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四川出臺《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

川報觀察記者 殷鵬

8月20日, 川報觀察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 為持續改善沱江流域水環境品質, 四川省出臺《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8月17日, 經省政府同意, 《規劃》已正式印發實施。

沱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 是四川省腹部地區的重要河流之一, 是全省水污染最突出的區域, 也是四川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最大的環境風險帶。 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四川後, 對沱江流域環境治理問題極其關注。 省環保廳等部門加快推進《規劃》的修改、完善和出臺。

《規劃》提出, 以控制單元為管理基礎, 實施差異化防治策略, 確定2017—2020年沱江流域水環境品質目標和治理任務, 包含10項主要任務、15個控制單元、9類骨幹工程。

10項主要任務, 包括空間管控、經濟結構轉型、飲用水安全、嚴重污染水體整治、水資源保護、控制水污染排放、水生態修復與保護、流域風險管控、執法監管、要素保障等;

15個控制單元, 將沱江流域涉及的7個市29個縣(市、區)劃分為15個控制單元, 實施流域分區管理, 統籌品質、水量、總量、容量、水陸等關係, 統一部署水污染防治工作;

9類骨幹工程, 主要有城鎮污水與垃圾處理系統建設、工業污染防治、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畜禽及水產養殖污染治理、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水利保障建設、河道生態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環境監管能力保障及科技支撐等。

《規劃》強調, 在“河長制”框架下, 以“部門合作、資源分享、測管協同、分工負責”為原則, 推進沱江流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統一監測、資訊共用、會商聯動等各項工作, 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流域生態環境監測新格局。

編輯:馬豔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