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准扶貧創新探索 清遠市首家扶貧特產店開業

南方網訊“以後買茶油、陽山雞, 再不用專門上陽山了。 這裡各種山貨應有盡有, 價格適中, 好方便。 ”日前, 位於清遠市清城區新城育才路的陽山貨@ 老木家品牌特產店盛大開業, 米、油、醬、茶、酒、冬菇乾貨等過百種土特產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選購, 深受青睞。 這是清遠首家扶貧特產專賣店, 也是陽山縣大崀鎮木家塘村與對口幫扶單位清遠市紀委精准扶貧的有力探索。

陽山貨@ 老木家品牌特產店的開設是清遠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的創新之舉。 銷售平臺的搭建對暢通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管道, 帶動被幫扶地區的農戶增收脫貧,

促進貧困地區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展示視窗 行銷平臺農產品不愁賣還能賣個好價錢

“以前別人來收購我們的陽山雞頂多12元/斤, 來收購的人還不多, 現在我們能賣20多元/斤, 在陽山貨@老木家店還很受歡迎”。 談到這個特產店將給木家塘村帶來的變化, 村支書老黎激動的說。 “以後我們的農產品不愁賣了, 還能賣出好價錢”。 會種會養的人多, 會賣的人少, 這是當前農業產業化的一個軟肋, 尤其是精准扶貧建檔立卡農戶, 更是缺乏銷售資訊和銷售能力。

“此前, 我們農民生產的很多優質農產品銷售管道單一, 僅僅依賴外來商的收購, 而收購價錢低廉, 農民增收難, 生產積極性也大受打擊。

”老黎說, 加上山區離鎮還有十多公里, 電子商務還在起步階段, 這次得益於幫扶單位牽頭, 湖南商會、清遠市源河地產等的大力支持, 有了這家特產店。 據瞭解, 陽山貨@ 老木家品牌特產店開業當天還得到陽山縣大崀鎮茶坑村注資10萬, 並與之形成扶貧聯盟。 “我們扶貧不扶懶, 這是一個很好的展示視窗, 一方面將扶貧村的生態特色展示, 另一方面鼓勵農民發展。 ”

茶坑村“第一書記”、清遠市財政局的駐村幹部李德剛說。 “我們茶坑村生產毛竹、茶油, 這裡展示的就有我們的竹制手工藝品。 ”茶坑村村支書老吳說, 在對口單位的牽頭幫扶下, 茶坑村村委會以10萬元入股陽山貨@ 老木家品牌特產店, 這將成為村裡的集體收入,

同時, 村民種植、養殖的農家產品還可以在這個銷售平臺出售。

“不止這兩個村, 現在整個縣都在想辦法把優質農產品往城裡銷。 ”陽山縣大崀鎮張鎮長說。 農戶生產的東西原汁原味, 價格實惠, 市民也需要, 特產店真正打通了貧困戶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捷徑。 事實上, 為了更好的發揮特產店的行銷效應, 同時滿足更多市區消費者的需求, 陽山貨@ 老木家品牌特產店作為總店外, 還擁有四個分銷店和15個紅蘿蔔作為合營店, 方便市民訂貨取貨。

帶動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現在個個想做事 積極性很高

開業當天還有白蘿蔔、西洋菜等無人銷售義賣活動。 市民的張大爺買了幾袋白蘿蔔, 還有滿滿一袋紅薯乾和土蜂蜜, 他說, 現在越“土”的東西,

人們越是喜歡, 這個特產店裡的都是農民的“土”特產, 肯定受歡迎。 “產品不愁銷路了, 現在個個都想做事, 想著怎麼種好、養好。 ”老吳說, 解決了銷路問題, 農民積極性也帶動起來了。 該村還有外出務工的村民返鄉搞蔬菜種植基地。 “下一步我們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 把油茶整合起來, 還要擴大毛竹加工。 ”老吳信心滿滿的說。 “接下來, 我們要在村裡開展種植、養殖指導, 把關品質。 ”老黎。

“我們是省定的生態鎮, 山水好、空氣好, 農產品品質高, 借助這個平臺, 把更多優質農產品推銷出去, 最終帶動了一方產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 ”張鎮長說, 陽山貨@ 老木家品牌特產店離陽山在兩小時車程以內, 物流、保鮮都能保證, 而且實體店能讓消費者真切感受到產品的品質。

據介紹, 此後, 該縣還將通過電子商務和實體店兩步走, 開拓農產品銷路, 解決農產品走進市場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同時更利於引導農民培育市場意識和產品意識, 根據市場需求生產農產品, 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