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義務護理三年 養老院有位編外“技術指導”

在常州經開區的東方養老院, 有一位編外的護理“技術指導”。 有了她, 養老院的老人們享受到了更好的看護服務;有她在, 護工們更是吃了顆定心丸, 大家都知道:有事情, 找小丁。

髮型幹練, 走路帶風的大姐名叫丁秀菊, 是養老院老人們口中的“小丁”, 也就是那位編外的“技術指導”。 雖然名字前面有個“小”字, 但她今年已經46歲了。 丁秀菊是常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口腔科的一名資深護士。 每天一下班, 小丁的第一站不是回家, 而是匆匆忙忙地往經開區的東方老年公寓趕。 她的父母親人並不住在這裡, 但是到了這裡熟門熟路,

鐵門上的鎖也攔不住她。

從她一進門, 整個樓道就都能聽見丁秀菊的聲音, 丁秀菊說, 老人們耳朵不好, 說話都得靠喊, 時間長了, 自己的嗓門也越來越大。

老唐師傅的房間在最裡頭, 已經失去了說話能力, 每回一看見丁秀菊, 74歲的他就會使出殺手鐧:哭,

以此來吸引她的注意。

東方老年公寓院長呂愛琴說:“他一激動就哭, 看到他兒子也哭, 看到他女兒也哭。 看到丁護士為什麼哭, 他一激動, 當自己家人一樣的, 量血壓, 測血糖經常給他做的。 ”

另一邊, 老唐師傅的妻子許奶奶也看見了小丁, 趕緊拄著拐杖走過來, 她原本生病已經不能走路了, 在丁秀菊的幫助下, 現在康復得很順利。

據瞭解, 東方老年公寓現在住著34位老人, 大家都跟丁秀菊很熟悉。 從2014年開始, 丁秀菊就來這裡當義工照顧老人, 到現在已經三年了。 丁秀菊說, 自己一般是利用休息時間去養老院, 堅持一周去三個半天, 既能照顧老人, 也完全不會影響自己的本職工作。 不過, 在養老院院長呂愛琴口中, 丁秀菊要來得勤快地多。

呂愛琴說:“這裡的婆婆有什麼事情她天天來的, 誰要弄什麼東西她比我知道, 房間裡跑得比我多, 她隨叫隨到, 我們這走掉兩個老人, 我看了有危險, 就打電話, 半夜就來了。 ”

丁秀菊是1992年從鐵路衛校畢業的, 一直在常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當護士,

護理經驗豐富, 為人也十分低調。 最近, 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佈了丁秀菊的故事, 她的很多同事才第一次知道她在業餘時間為老人做了這麼多事情。

市第七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王玉華說:“其實我們院的護士正常工作之外, 加班加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們得知她利用休息時間去養老院的時候, 我們非常敬佩的, 護士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有需要的人提供説明, 我覺得是應該積極宣導的。 也希望今後有更多地人加入志願服務隊伍當中, 讓我們的社會更文明更和諧更溫暖。 ”

在採訪中, 丁秀菊也一直強調, 看護老人、病人原本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再多做一些, 真的不算什麼。

丁秀菊說:“我一直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接觸的就是老人病人, 看到他們躺在病床上挺無助的。 想想人生真的很短暫, 要是哪一天我老了, 躺在病床上, 現在年輕人能為我做些什麼, 就是換位思考。 ”

躺在床上的這位老人姓朱, 已經中風三次了, 生活無法自理, 據瞭解, 他來養老院的時候全身皮膚潰爛嚴重, 狀況極差。

呂愛琴說:“小丁一直給他精心護理,教護工阿姨,手把手地教。屬於特護,現在好的。”

怎麼給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翻身、拍背,怎麼幫他們吸痰?碰到褥瘡怎麼護理、 換藥,這些原本都要丁秀菊自己來操作,再手把手教會其他護工。目前,養老院有7名護工,大多是丁秀菊培訓出來的。 到現在,她依舊堅持每週給大家做一次培訓,既能提高大家的護理技能,也能定期檢查大家照顧老人的情況。

除了給予專業的幫助,更多時候,丁秀菊還會陪老人們聊聊天,希望他們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質。

丁秀菊說,自己大學畢業就一直定居常州,但是她的父母依舊一直住在老家淮安,現在父母也都80出頭來,看著養老院的老人們,她就會想到自己的父母。

“我父母也80出頭了,又長期不在身邊,看到他們,就感覺把對自己父母的情感轉移到這些老人身上了。”丁秀菊說。

每一個人都會老,都會有這麼一天,在最後一段路上我希望盡可能多地陪陪他們,這是丁秀菊在採訪時對記者說的一段話。我們的記者徐堯是個小姑娘,在採訪結束後,我曾經問過她:這麼累人煩心的事,為什麼丁秀菊能堅持三年?徐堯想了好一會兒告訴我:丁大姐就是人好。

狀況極差。

呂愛琴說:“小丁一直給他精心護理,教護工阿姨,手把手地教。屬於特護,現在好的。”

怎麼給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翻身、拍背,怎麼幫他們吸痰?碰到褥瘡怎麼護理、 換藥,這些原本都要丁秀菊自己來操作,再手把手教會其他護工。目前,養老院有7名護工,大多是丁秀菊培訓出來的。 到現在,她依舊堅持每週給大家做一次培訓,既能提高大家的護理技能,也能定期檢查大家照顧老人的情況。

除了給予專業的幫助,更多時候,丁秀菊還會陪老人們聊聊天,希望他們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質。

丁秀菊說,自己大學畢業就一直定居常州,但是她的父母依舊一直住在老家淮安,現在父母也都80出頭來,看著養老院的老人們,她就會想到自己的父母。

“我父母也80出頭了,又長期不在身邊,看到他們,就感覺把對自己父母的情感轉移到這些老人身上了。”丁秀菊說。

每一個人都會老,都會有這麼一天,在最後一段路上我希望盡可能多地陪陪他們,這是丁秀菊在採訪時對記者說的一段話。我們的記者徐堯是個小姑娘,在採訪結束後,我曾經問過她:這麼累人煩心的事,為什麼丁秀菊能堅持三年?徐堯想了好一會兒告訴我:丁大姐就是人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