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出伏日,最兇險的34天就來了!怎麼才能健康出伏?

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7月12日~8月20日)已經正式謝幕, 不過卻迎來最兇險的30多天!這30多天是一年中氣溫波動最大、最頻繁的時候, 一天中的溫差最大可能到10多度!正所謂“早上涼颼颼, 中午熱死牛”!晝夜溫差大, 最受影響的是:血壓波動, 心腦血管疾病爆發!

很多人認為夏天氣溫高, 或者冬天寒冷刺激, 才容易出現心腦血管問題。 而忽視了夏秋交替的時間更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爆發期!

心血管醫生介紹, 人體本不怕炎熱, 更不懼嚴寒, 怕就怕“一冷一熱”這麼一折騰, 於是很多人就中風、心梗、甚至猝死!

因此大家記住下面5點, 才能平安跨過難過的34天:

牢記5點, 輕鬆跨過34天

1吃得“潤一點”

“出伏”之後, 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 氣侯逐漸乾燥, 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 與其同時秋老虎還在發威, “燥”得很, 因此要吃得“潤”一點!

多吃:冬瓜、蘿蔔、藕、洋蔥、海帶、木耳、芹菜、香蕉、蘋果、葡萄、梨、枸杞;

多喝:溫熱的蜂蜜水。

這些食物除了滋陰潤燥, 還有穩定血壓,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比如芹菜、洋蔥就是天生的降壓菜!

2按得“勤一點”

早晚溫差大會造成壓差不穩, 如果這時勤按揉頭頸部, 可以防止血壓突增。

Healthme發現:當你血壓升高的時候, 你只要去點揉或者是按壓風池穴、人迎穴, 大概5~15分鐘之間的範圍, 你的血壓就會有下降的趨勢。

3喝得“多一點”

這個時候穩定血壓除了按揉穴位外, 還可以多喝點“藥茶”---玉米須茶。

玉米須, 甘平, 中醫認為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高血糖、高血脂、鼻竇炎、乳腺炎等。

用玉米須鮮品30克或者幹品15克, 加冷水400毫升煮開後再煮5分鐘就行了, 如有條件晚上睡覺之前再煮一杯喝。

因為玉米須有利尿將糖降血壓的作用, 有低血壓、低血糖的朋友們不要喝!再就是多補水。

4泡得“多一點”

立秋後多泡腳是好事:

a.可以潤肺潤腸, 滋陰降燥;

b.可以改善睡眠;

c.可以輔助降血壓。

這裡有個小技巧:泡腳後, 要左手搓右腳底板30下以上, 右手搓左腳底板30下以上。

注意的是:立秋之後泡腳、搓腳, 都要以身體發熱為好!不要出汗。

5穿得暖一點

我們常說“春捂秋凍”, 其實這句話是針對小孩子的, 小孩子氣血活,內熱大,少穿一點好。

但是對於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早晚加一件長袖“薄衣”:護好脖子、後背、腳部,這些都是血管最豐富的地方,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急劇收縮,引發危險。

出伏養生滋補八個誤區

1不能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不能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3不能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4不能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是補品中的良劑,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5不能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搜索關注公眾號:學艾灸,如多吃芹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

6不能重“進”輕“出”

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7不能恒“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

8不能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Healthme溫馨提示:大家一定要記住上面幾點,才能平安跨過難過的34天~~~

小孩子氣血活,內熱大,少穿一點好。

但是對於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早晚加一件長袖“薄衣”:護好脖子、後背、腳部,這些都是血管最豐富的地方,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急劇收縮,引發危險。

出伏養生滋補八個誤區

1不能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不能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3不能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4不能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是補品中的良劑,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5不能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搜索關注公眾號:學艾灸,如多吃芹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

6不能重“進”輕“出”

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7不能恒“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

8不能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Healthme溫馨提示:大家一定要記住上面幾點,才能平安跨過難過的34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