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腦震盪風險的重視,是每一位教練和家長負責任的表現

冰球中最常見的傷病, 大概非腦震盪莫屬了, 高速運動中的每一次碰撞, 都有可能造成對頭部的重擊。 克球王就是一個重度受災用戶, 比賽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和這樣的畫面……

青少年冰球的強度雖然無法和職業聯賽相比, 但教練和家長們還是該重視腦震盪的危害和風險。 腦震盪一直與高自殺風險、焦慮、抑鬱、挫敗、健忘、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聯繫在一起, 反復性的頭部損傷會影響孩子的運動生涯, 甚至可能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加拿大冰球協會的調查顯示, 每年有3‰—5‰的加拿大兒童遭受過腦震盪的困擾。 克羅斯比自2011年後屢次因腦震盪缺席NHL的經歷, 也令這一運動傷病越來越受到從業者的關注, 加拿大冰球協會為此推出了一款App“ concussion-awareness”(無需VPN), 家長們可以下下來做一些參考。

除此之外我們在日常和訓練中, 還能做哪些事情, 來保護孩子免受頭部損傷的侵害?

1.別把頭痛不當傷病

有過10年青少年冰球隊醫經驗的運動醫學專家Paul Echlin指出, 不要覺得這“只是頭疼”“是比賽的一部分”, 如果你的孩子在頭部撞擊後告訴你“有些不適”時, 一定要認真對待。

“對腦震盪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 我們都知道腦震盪對青少年的傷害更大,

”精神外科醫生、 加拿大運動腦震盪傷害專案研究的創始人Charles Tator說到, “大腦在青春期——有其是控制感情和學習能力的那部分——急速發展, 而這也是最危險的時期。 ”蒙特利爾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 青少年在受到嚴重頭部損傷後, 最長可能造成六個月的認知障礙。

安大略兒童醫院兒科急診科主任Roger Zemek指出, 反復性的頭部損傷會造成愈加嚴重的危害, 即時第一次頭部受傷非常輕微, 也可能埋下腦震盪的風險。 所以如果孩子提出了頭痛、噁心、缺氧等問題, 一定要帶他去醫院做專業的檢查, 並根據醫生建議進行康復或預防。

2.對腦震盪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作為家長和教練需要對腦震盪的症狀或徵兆有一些基本的瞭解, 失去意識或嚴重的頭痛當然會引起重視, 但孩子意識清醒並不意味著身體無礙。 醫生會通過檢查視力、平衡、反應詢問孩子症狀等方式, 來測試他們的狀態。 “越小的孩子越無法確診, ”Tator說, “他們可能會把噁心想吐的感覺說成是肚子不舒服,

而非頭痛。 但年紀大的孩子也可能會隱瞞自己的症狀, 因為他們想繼續訓練和打比賽。 ”

所以家長和教練必須對腦震盪的症狀有敏銳的察覺, 孩子記不清自己是怎麼受傷的、頭痛頭昏、噁心嘔吐、心悸多汗、面色蒼白、困倦但無法入眠等都有可能是輕微腦震盪的徵兆。

3.正確的身體對抗方式

兒童比賽中是不允許身體對抗的,2013年加拿大冰球協會,把允許身體對抗的最低年齡提高到13歲,醫學專家普遍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紐約大學教授、兒童傷害預防專家Alison Macpherson是這項政策的支持者,“很多人說失去對抗會毀了冰球這項運動,但在我看來,預防腦震盪確保孩子健康,才能讓更多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

但一旦進入青少年聯賽,孩子必須儘快學會身體對抗的正確方式,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場上其他人負責任的表現。冰球中大部分受傷和腦震盪,都是由於非法衝撞和犯規動作造成的,所以教練必須讓孩子明確什麼是合理的對抗,什麼動作是不被允許的。公平規範的競賽環境,也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4.但不要保護過度

不過家長不必因此陷入恐慌,冰球一直在朝著一個更安全的方向發展,包括制定更多保護運動員的規則,設計更安全的裝備等等。今年六月安大略精神外科協會公佈了“兒童腦震盪識別和康復”指南,指出大部分孩子輕微腦震盪的症狀通常會在兩周內消失,只需要保證“避免劇烈運動、少量的學校功課”“散步等舒緩的有氧運動”“循序漸進地回到冰面上:滑行—持球練習—適當的身體接觸—重回賽場。”

像所有對抗性強的體育運動一樣,冰球確實面臨著受傷的風險,但即便待在家裡孩子也可能會撞到桌子上或從床上摔下來,因為擔驚受怕而讓孩子遠離運動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認真對待傷病,幫助他學會正確的自我保護方式,才是保護孩子,並使之得到成長的最佳方式。

3.正確的身體對抗方式

兒童比賽中是不允許身體對抗的,2013年加拿大冰球協會,把允許身體對抗的最低年齡提高到13歲,醫學專家普遍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紐約大學教授、兒童傷害預防專家Alison Macpherson是這項政策的支持者,“很多人說失去對抗會毀了冰球這項運動,但在我看來,預防腦震盪確保孩子健康,才能讓更多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

但一旦進入青少年聯賽,孩子必須儘快學會身體對抗的正確方式,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場上其他人負責任的表現。冰球中大部分受傷和腦震盪,都是由於非法衝撞和犯規動作造成的,所以教練必須讓孩子明確什麼是合理的對抗,什麼動作是不被允許的。公平規範的競賽環境,也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4.但不要保護過度

不過家長不必因此陷入恐慌,冰球一直在朝著一個更安全的方向發展,包括制定更多保護運動員的規則,設計更安全的裝備等等。今年六月安大略精神外科協會公佈了“兒童腦震盪識別和康復”指南,指出大部分孩子輕微腦震盪的症狀通常會在兩周內消失,只需要保證“避免劇烈運動、少量的學校功課”“散步等舒緩的有氧運動”“循序漸進地回到冰面上:滑行—持球練習—適當的身體接觸—重回賽場。”

像所有對抗性強的體育運動一樣,冰球確實面臨著受傷的風險,但即便待在家裡孩子也可能會撞到桌子上或從床上摔下來,因為擔驚受怕而讓孩子遠離運動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認真對待傷病,幫助他學會正確的自我保護方式,才是保護孩子,並使之得到成長的最佳方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