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韓玉印:破解“三點半之困”政策還需再明朗一些

孩子沒人接, 接回來沒人帶, 請保姆、送託管班又擔心不正規……這一連串的煩惱, 讓不少家長感到焦慮。 (3月10日新華網)

“實在對不起, 我得去接孩子”, 我想很多家長都經歷過“三點半之困”, 尤其是年輕的家長。

一邊是賴以生存的職業, 一邊是放心不下的孩子。 長此以往, “對不起”誰都可能成為一件大事。

孩子放了學, 家長沒下班, 放在學校沒人留, 放在家裡沒人管。 因此, 催生了大量收費高昂的社會託管班、培訓班, 結果“家長增了負, 孩子沒減負”;長此以往, 家長的“三點半之困”, 很有可能會變異為“社會之困”。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也是祖國的未來, 監管不能空擋;工作是為社會創造財富作貢獻, 必須保持一定時間的工作量, 不可以撂下工作說走就走, 這是制度。 “一手不能捂倆雀”, “三點半之困”非解決不可, 更不可以讓“接孩子”成為了家長的一塊心病, 為家長鬆綁是眾望所歸。

孩子託管給誰家長最放心?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相比收費高昂的社會託管班、培訓班, 家長將孩子交給學校老師更放心。

學校老師相比社會託管班、培訓班的老師更專業, 對孩子的瞭解也更知根知底, 他們在學校的統一要求之下, 可以有目的的安排學生作業、自主閱讀、體育以及娛樂遊戲, 還可以拓展訓練、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 他們對學生作業不會“下手”沒輕沒重。

而一旦學校承擔起課後服務這幅擔子, 一定會減少家庭的經濟負擔。

但現在的問題是, 學校教師也是有家有口的人, 他們也需要扶老攜幼, 學校一旦攬下課後服務這個活, 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也還有一些關鍵問題要破解。

完全無償不現實, 解決的管道有兩條:要麼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給予“留守”教師以適當的補助;要麼與家長溝通, 適當收費。

因此, 這就必須理清何為“適當收費”, 何為“亂收費”, 何為“課後服務”, 何為“變相補課”的邊界, 希望兩會之後能有一個更明確的界定, 使政策更加明朗, 讓課後服務名正言順。

稿源:荊楚網

作者:韓玉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