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教育中的親子關係與溝通

為什麼每次遇到問題, 我們總在想:這孩子怎麼就說不通呢?親子溝通為何如此不順?是啊, 我們和孩子之間有那麼多無法溝通的問題:吃飯、洗漱、穿衣、睡覺、上課、作業……可以說涉及到飲食起居以及學習的任何方面,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 我們每天都在和孩子溝通, 但很多時候卻收效甚微。 或者換句話說, 我們真的懂如何和孩子溝通嗎?我們真的懂得如何建立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如何對孩子進行親子教育嗎?都市陽光“智慧媽媽”專題來告訴您, 哪裡出現了問題。

在薩提亞心理學上, 把溝通分為四種姿態——指責、討好、超理智,

還有打岔。 這裡面似乎沒有一種溝通是正向的, 但可怕的是我們所有的父母在親子溝通中都沒能完全避開這四種, 不同的溝通姿態, 對親子關係都有著不同的影響, 首先, 我們不妨跟著都市陽光心理老師來做這四種姿態, 體會一下每種姿態給人的感覺。

姿態一, 指責。 一手叉腰, 一手指著前方, 這個姿態就是盛氣淩人的樣子, 憤怒都到指尖上了!我們可以想一想, 自己平時是不是喜歡用這個姿態, 如果是, 我們用這個姿態的時候都是對著誰?我們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如果你是一個脾氣暴躁的父母, 你很容易用這種姿態對待孩子。 每當孩子沒有按照你的意思去做的時候, 你會這樣狠狠地指責他。

那麼可以試想, 被這樣對待的孩子, 能和家長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嗎?更不用說這樣的溝通中建立的親子關係會對孩子成長有所益處。 都市陽光心理老師告訴您, 這樣的親子教育是不可取的, 喜歡用這類姿態的人, 從來沒有考慮過他人的感受, 容易得高血壓、高血脂、血栓, 因為他的憤怒和情緒沒有辦法被控制。

姿態二:討好。 有的人會發自內心地曲意迎逢, 自己卻渾然不覺。 這種人可能明明加了一天班非常累了, 回家還要照顧孩子, 而孩子不論要什麼, 有沒有道理, 自己都會立馬去迎合, 就像跪在地上乞求著什麼。 同時, 這種這種親子溝通的姿態也經常發生在孩子身上, 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 自己的能力還達不到,

一切仰仗大人。 一旦媽媽生氣, 他就會說“媽媽我錯了, 我下次改還不行嘛!”在這個過程中, 他慢慢地放棄了自我, 只為討大人歡心, 建立起畸形的親子關係。 能夠認錯的人, 一般都是覺得站在自己對面的這個人更重要, 非常希望保持一個很好的關係。 喜歡用這類姿態的人, 常常忽略了自己, 他的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容易被打亂, 免疫力低下。 (想一想,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愛生病?)所以都市陽光心理老師告訴您, 要成為一個“智慧媽媽”, 切忌這樣的溝通姿態。

姿態三:超理智。 就像我們有的父母, 超級喜歡講道理“你不應該這樣, 你不應該那樣”, 他們從來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 在親子溝通中, 他認為他講的這些都是對的, 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這樣, 孩子就能聽的進去嗎?就算你講的全對, 孩子可能也不會願意照你的意思去做, 因為你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中你並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超理智的這類人既不在乎你也不在乎我, 他仰著頭, 眼裡只有高高在上的大道理。 所以喜歡用這類姿態的人, 就容易得頸椎病、偏頭痛。 而這種只在乎觀點的人, 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對事不對人”,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可惜不是, 喜歡講大道理的人, 在別人不能接受他的道理時, 態度就會立馬變成指責。 都市陽光心理老師告訴您, 這樣的姿態, 無論是在親子教育中還是在生活工作中, 都是不可取的。

姿態四:打岔。 打岔的姿態有三種, 分別對應于男人、女人和孩子。 男人打岔是什麼狀態呢?就是遠離然後背對。

女人打岔是什麼狀態呢?側身擺手, 但心裡還是掛念著。 那麼孩子呢?孩子是彎腰, 整個腦袋和手都垂下去, 然後頸椎來回晃, 走到哪他都不知道。 以這種打岔的方式去逃避的孩子, 看似很聰明地讓自己脫離了矛盾的情境, 實際上受到的心理傷害最大, 會嚴重傷害到與父母的親子溝通。 而對於父母來說, 孩子將從此不再願意和你溝通任何事情了, 是親子關係最壞的一種狀態。 喜歡用這類姿態的人, 親子教育中會各種失調。 所以都市陽光心理老師告訴您, 生活中無論是對孩子還是愛人, 這樣的溝通姿態都是不可取的。

回想一下親子溝通時的情景, 這四種姿態是不是我們都或多或少地做過, 有時還不止一種。再想想這些姿態帶給孩子的感受和負面影響,是不是開始有點後怕了?及時改變溝通方式與姿態,與孩子建立和諧健康的親子關係,才能提供給孩子良好的親子教育,成為一個真正的“智慧媽媽”

有時還不止一種。再想想這些姿態帶給孩子的感受和負面影響,是不是開始有點後怕了?及時改變溝通方式與姿態,與孩子建立和諧健康的親子關係,才能提供給孩子良好的親子教育,成為一個真正的“智慧媽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