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創新機制 讓環保督察落實更給力

齊魯網8月23日訊

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的信訪案件是百姓關注的民心工程, 也是難啃的“硬骨頭”。 連日來, 全省上下把壓力變動力, 創新措施、創新機制, 讓環保整改有效落地。

在臨沂河東區, 這家年產值上千萬元的輪胎廠, 因為違規生產污染空氣, 被群眾舉報。 接到環保督查組轉辦件, 河東環保分局當地街道辦, 迅速對違規企業進行了查處。

臨沂河東區九曲街道辦事處主任高仁彬表示:“貢獻再大不能污染環境, 這個底線不能觸碰。 如何幫助企業進行升級換代, 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 幫助企業能重新再站起來,

這是我們下一步要重點開展的工作。 ”

在這個案件的辦理過程中, 企業所在社區的黨支部書記等相關負責人也被問責。 為了確保信訪件的辦結效率和品質, 臨沂市建立了從交辦、會辦、督辦、全程記錄到結果上報會簽在內的五個機制, 前期接辦的128件信訪件, 一半已經辦結。

臨沂市居民沈大慶稱:“反應也快, 力度也大, 確實給他老百姓辦真事了。 ”

為了集中解決"小散 亂 汙"等突出環保問題, 德州武城縣專門從各部門抽調精幹人員, 與原單位脫崗脫鉤, 充實環保督查隊伍。

德州武城縣環保局黨組副書記梁德生稱:“這批人的到來, 首先在環保委工作, 再其次到其他業務科室進行巡視, 親自參與這項工作, 指導全縣的這項工作。

截至目前, 武城縣回應各界呼聲, 已經解決了100多項群眾身邊的突出環保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