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用腦過度腦疲勞後休息,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

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 人們都會在工作的閒暇時間休息放鬆, 但為什麼窩在沙發裡看看電視, 或者跟朋友出去吃頓大餐, 卻還是沒達到預期的休息好的效果, 週末你睡到上午10點鐘起來卻還是覺得累, 這是你休息的方式錯了, 腦疲勞和身體累是不一樣的。

大部分人認為累了睡一覺就好了, 身體累可以用睡眠的方法恢復精力, 但對於上班族來說, 大部分工作的方式都是腦力勞動, 累了用睡覺來休息, 但大腦皮層一直處在興奮狀態, 而身體卻處於低氧狀態, 對於這種腦疲勞, 睡眠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 “休息”和“放鬆”的真正意義是身心上的調整, 恢復疲勞, 放鬆神經, 這時候你的心率和呼吸速度會放緩, 肌肉會放鬆, 血壓會降低。 而當你重新投入到工作的時候, 會感覺自己精力充沛。 但當你休息不當的時候, 就會越休息越累。

錯誤的休息方式:

(1)休息的時候就躺著或坐著不動。 躺著不動確實很舒服, 很多人雙休可以在家躺一天。 但你在休息的時候, 大腦還在不停地運作著, 並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2)選擇玩樂的休息方式。 有些人認為辛苦工作一周了, 週末要好好身心放鬆一下, 出去玩樂也能使精神愉悅。 但如果你是出去K歌、去夜店、打麻將之類的, 不但身心得不到休息, 還會損耗精力越來越累。

(3)工作累了去運動。 工作日結束去健身房運動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但是在身體疲勞時做高強度的運動, 卻根本不能放鬆身心。 身體很累的時候就不要堅持劇烈運動了, 這樣反而會誘發健康隱患。

(4)超負荷的過度勞累後才想起休息。 工作很努力是好, 但是連續熬夜加班工作很久,

過度疲勞以後才想起休息的話, 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嚴重的還會猝死。

(5)只休息一小會。 如果特別勞累不堪的話, 休息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 否則達不到恢復精力的效果。

那麼, 如何科學的休息呢?

(1)保持規律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一種很好的休息方式。

但睡眠不是越多越好, 關鍵在於有規律。 每天睡固定的小時, 每天在同一時間就寢時最好的。 人的有效睡眠在晚上11點到淩晨6點, 6點半以後, 睡眠狀態就會開始變差, 哪怕睡到12點, 也起不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2)補20分鐘的午覺。 在工作時間中午午睡20分鐘,

可以恢復精神。 如果超過了20分鐘, 大腦就會進入深度睡眠, 很難醒過來, 而且醒來時會感覺到無力、頭暈腦脹, 對晚上的睡眠也會造成困擾。

(3)低強度的運動。 做20~30分鐘的低強度運動, 如散步、瑜伽等能很好地改善血液迴圈, 增加身體含氧量, 有效處理掉過度勞累肌肉、肝臟血液裡引起疲勞的乳酸。

(4)注意勞逸結合。 聽舒緩的輕音樂也是驅走疲勞的有效辦法, 音樂確實是對大腦有一定的放鬆效果的。 或者做一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讓你的大腦休息一下, 緩解腦疲勞。

(5)冥想。 可以冥想15-20分鐘, 你可以播放一些柔和的音樂然後冥想。 完全的放空思想, 靜下心來呼吸, 不要想任何要做的事情。 這樣放鬆後你的思維會非常清醒, 並且大腦會變得敏捷。

辦公室“久坐”一族坐在辦公桌前,

休息的間隙非常短怎麼辦呢?

(1)可以離開自己的工作區域,起身走動走動,讓自己的血液能順暢流通,讓自己的思緒放空。想些不相干的事情讓大腦一直工作的區域放鬆下,這樣能夠幫助你快速投入到工作中去。

(2)可以活動一下身體部位,嘗試一下簡單的辦公室鍛煉,可以有效緩解肌肉疲勞。而且不需要離開辦公室就可以完成。就像下圖一樣:

(3)做一些快速整理工作。整理一下自己的辦公桌,清理下廢棄的檔和垃圾,幫助自己放空大腦。

並且大腦會變得敏捷。

辦公室“久坐”一族坐在辦公桌前,

休息的間隙非常短怎麼辦呢?

(1)可以離開自己的工作區域,起身走動走動,讓自己的血液能順暢流通,讓自己的思緒放空。想些不相干的事情讓大腦一直工作的區域放鬆下,這樣能夠幫助你快速投入到工作中去。

(2)可以活動一下身體部位,嘗試一下簡單的辦公室鍛煉,可以有效緩解肌肉疲勞。而且不需要離開辦公室就可以完成。就像下圖一樣:

(3)做一些快速整理工作。整理一下自己的辦公桌,清理下廢棄的檔和垃圾,幫助自己放空大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