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車程3小時;一個億也修不起來;YY一下都過癮無比的雄偉體驗

天氣不那麼炎熱, 耍哥近日去武勝縣小住了兩日。 好多大成都人喜歡去川西體驗高原、草原、藏俗等等……

耍哥從武勝回來後, 真心呼籲:3小時車程, 不一樣的周邊遊體驗:武勝, 你值得擁有!

武勝旅遊地圖@小漁兒

寶箴(zhēn)塞@changchangchang

在有些涼意的晨風中出發, 一路向東。 迎著朝陽, 這樣的感覺, 美的不要不要得。

晨曦中 一路向東@耍哥

耍哥選擇的道路是經遂寧, 下高速走國道G350, 直奔寶箴塞。 2個多小時, 就進入武勝境內, 慢慢地悄悄地, 向目的地進發。

看不出痕跡的寶箴塞, 算是“大象無形”了吧@耍哥

官版寶箴塞簡介寶箴塞始建於清宣統三年(西元1911年), 占地26000餘平方米, 是當地豪門段氏家族為躲避戰亂而修建的集軍事防禦、生活起居于一體的全封閉式川東民居建築群。

防禦工事和民居生活珠聯璧合, 圍廊合圍全國少有, 媲美國外著名城堡, 被全國著名古建專家譽為“全國罕有, 蜀中一絕”……AAAA級景區。

寶箴塞唯一的入口,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耍哥

從建築群最高的三層塔樓俯瞰

時代的奇跡

這是一個時代的建築奇跡。 戰亂紛飛的歲月, 當地豪門選擇了家鄉的一個淺山丘陵, 花了三十多年時間, 時斷時續地修築了這個城堡。 它是時代的奇跡, 這個說法類似于“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歎》, 耍哥有才吧?

從垛口(槍眼)往外看@耍哥

高達10多米高的牆壁,雙層的牆壁,大塊的石材,傳統的工藝,修葺成的大宅子,歷經風雨而不倒,這就是時代的奇跡!

解放後,這裡因為設施完善,成為了國家的糧庫。在動亂年代,大概誰都不希望糧食沒有地方堆放,所以這個地方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所以,這也是耍哥的感歎:真是時代的奇跡!

高科技虹吸水井、戲樓、金屋藏“G”的豪門宅院

這是豪門的宅院,自然各種生活設施齊全。進了大門的左邊,穿過2間廳堂後,進入一個天井。天井的二樓就是戲臺,圍繞戲臺是一個三面可以聽戲的休息區域。

剛好戲班子在唱戲,拍攝瞬間,天光乍瀉。@耍哥

聽戲中,假裝豪門一把@耍哥

其實,說到戲樓,這裡拍了好多電視劇。且不說最近正要開機的同名巨制《寶箴塞》,50集電視劇《兄弟兄弟》就在這裡全程拍攝完成。

劇照,猜猜是在哪個天井拍的?@耍哥

因為這裡是一座完善的生活設施,所以自然有很多生活場景值得參觀。為了防火和景觀需要,天井中自然有很多大水缸。不消說,都是巨大石頭整個敲打出來的。在丘陵山巔之上的水井,不得不說是另一個奇跡了。這就是供應全寨子人的水井所在的不規則形狀天井(好拗口的解釋啊!)

超級牛逼的水井@耍哥

耍哥本著較真的思維,分析這個水井,一定是巧妙得利用了虹吸原理,才能在山丘之巔,還能長年有水。

至於地道啥的,這個容易想到,那個兵荒馬亂日子,大戶人家誰都要準備一條“備胎”啊! 作為資深吃貨的耍哥特意參觀了廚房。這個廚房比現在耍哥家裡的客廳還大!不說了,上圖!

偌大的廚房一角@耍哥

還有一個巨大的石臼,耍哥忘了拍照片。足以從側面展示豪門的“三宮六院”和人丁興旺。本人家裡以前也有個石臼,大概只有常見的碗那麼大,中間的凹坑只有拳頭大小。

可是這個石臼,中間的凹坑就有腦袋大小,可見平時用這個石臼搗蒜、做餡的用量之大了!

亮點來了,金屋藏“G”

一定會有同學深刻地問道:別的大戶人家都是“金屋藏嬌”,怎麼到了寶箴塞就成了金屋藏”G”了呢?

