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很多人不在農村住了,為什麼還要在老家蓋一棟新房子?

前兩天, 和老家那邊的朋友閒聊。

他說, 他父親把家裡的成員都召集起來(有些在外地), 開了一個家庭視訊會議, 議題是:要不要把農村老家的房子修繕一下?

朋友家裡4口人, 他父親在年輕的時候, 就在外邊打工, 幾十年了, 手裡有點積蓄。

後來, 在我們當地的小縣城裡買了一套單元樓。

可能年紀大了, 又想回到老家去, 但是如果修房子的話, 又得再花上十幾萬。

因此, 最後的討論結果是, 除了朋友的父親、剩下的人都反對“重修老房子”。

朋友覺得有點內疚, 父親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 肯定是自己的有原因, 至少自己當時不應該直接反對。

1.對農村老家有熾烈的情感

農村老家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講, 只是逢年過節的一個暫時的棲身處。

而對他父親而言, 這片土地上有著他們那一代人的青春和汗水。

他們在這裡出生、在這裡成長、在這裡成家立業、在這裡生兒育女。

他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2. 70多歲的奶奶一個人住農村老家

朋友的父親已經50多歲了, 上面還有一個70多歲的奶奶。

他父親在城裡買了房子之後, 就把奶奶接到縣城裡。

不過, 老太太可能是年紀大了, 有些不適應, 老說自己感覺住在樓房裡很悶、喘不過氣, 而且, 跟城裡其他的老太太們又不熟悉, 想念老家的那些老夥伴。

而他父親, 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外出打工, 所以, 對於奶奶, 總有一種沒有在身邊照顧的愧疚。

3. 老家的房子是自己永遠的歸宿

無論在哪裡謀生, 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 那就還有一條退路。

老家的房子不光是一棟建築, 更是一種念想, 一種牽掛。

如果老家的房子都沒有, 就像無根的浮萍, 靈魂沒有了寄託。

4. 衣錦還鄉的情結

可能在他父親的心裡, 家鄉是那個有著鄉情音貌的小村子, 而不是買了樓房的小縣城。

在城市裡再風光, 在心裡也是他鄉。

5. 起著維繫親情的作用

雖然,現在農村人之間的宗親鄉情不似以前那麼濃烈。

但是,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隔三差五回去看看,家還是以前的家。

房子沒了,家就散了,親情也就淡了,那是花多少錢也彌補不回來的。

作者:西部牛仔;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使用田管家,種田致富就靠它!

雖然,現在農村人之間的宗親鄉情不似以前那麼濃烈。

但是,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隔三差五回去看看,家還是以前的家。

房子沒了,家就散了,親情也就淡了,那是花多少錢也彌補不回來的。

作者:西部牛仔;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使用田管家,種田致富就靠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