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季度自主品牌汽車召回量超去年全年

汽車召回愈發常態化。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 截至3月24日, 今年第一季度共有20多家汽車生產企業發佈了70次召回公告, 涉及車輛196.565萬輛, 召回次數大大超過去年的43次, 召回汽車數量也已經超過去年整個一季度。 其中, 歐系品牌召回量最大, 接近總量的一半;韓系品牌的召回量最小。 而自主品牌共計召回汽車近20萬輛, 遠大於去年全年的總召回量, 顯示出自主品牌的售後服務意識越來越強烈。

一季度召回次數已超去年全年40%

據南都記者統計, 截至3月24日, 今年第一季度共有20多家汽車生產企業發佈了70次召回公告,

涉及車輛196 .565萬輛。 其中, 1月份和2月份分別召回25次和11次, 召回汽車數量都是50多萬輛, 而3月份共召回15次, 召回數量卻超過80萬輛。

南都記者對比去年同期的資料, 發現今年截至3月24日的召回次數要大大超過去年(43次), 召回汽車數量也超過去年整個一季度(186.52萬輛)。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官網公佈的資料, 2016年全年國內汽車召回公告共有171次, 涉及45個品牌的近200款車型, 召回總量達11794850台。 可以看出, 今年一季度的召回次數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40%.

據南都記者瞭解, 我國自2004年10月1日實施缺陷汽車召回制度以來, 2004年至20 13年累計召回汽車1000萬輛;而2014年至2015年兩年累計召回數量就達到了1000萬輛, 而2016年一年的召回量就超過1000萬輛。 頻繁的汽車召回說明國內的召回制度正逐漸形成,

汽車召回在國內愈發常態化。

在發達國家, 汽車召回早已成為常態, 全年召回車輛的數量要遠高於汽車銷量。 以美國為例, 根據美國交通運輸部發佈的消息, 美國2016年汽車召回量達到了5320萬輛, 比20 15年的5110萬輛增長4 %, 而美國20 16年全年新車的銷量僅為1755萬輛, 也就是說, 汽車召回量是新車銷量的3倍之多。

從品牌派系來看, 今年1-3月歐系品牌的召回次數和數量最大, 共召回41次, 占比接近六成, 數量也接近總召回量的一半, 達到了97.06輛;其次是日系品牌, 召回11次共42.9萬輛;美系品牌召回量為24萬輛, 排列第三;韓系品牌和自主品牌分別召回12 .8萬輛和19 .8萬輛。 從這組數位可以看出, 一季度韓系品牌的召回量最小。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南都記者表示,

總體來說, 合資車企在產品召回上做得比較規範, 力度也越來越強, 整體在朝規範化發展;自主品牌跟合資和豪華品牌相比召回量偏少, 說明對自己的產品品質信心還不足。 自主品牌的銷量和市場份額這兩年上來了, 更應該學習合資、豪華品牌的工匠精神, 在產品品質上下功夫。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指出, 在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之後, 下一步的目標應該是完善召回制度。

高田氣囊風波餘震未了

值得注意的是, 高田氣囊風波餘震未了。 截至3月20日, 國內因供應商製造原因導致氣囊出現安全隱患的召回共有15次, 涉及車輛共計14.3萬輛, 涉及品牌既有大眾、本田、鈴木等大眾品牌, 更有寶馬、勞斯萊斯、雷克薩斯、富豪、保時捷、英菲尼迪等許多豪華品牌。

南都記者留意到, 單次召回數量最多的是2月6日寶馬發出的召回令, 共涉及車輛41385輛, 其公告寫明:“本次召回範圍內車輛的安全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乾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 在安全氣囊展開時, 上述安全氣囊的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異常破損, 導致碎片飛出, 傷及車內人員, 存在安全隱患。 ”最少的是1月20日保時捷的一次召回, 涉及車輛約7輛。

近幾年來, 高田公司問題安全氣囊在美國已造成11人死亡、184人受傷, 全球因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異常破裂問題而召回的車輛超過6000萬輛。 美國去年汽車召回量高達5320萬輛, 就有高田氣囊的一份“功勞”。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資料,

在中國去年高達1179萬台的召回汽車當中, 因氣囊和安全帶問題召回的數量排名第一, 涉及汽車643.02萬輛。

資料顯示, 高田是全球第二大氣囊供應商, 在全球涉及車輛數量達到1億輛, 由於召回替換氣囊的原材料遠遠不夠, 業內預測, 召回要一直持續到2020年。

記者觀察

召回, 主動與否是關鍵

隨著中國消費日趨理性, 消費者看待汽車召回不再像過去那樣抱有偏見, 而且越來越以平常心對待。 在這種大環境的變化之下, 車企召回產品數量的多寡不再對品牌形象起重要作用, 反而是召回的主動或被動意識, 才是關鍵。

在主動召回這一點上, 自主品牌無疑做得比較差, 一來是因為自主品牌技術沉澱不足, 二來擔心召回造成的巨額成本對自身財務造成巨大壓力, 因此有時候他們可能已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產品存在缺陷,卻選擇視若無睹,既不會主動告知消費者,更不會主動大規模召回。

隨著近兩年自主品牌的銷量和市場份額迅速上升,汽車召回次數和數量也越來越多。資料顯示,2016年自主車企共召回相關車輛14萬輛,而今年一季度的召回量已經大大超過這一數字,可見自主品牌正逐漸意識到售後服務的重要性,並且付諸行動。“好飯不怕晚”,一點一滴堅持進步,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海。

采寫/製錶:南都記者何羽

因此有時候他們可能已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產品存在缺陷,卻選擇視若無睹,既不會主動告知消費者,更不會主動大規模召回。

隨著近兩年自主品牌的銷量和市場份額迅速上升,汽車召回次數和數量也越來越多。資料顯示,2016年自主車企共召回相關車輛14萬輛,而今年一季度的召回量已經大大超過這一數字,可見自主品牌正逐漸意識到售後服務的重要性,並且付諸行動。“好飯不怕晚”,一點一滴堅持進步,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海。

采寫/製錶:南都記者何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