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咬定青山,讓牡丹江農業深耕未來有未來

五論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

從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耕社會, 到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的廣闊前景, 農業的發展, 需要點滴的功夫, 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 在充分瞭解農業特點和本質的基礎上, 通過制度建設幫助農民實現自己的利益,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種得好”, 不負四時醞釀、自然饋贈, 讓汗水和智慧成就盤中之餐;“賣得好”, 不負農事辛勞、稼穡艱難, 讓勞動者深耕未來有未來。

因勢利導, 相時而動, 步入新時期, 牡丹江農業正由保“穩”滿足量的需求, 全面朝向順應質的需要求“進”。 在國家和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准定位, 以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 明確提出堅定不移發展特色高效精品農業, 為全市開創“三農”發展新局面厘清了前進路徑。

林海雪原處, 塞北俏江南。 我市耕地雖不及省內平原地區廣闊, 但地力肥沃、水系發達、風調雨順、環境宜人, 加之多年精耕細作, 成就了“小農業大作為”的發展特色。 近年來, 全市農業基礎設施裝備明顯改善, 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持續向好, 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美麗鄉村軟硬體建設同步提升, 農民人均純收入領跑龍江, 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支撐。

好風憑藉力, 送我上青雲。 不久前公佈的2017年中央一號檔再度聚焦“三農”發展,

明確提出“優化產品產業結構, 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 特別提出做大做強食用菌、中藥材、蔬菜瓜果等優勢特色產業和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等一系列舉措。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進一步確立了我市農業特色高效精品的發展基調, 部署了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生產體系、現代經營體系等農業發展舉措, 與中央一號檔要求正向吻合、同向而行, 前瞻性地為全市發揮農業比較優勢對接難得的歷史機遇提供了有效抓手。

開創“三農”發展新局面, 要以提高農業供給品質為主攻方向。 發展特色高效精品農業, 資源稟賦是“定位器”, 市場需求是“導航儀”。 擁有廣闊的綠色原料生產基地, 是我市農業重要的比較優勢。 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需要我們堅持市場導向, 跟上消費需求升級的節奏, 通過調優特色產業佈局優勢、調大特色產業規模優勢、調強特色產業綠色優勢, 著力擴大農業優質供給, 滿足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對農業觀光休閒等服務性需求、對良好生態的綠色化需求, 全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開創“三農”發展新局面, 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 現代農業是包含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在內的有機整體, 三者相輔相成, 相互作用, 有機融合。 党代會圍繞打造現代農業“排頭兵”這一目標, 對“三大體系”建設進行了整體部署。 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 著力破解制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堅持能力提升,

著力提高農業機械化、科技化、資訊化、標準化水準;堅持產銷雙強, 著力推動農產品銷售主體規模化、行銷方式現代化。

開創“三農”發展新局面, 要加快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

加快構建“三大體系”、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離不開啟動市場、啟動要素、啟動主體, 離不開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 改造和提升農業傳統動能, 需要我們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重要改革部署, 突出還權賦能這一關鍵, 牽動資源資產整合、產業優化升級。 培育和增強農業發展新動力, 需要我們完善金融平臺, 活化農村金融, 積極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 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更多的“源頭活水”。

開創“三農”發展新局面,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水準, 務必注重通過產業發展, 使得農民在城鎮化過程中有也可就, 增加農民收入;務必同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努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提高農民幸福指數。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不能丟了貧困群體這一頭。 要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 “量體裁衣”定措施, 同心戮力、攻堅克難, 確保提前奏響扶貧脫困勝利凱歌, 讓貧困農民群體共用振興發展碩果。

萬里平疇, 精彩不斷。 發展現代農業, 需要我們合力攻堅, 闖關奪隘, 以實幹擔當書寫新的華章。 我們堅信相信只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把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做出的各項重要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開創雪城“三農”發展新局面的美好願景就一定會實現, 未來在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會看呈現出到富有雪城韻味的特色高效精品農業壯麗風景。

未來在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會看呈現出到富有雪城韻味的特色高效精品農業壯麗風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