。 這條標準遭到了體制內同學的一致反對,

他們說這在歧視公務員。 於是, 展開了一場“公務員該不該買單”的大討論。

文章中解釋了之所以不讓當公務員的同學買單, 是因為大部分公務員雖然工資低, 卻是勤勤懇懇在為老百姓服務。 而很多體制外的同學, 但凡混得好點的, 收入都還不錯, 買單理所應當。

其實, 誰買單都無所謂, 選擇當公務員的同學明知清苦, 仍然選擇了這一行, 是值得敬佩的。

說到收入這個話題, 畢業多年後, 同學之間的差距還真挺大的,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當年月入5K的女同學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一個二線城市的女同學, 起初畢業月入5K, 不愛不化妝, 從來不買奢侈品, 包包只背幾十塊的, 手機全部用國產, 平時的愛好就是學習, 一個月能攢下4K。

這樣一個節儉過日子的女孩卻被人嘲笑, 為什麼呢?大多數人是覺得活得太累。 當這個女同學買下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通過學習提升掙更多的錢時, 那些曾經嘲笑她的人估計到了老年都沒房沒車。 每個人都嚮往詩和遠方, 只是在我們能力有限的時候, 先積蓄好人生能量的小宇宙吧。

2、那個月入2萬的小精英的活法是怎樣的?

一個男同學, 生活在一線城市, 稅後月入兩萬, 一旦買了房, 結婚生子了, 這個收入標準只能算是勉強活下去。 他現在不敢換最新的蘋果升級, 不敢天天捧著星巴克咖啡裝酷, 也不敢隨便辭職失業, 怕還不起房貸。 儘管他還存在朋友圈裡, 卻已經兩次同學聚會都沒有來了, 自己感覺混得不好, 懶得露臉了。

在大城市有五光十色的生活, 也有激烈競爭之下的悲涼。

3、家鄉小城的公務員過得還好嗎?

追求安穩是很多人一輩子的追求。 當初那些學習比較好的同學大多回到家鄉考了公務員, 經過幾年的基層鍛煉, 每個月有幾千元的收入。 但小城市房價低, 物價低, 生活幸福感還是比較強的。 雖然工作穩定, 他們也經常吐槽, 誰說公務員的工作不辛苦, 當員警的經常遇到報案晚上要出警, 在民政局的要經常慰問困難群眾, 寫材料的每天有寫不完的公文, 做基層調研的紮根鄉村是家常便飯。 世界上沒有一樣工作是輕鬆的, 更沒有離家近事少錢多的工作, 每一份安逸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4、那些賣了房創業的同學, 是否安好?

當年那個學習很差的男同學如今創業了, 賣了父母給自己準備的婚房, 呼朋喚友幾個哥們開啟了慢慢創業路:將家鄉自產的土特產賣到全世界。 從最開始的四處發傳單拉客戶, 到搭建自己的網購平臺, 再到四處參加展銷會, 最後創立了自己的工廠和品牌, 生意越做越大, 帶動家鄉人脫貧致富。 一個大男人, 累的頭髮有點白了, 曾被客戶騙了20萬在外鄉的馬路上痛哭流涕, 也曾狠下心賣了婚房差點與父母決裂。 每一個成功者背後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人生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沒有捷徑可走。

還有其他的同學, 有的當了老師, 有的在異國漂泊, 還有的在家啃老。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段奇妙的旅程, 你付出怎樣的努力,

上天會回報你怎樣匹配的人生。 同學聚會上, 也許大家會給公務員同學免單, 是因為尊重他們工作辛苦收入低;卻不會給好吃懶做的人免單, 因為他們坐享其成只想等著天上掉餡餅。

上天對每一個人都很公平, 給予了一樣的時間。 你是選擇在安逸區稀裡糊塗、渾渾噩噩過一生, 還是在職場中直面挑戰、承受考驗, 在於自己的選擇。 請記住, 是過去你的選擇成就了現在的你, 而改變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創造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