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人民網蘭州8月22日電(記者 銀燕 實習生 徐小廳)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發起並承辦的“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於2017年8月22-24日在蘭州隆重召開。

據悉,此次會議以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的發展為主題,會議規模大、規格高、跨學科領域廣。 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共吸引了來自包括中國大陸、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170多家單位的600余名代表參會,並特別邀請到包括歐陽自遠院士、戴金星院士、王鐵冠院士等在內的數十位知名的專家參會。 會議內容涉及天體化學、油氣地質學、冰凍圈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全球變化研究、農業科學,以及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新方法等學科領域。

為了更好地加強國內氣體同位素實驗室間的交流合作,以及更好的為科研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本次會議期間將正式開始籌備建立“全國氣體同位素實驗室聯盟”。 西北研究院院長王濤研究員表示,在未來即將籌建的“全國氣體同位素實驗室聯盟”建設方面,西北研究院將會給予全力的支持。

世界著名的同位素地質研究專家、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同位素豐度與原子量委員會主席丁悌平研究員代表學術委員會做了“氣體同位素與地球科學的發展”的發言。 他指出,氣體同位素的技術是自然科學院領域研究中強有力的工具,在解決地球各大圈層物質的形成、演化和遷移過程等重大科學問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質譜學會秘書長謝孟峽教授做了“跨學科交流與氣體同位素科學研究的未來”的講話。 他強調:實驗室是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場所,是進行高水準研究及培養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而跨領域的學術交流是科技創新活動的一個重要動力源,是學術不斷創新的階梯,他指出氣體同位素研究有關的跨學科領域交流內在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全國氣體同位素實驗室聯盟的成立將有助於全面提升我國氣體同實驗室的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促進我國氣體同位素實驗技術跨躍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促進科研和實驗技術人員的緊密融合,為不斷開拓學科前沿領域,並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和突破做出貢獻。

該聯盟將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探索新的改革之路和發展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