在參觀主人的臥室的時候,陪同參觀的本地文物人士聊了一些豪門軼事。當年的少東家有三個臥室,左邊一個給明媒正娶的夫人,中間的自己用,右邊的給了他的男朋友的臥室。

該“男朋友”據說是個很會唱戲的……

一直就不為人所知,也從來沒有出過寨子。直到解放後宅院住進了別人,這個“男朋友”才重見天日……耍哥發明了這個詞,金屋藏”G”,照片沒有,各位朋友自行腦補。

其實,大戶人家,自然家眷眾多。小姐太太們也許不一定喜歡成天呆在石頭修築的城堡裡。山腳下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宅院。

宅院翻修過了。宅院旁邊的碉樓,還是百年前的,依然宏偉無比。@耍哥

除了“360度無死角”,還能拿什麼語言來形容

參觀這個寨子要塞,一定要仔細觀摩這個要塞的軍事意義。看軍事價值,首先要看的就是城牆高處的“槍眼”。

寬寬窄窄的垛口(槍眼)@耍哥

這就是槍眼了,一般只會擺剪刀手的SELFIER肯定看不出啥出奇之處。可是,耍哥仔細觀摩了後,總結出來,那就是360度無死角,全方位保護!

從垛口透過來斑駁的光影,也是很美的@耍哥

整個寨子東邊的部分,稱為東塞,建于冷兵器時代。槍眼用射箭使用,所以要大一些。

關鍵的是這些槍眼考慮了前方所有視野,還考慮了城牆根的埋伏、還考慮了拐角死角……部分槍眼外小裡大,有傾角,可以石板封閉起來。部分槍眼考慮了上下傾角和左右傾角。

東塞北角掠影@耍哥

而西塞建於熱兵器時代,就考慮了打槍的需求。有的槍眼就是細細的一條縫,指向不易察覺的死角,而且外面的子彈根本打不進來……

這樣的設計,在那個年代,防備普通“中正式”步槍,三八大蓋手榴彈啥的進攻,完全沒有問題。設計之精妙、考慮之全面,簡直就是一部要塞百科全書!耍哥感言

設計寶箴塞的人,是一個超級優秀的產品經理哦!

如果喜歡仔細研究,在這個偌大的寨子裡,逛上一天也沒有問題。如果只是拍拍照,那麼在深邃的走廊,借著斑駁的光影,高大的石牆,一定能拍出很多男人裝的高逼格!

民宿,另一道風景

要深刻感悟寶箴塞的晨鐘暮鼓,也許在附近住下來最好!旁邊的竹林民宿,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老闆是一個有故事的臺灣人,估計是70後。遊走大陸多年,搜集了好多鄉間的元素,帶著臺灣精品民宿的想法,打造出了這個“竹林”。 民宿不大,只有幾個房間,很緊俏的。據說每個房間的風格都不一樣,靜心點綴著主人對民俗文化的不同理解和詮釋。因為住著人,老闆無法開放參觀。就在樓下的客廳和茶室,拍了一些照片。

還有一個酒舍的鄉村酒吧。哈哈,格調不一樣吧? 實話告訴你,這是農村的豬圈改的。

美食不可少

每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一定少不了很多有故事的美食。耍哥摘錄一些美食故事。以下內容,耍哥只有幸吃了“英雄匯”,你猜為什麼?

渣渣魚

“渣渣魚”先用嘉陵江中體型較小的大眼泡、船丁子等天然魚類作為原料,因其體形小,俗稱“渣渣魚”。烹飪方式以黃燜、紅燒、麻辣、炸煎為主,菜品色澤紅潤,肉質鮮嫩,骨刺酥軟,使用後滿口生香,回味無窮。

美食尋覓地

位於沿口古鎮的渣渣魚、杜打漁及江上的尚善魚宴、夢香魚莊。

三巴湯

“三巴湯”以牛的嘴巴、尾巴、牛鞭(你猜,該叫什麼巴?)為原料,搭配適當的當歸、大棗、枸杞、三芍等十幾味中藥,用土沙罐慢火煨燉,此彩色鮮味美、清香宜人,具有活血生津、滋陰壯陽之獨特功效,是固本保腎、強身健體的上乘食補品。

美食尋覓地

位於沿口古鎮的回民牛肉館

英雄燴

“英雄燴”以公仔豬的睾丸與母仔豬的輸卵管為原材料,故又名“陰雄燴”、“太子”,佐以幾十種配料猛火爆炒而成,成才後色澤鮮豔,味道獨特,十裡飄香,使用後有滋陰壯陽之奇特功效,是補腎壯陽、強身健體的首選食補品。

