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特朗普舞弄智慧財產權大棒 背後意在保護就業崗位

文/無傭網

美東時間2017年8月14日,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授權年屆70歲的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針對中國是否侵犯美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和技術進行調查。 無傭網認為, 特朗普幹願冒著引發中美兩國貿易戰的風險而採取如此措施, 終以"智慧財產權"為藉口旨在向中國施壓冀望從強硬中獲取額外利益, 意在保護美國不具優勢產業的就業崗位。

2017年8月14日 特朗普簽署授權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進行審查, 美商務部、財政部列席

大國間貿易壁壘造成雙方利益受損嚴重

在傳統貿易理論中, 儘管自由貿易讓雙方都能夠獲得更多利益, 但是大國間動不動就出現數十億美元的貿易爭端, 那只會讓這個世界崩潰。

在地理面積中, 韓國絕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大國, 但其全球貿易額足以讓其排在世界面積第一大國俄羅斯的前列, 也就是說, 韓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力上超過俄羅斯。

但韓國相對於中國就落於下風, 2016年韓國9000億美元, 中國3.7萬億美元。 中國在與韓國的貿易中佔據巨大的優勢, 且與美國不分伯仲, 意味著若中美貿易大國間發生貿易戰, 全球自由貿易市場將受到巨大衝擊。

2017年4月20日 特朗普簽署備忘錄調查含中國鋼鐵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安全

中國若對韓國採取貿易制裁, 中國受損的利益將小於韓國受損的利益, 因為中國可以從其它國家找到替代商品, 但中國若對美國採取貿易制裁措施, 由於貿易額非常龐大, 也不可能找到能夠滿足雙方胃口的替代生產國, 雙方受損將十分巨大。 大國間的貿易戰會影響小國經濟的命運也由此註定。 貿易大國之間的關係一般在經濟上比較穩定, 是大國間政治關係的壓艙石。

通常來看, 小國的國際貿易地位並不會因大國間貿易鬥法升級而上升, 而是面臨生產上的動盪不安, 最終讓小國代價慘重。 這也是各貿易國家無論大小均儘量避免的, 也是大都呼籲大國間避免發生貿易戰的由來。

當然, 從中國加入WTO之後, 中國從國際貿易中獲利巨大, 其它國家相對中國獲利較小, 因而類似美國就傾向於保護自己的貿易份額而採取各種五花八門的新壁壘措施而保護自己的落後產業, 其實就是在保護落後的就業崗位。

貿易保護主義保護少數生產者利益 大多數消費者利益受損

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救濟措施

在上世紀70到80年代, 美韓貿易爭端十分激烈, 美國向韓國不斷發出各種貿易戰威脅, 要求韓國開放其農產品、部分工業口、保險業等領域, 要求取消其國內保護政策, 給予美國企業同等的國民待遇。 當然, 美國在此類行業擁有比較優勢, 譬如國際化金融市場運行及風險管理能力、質高價廉的農產品、廉價充裕的資金。

美國在80年代對韓貿易政策中採取了諸多措施, 譬如限制韓產鋼鐵、紡織品在美銷售。 相同的一幕也發生在中美貿易衝突中, 成為中美貿易爭端的經典案例。

美國對他國的貿易調查五花八門

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23周年後,發達國家仍然採用各種繞開世貿規則的五花八門的措施實施貿易保護主義,這是對世界貿易組織存在的一種嘲諷,而且這些五花八門的措施幾乎都是貿易大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提出並實施的新名詞。難怪有專家學者提議不如把世貿組織廢掉完事。其實在世貿組織成立前的關貿總協定也存在了47年時間,這是廣大發達國家為了所謂的保護本國貿易地位而故意擱置下來的,從那時開始已經背離了廢除關稅的初衷,在世貿組織成立後,發達國家大多繞開各種世貿規則下對於關稅的規則,另起爐灶再設置五花八門的各種非關稅壁壘。

目前美國針對中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有特定關稅措施、進口配額管制、傾銷調查、反補貼調查、安全調查等等。從國際貿易理論上講,這完全是美國自我廢黜武功的慢性病,從各種角度看,美國的損失更為巨大。

