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豐收在望,三聚環保扶貧路上迎笑臉

內蒙古興安盟主要以農牧業為主, 耕地面積1903萬畝, 糧食年產量可達50億公斤, 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然而, 興安盟也是整個內蒙古自治區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貧困原因最複雜的少數民族地區, 屬國家劃定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作為三聚環保簽約的產業扶貧縣, 今年, 公司在興安盟科右前旗歸流河鎮、巴拉格歹鄉、額爾格圖鎮興牧嘎查等地區開展了水稻、玉米、土豆、甜菜的三聚地沃生物炭基肥料的種植試驗, 示範田面積達130餘畝。

8月13日, 劉雷董事長一行帶領技術團隊, 赴興安盟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考察示範田,

瞭解作物長勢, 進一步研究制定產業脫貧方案。

“三聚炭肥的效果很明顯”, 種植戶白龍說道:“施肥第三天作物返青, 不需要噴灑農藥, 自然驅蟲, 稻穗比對比田的稻穗長近一寸多, 水稻莖杆粗壯, 抗倒伏。 我估計每畝至少要增產100公斤。

按往年平均價格每畝至少增收200元, 說實話我一開始不敢相信, 現在確確實實看到了效果, 我自己就有270畝地, 明年我全都用咱們的炭肥。 ”

看到農戶的喜悅心情, 劉雷董事長也格外高興, “我們不僅保證收成, 還要提高糧食品質, 改良土壤。

有什麼困難提出來, 我們一起解決。 ”他強調, “等今年秋收時請專業的農機部門過來測產, 如實公佈測產資料, 讓廣大農民朋友有信心, 讓用上好肥料的貧困農戶都能穩定增收!”

白龍主動邀請董事長去家中作客, 他說:“我們全村十幾戶人都在等您呢, 昨晚現殺了一頭豬宰了一隻羊!”劉雷董事長欣然赴約, 剛進村子, 村民們便圍了上來, 紛紛表示歡迎與感謝。

隨後劉雷董事長考察了愛放牧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迴圈利用專案工地施工情況。 他要求, 要嚴格按計劃完成任務, 快速推進項目實施, 儘早投產, 早日實現增產增收, 助力當地脫貧。

愛放牧(興安盟)生物質新材料有限公司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迴圈利用項目位於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工業園區, 該項目為三聚環保精准扶貧示範專案。 項目建成後每年可回收利用3萬噸秸稈, 實現年收入近兩億元, 利稅超過5000萬元, 新增就業崗位160餘個。

三聚環保秉承“天藍、水清、地沃、人善”發展理念, 在扶貧志願者協會的指導下, 圍繞貧困縣的秸稈生物質資源稟賦, 利用農作物秸稈炭化還田土壤改良技術, 發展生態農業, 目前, 公司已與內蒙古科右前旗、安徽靈璧、寧夏同心、甘肅定西等貧困地區簽約, 實踐“企業組團、包縣扶貧”的模式, 打造秸稈收集、炭化、糧食種植、特色有機農產品及深加工等產業鏈, 促進貧困地區人口就業,説明農民增產增收,分享綠色產業發展紅利。

趙麗霞 馬浩然

促進貧困地區人口就業,説明農民增產增收,分享綠色產業發展紅利。

趙麗霞 馬浩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