美食尋覓地

啤酒風情街的太子酒樓、街子鎮的兄弟飯莊

麻哥面

麻哥面是由武勝人馮基民首創。馮因外表特徵被人謔稱“麻哥”而得名。麻哥面柔而不稠,味道獨特,以“麻、辣、香、酥、鮮、嫩”而聞名,是武勝一大特色小吃,深受人們喜愛

美食尋覓地

縣城望江老麻哥面、三十米大街麻哥面。

段氏特色宴

綜合川菜和湖南客家菜兩家之長,其用料廣泛、技法多樣、有葷有素、粗細搭配,十分符合食補養生遠離。其製作一概用籠子蒸出來,清淡味香,營養豐富,口感極好。

美食尋覓地

寶箴塞遊客接待中心附近的庖湯街。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從垛口(槍眼)往外看@耍哥

高達10多米高的牆壁,雙層的牆壁,大塊的石材,傳統的工藝,修葺成的大宅子,歷經風雨而不倒,這就是時代的奇跡!

解放後,這裡因為設施完善,成為了國家的糧庫。在動亂年代,大概誰都不希望糧食沒有地方堆放,所以這個地方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所以,這也是耍哥的感歎:真是時代的奇跡!

高科技虹吸水井、戲樓、金屋藏“G”的豪門宅院

這是豪門的宅院,自然各種生活設施齊全。進了大門的左邊,穿過2間廳堂後,進入一個天井。天井的二樓就是戲臺,圍繞戲臺是一個三面可以聽戲的休息區域。

剛好戲班子在唱戲,拍攝瞬間,天光乍瀉。@耍哥

聽戲中,假裝豪門一把@耍哥

其實,說到戲樓,這裡拍了好多電視劇。且不說最近正要開機的同名巨制《寶箴塞》,50集電視劇《兄弟兄弟》就在這裡全程拍攝完成。

劇照,猜猜是在哪個天井拍的?@耍哥

因為這裡是一座完善的生活設施,所以自然有很多生活場景值得參觀。為了防火和景觀需要,天井中自然有很多大水缸。不消說,都是巨大石頭整個敲打出來的。在丘陵山巔之上的水井,不得不說是另一個奇跡了。這就是供應全寨子人的水井所在的不規則形狀天井(好拗口的解釋啊!)

超級牛逼的水井@耍哥

耍哥本著較真的思維,分析這個水井,一定是巧妙得利用了虹吸原理,才能在山丘之巔,還能長年有水。

至於地道啥的,這個容易想到,那個兵荒馬亂日子,大戶人家誰都要準備一條“備胎”啊! 作為資深吃貨的耍哥特意參觀了廚房。這個廚房比現在耍哥家裡的客廳還大!不說了,上圖!

偌大的廚房一角@耍哥

還有一個巨大的石臼,耍哥忘了拍照片。足以從側面展示豪門的“三宮六院”和人丁興旺。本人家裡以前也有個石臼,大概只有常見的碗那麼大,中間的凹坑只有拳頭大小。

可是這個石臼,中間的凹坑就有腦袋大小,可見平時用這個石臼搗蒜、做餡的用量之大了!

亮點來了,金屋藏“G”

一定會有同學深刻地問道:別的大戶人家都是“金屋藏嬌”,怎麼到了寶箴塞就成了金屋藏”G”了呢?

在參觀主人的臥室的時候,陪同參觀的本地文物人士聊了一些豪門軼事。當年的少東家有三個臥室,左邊一個給明媒正娶的夫人,中間的自己用,右邊的給了他的男朋友的臥室。

該“男朋友”據說是個很會唱戲的……

一直就不為人所知,也從來沒有出過寨子。直到解放後宅院住進了別人,這個“男朋友”才重見天日……耍哥發明了這個詞,金屋藏”G”,照片沒有,各位朋友自行腦補。

其實,大戶人家,自然家眷眾多。小姐太太們也許不一定喜歡成天呆在石頭修築的城堡裡。山腳下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宅院。

宅院翻修過了。宅院旁邊的碉樓,還是百年前的,依然宏偉無比。@耍哥

除了“360度無死角”,還能拿什麼語言來形容

參觀這個寨子要塞,一定要仔細觀摩這個要塞的軍事意義。看軍事價值,首先要看的就是城牆高處的“槍眼”。

寬寬窄窄的垛口(槍眼)@耍哥

這就是槍眼了,一般只會擺剪刀手的SELFIER肯定看不出啥出奇之處。可是,耍哥仔細觀摩了後,總結出來,那就是360度無死角,全方位保護!

