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集美民警成現實版“楊子榮” 學說“黑話”為掃毒

­ 杏林派出所民警陳智達。

­ “天王蓋地虎, 寶塔鎮河妖。 ”電影《智取威虎山》裡, 楊子榮潛入土匪窩時, 匪首座山雕為驗真假, 首先用黑話暗號來考驗楊子榮, 楊子榮因為熟悉土匪黑話成功潛入。

­ 在集美, 有這麼一位現實版的“楊子榮”, 他不僅熟悉吸毒圈的黑話, 還是各類臨時演員, 偽裝排查、誘敵深入。 在掃毒這條路上, 他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二字。 排查、跟蹤、抓捕、取證, 有著獵人一樣敏銳的嗅覺和眼光的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動機”, 被同事稱為“小馬達”———他就是杏林派出所辦案隊副隊長陳智達。

­ 為潛伏研究毒圈“黑話”

­ 只見兩個年輕人鬼鬼祟祟來到約定地點, 一聲令下, 陳智達和隊友沖進房間, 只見兩人正如饑似渴地吸食著毒品, 桌上還擺放著不少吸毒工具。

­ 陳智達在辦案過程中, 與“毒”接觸得最多, 在杏林所“亮劍掃毒”“颶風肅毒”中, 他個人成績居分局專項行動第一名。 第一名不是憑空而來, 陳智達常常研究吸毒人員的聊天方式, 說話的暗語。 “比如說吃飯, 就是去吸毒。 ”陳智達說, 這些人的活動時間也大多是半夜, 為了研究他們, 他不僅時間上要顛倒黑白, 還要假扮不同身份。

­ 為破案他變身快遞員

­ 走進陳智達的辦公室, 除了桌上放著四五台嫌疑人手機外, 書架上還有不同的服裝和道具。

­ “根據吸毒嫌疑人提供的資訊, 我們要經過多次摸排才去部署。

”陳智達說, 2015年在“亮劍掃毒”中, 抓獲的多名吸毒人員都曾提過一個叫“老翁”的人向他們提供毒品。 為了查清“老翁”的真實性, 陳智達下班後就變身成“快遞員”, 到“老翁”可能的住所處查找。 經過多次的摸排, 最終掌握大量資訊。 2016年10月, 陳智達將住在灌口的“老翁”抓獲。

­ 抓獲後, 審訊又是一大技巧。 陳智達為了在審訊中能抓住嫌疑人的每一個心理變化, 翻閱了大量心理書籍。

­ 偵探高手也曾是小菜鳥

­ 現在說起“馬達”陳智達, 集美分局的人無不認識。 然而, 如今的偵探高手, 也曾是個小菜鳥。

­ 陳智達說, 他在2013年剛來到杏林派出所時, 就接到了一個吸毒的案件。 那時, 陳智達完全不懂如何去規範製作法律文書, 他辦理的第一起吸毒案件,

行政處罰決定書錯誤百出, 在全市的法制員培訓中, 他的這份法律文書還被當成反面教材。

­ 陳智達說, 當時自己就是個小菜鳥, “但是我從小就喜歡員警這身衣服, 一定要當好員警”。 在特警裡, 他主動申請, 要到一線, 去打擊犯罪。 陳智達說, 每天他都很有激情, 只要有案件, 他總是沖在最前面。

­ 陳智達在“亮劍掃毒”“颶風肅毒”兩個專項中, 共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60餘人、吸毒嫌疑人200餘人。 (海西晨報記者 宗琴 通訊員 劉伏忠 劉禕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