美國貿易大棒背後的現實國情

在美國經濟增長不穩定或困難之時,很多企業感覺日子難熬,特別是美國各種各樣的利益遊說團體的存在,讓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與其國內政治上的運轉混為一體。無傭網觀察到,在特郎普提出的新醫保法案、稅法改革方案都遭遇國會有關團體代表議員的重重阻撓後,加之特朗普團隊在外交領域無甚成就,於是急欲在對外貿易領域獲得選民加分。特別是對中國的貿易調查在這個特殊時期啟動,這個啟動意味著特朗普團隊可以獲得更多利益團體對其國內外其它政策的支持,包括國會對其稅改、醫改及外交方面的政策放行。

人民幣匯率亦成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

隨著中國人的勤奮努力,越來越多的產業對美形成比較優勢,雖然中美在貿易領域能夠為雙方帶來更多獲益,但畢竟美國國家制度的問題造成美國一小部分利益受損的生產者結成龐大的利益團體,旨在通過遊說政治來達到保護其私利的目的。這也是美國政治機制運轉中常常出現的奇葩現象:在大選年,特朗普提出了五花八門的承諾來保護在中美貿易中受損的利益團體,以期獲得這些團體對自己的支持;當選後,特朗普欲在稅改、醫改和外交領域樹立其改革者形象,結果無甚建樹,只能從對外貿易調查方面打擊類似中國這樣的貿易對象來爭取利益團體對自己的支持。

我們知道,沒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在受到貿易保護政策支持下,本國受損其實更大!無論從全體國民的消費支出所帶來的價值享受,還是落後產業的繼續生產,都會造成本國競爭力的急速下滑!

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無傭網"。

美國對他國的貿易調查五花八門

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23周年後,發達國家仍然採用各種繞開世貿規則的五花八門的措施實施貿易保護主義,這是對世界貿易組織存在的一種嘲諷,而且這些五花八門的措施幾乎都是貿易大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提出並實施的新名詞。難怪有專家學者提議不如把世貿組織廢掉完事。其實在世貿組織成立前的關貿總協定也存在了47年時間,這是廣大發達國家為了所謂的保護本國貿易地位而故意擱置下來的,從那時開始已經背離了廢除關稅的初衷,在世貿組織成立後,發達國家大多繞開各種世貿規則下對於關稅的規則,另起爐灶再設置五花八門的各種非關稅壁壘。

目前美國針對中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有特定關稅措施、進口配額管制、傾銷調查、反補貼調查、安全調查等等。從國際貿易理論上講,這完全是美國自我廢黜武功的慢性病,從各種角度看,美國的損失更為巨大。

美國貿易大棒背後的現實國情

在美國經濟增長不穩定或困難之時,很多企業感覺日子難熬,特別是美國各種各樣的利益遊說團體的存在,讓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與其國內政治上的運轉混為一體。無傭網觀察到,在特郎普提出的新醫保法案、稅法改革方案都遭遇國會有關團體代表議員的重重阻撓後,加之特朗普團隊在外交領域無甚成就,於是急欲在對外貿易領域獲得選民加分。特別是對中國的貿易調查在這個特殊時期啟動,這個啟動意味著特朗普團隊可以獲得更多利益團體對其國內外其它政策的支持,包括國會對其稅改、醫改及外交方面的政策放行。

人民幣匯率亦成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

隨著中國人的勤奮努力,越來越多的產業對美形成比較優勢,雖然中美在貿易領域能夠為雙方帶來更多獲益,但畢竟美國國家制度的問題造成美國一小部分利益受損的生產者結成龐大的利益團體,旨在通過遊說政治來達到保護其私利的目的。這也是美國政治機制運轉中常常出現的奇葩現象:在大選年,特朗普提出了五花八門的承諾來保護在中美貿易中受損的利益團體,以期獲得這些團體對自己的支持;當選後,特朗普欲在稅改、醫改和外交領域樹立其改革者形象,結果無甚建樹,只能從對外貿易調查方面打擊類似中國這樣的貿易對象來爭取利益團體對自己的支持。

我們知道,沒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在受到貿易保護政策支持下,本國受損其實更大!無論從全體國民的消費支出所帶來的價值享受,還是落後產業的繼續生產,都會造成本國競爭力的急速下滑!

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無傭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