從垛口透過來斑駁的光影,也是很美的@耍哥

整個寨子東邊的部分,稱為東塞,建于冷兵器時代。槍眼用射箭使用,所以要大一些。

關鍵的是這些槍眼考慮了前方所有視野,還考慮了城牆根的埋伏、還考慮了拐角死角……部分槍眼外小裡大,有傾角,可以石板封閉起來。部分槍眼考慮了上下傾角和左右傾角。

東塞北角掠影@耍哥

而西塞建於熱兵器時代,就考慮了打槍的需求。有的槍眼就是細細的一條縫,指向不易察覺的死角,而且外面的子彈根本打不進來……

這樣的設計,在那個年代,防備普通“中正式”步槍,三八大蓋手榴彈啥的進攻,完全沒有問題。設計之精妙、考慮之全面,簡直就是一部要塞百科全書!耍哥感言

設計寶箴塞的人,是一個超級優秀的產品經理哦!

如果喜歡仔細研究,在這個偌大的寨子裡,逛上一天也沒有問題。如果只是拍拍照,那麼在深邃的走廊,借著斑駁的光影,高大的石牆,一定能拍出很多男人裝的高逼格!

民宿,另一道風景

要深刻感悟寶箴塞的晨鐘暮鼓,也許在附近住下來最好!旁邊的竹林民宿,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老闆是一個有故事的臺灣人,估計是70後。遊走大陸多年,搜集了好多鄉間的元素,帶著臺灣精品民宿的想法,打造出了這個“竹林”。 民宿不大,只有幾個房間,很緊俏的。據說每個房間的風格都不一樣,靜心點綴著主人對民俗文化的不同理解和詮釋。因為住著人,老闆無法開放參觀。就在樓下的客廳和茶室,拍了一些照片。

還有一個酒舍的鄉村酒吧。哈哈,格調不一樣吧? 實話告訴你,這是農村的豬圈改的。

美食不可少

每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一定少不了很多有故事的美食。耍哥摘錄一些美食故事。以下內容,耍哥只有幸吃了“英雄匯”,你猜為什麼?

渣渣魚

“渣渣魚”先用嘉陵江中體型較小的大眼泡、船丁子等天然魚類作為原料,因其體形小,俗稱“渣渣魚”。烹飪方式以黃燜、紅燒、麻辣、炸煎為主,菜品色澤紅潤,肉質鮮嫩,骨刺酥軟,使用後滿口生香,回味無窮。

美食尋覓地

位於沿口古鎮的渣渣魚、杜打漁及江上的尚善魚宴、夢香魚莊。

三巴湯

“三巴湯”以牛的嘴巴、尾巴、牛鞭(你猜,該叫什麼巴?)為原料,搭配適當的當歸、大棗、枸杞、三芍等十幾味中藥,用土沙罐慢火煨燉,此彩色鮮味美、清香宜人,具有活血生津、滋陰壯陽之獨特功效,是固本保腎、強身健體的上乘食補品。

美食尋覓地

位於沿口古鎮的回民牛肉館

英雄燴

“英雄燴”以公仔豬的睾丸與母仔豬的輸卵管為原材料,故又名“陰雄燴”、“太子”,佐以幾十種配料猛火爆炒而成,成才後色澤鮮豔,味道獨特,十裡飄香,使用後有滋陰壯陽之奇特功效,是補腎壯陽、強身健體的首選食補品。

美食尋覓地

啤酒風情街的太子酒樓、街子鎮的兄弟飯莊

麻哥面

麻哥面是由武勝人馮基民首創。馮因外表特徵被人謔稱“麻哥”而得名。麻哥面柔而不稠,味道獨特,以“麻、辣、香、酥、鮮、嫩”而聞名,是武勝一大特色小吃,深受人們喜愛

美食尋覓地

縣城望江老麻哥面、三十米大街麻哥面。

段氏特色宴

綜合川菜和湖南客家菜兩家之長,其用料廣泛、技法多樣、有葷有素、粗細搭配,十分符合食補養生遠離。其製作一概用籠子蒸出來,清淡味香,營養豐富,口感極好。

美食尋覓地

寶箴塞遊客接待中心附近的庖湯街。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