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惠州東坡祠將重生啦!年底等你來!

開欄語 歷史是城市的“根”, 文化是城市的“魂”。 2016年11月28日,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在中國共產黨惠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裡指出, 未來五年, 惠州將打造更具人文氣息的文化強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底蘊更加深厚, 人文惠州魅力更加迷人, 文化軟實力更加彰顯。 當前, 荔浦風清、市植物園、蘇東坡祠、賓興館等一批蘊含惠州歷史文脈的景觀項目, 即將完工與市民見面, 《東江時報》特別推出“名城新景”系列報導, 敬請垂注!

為配合莞惠城軌西湖站施工, 2011年前後, 惠州西湖著名景點荔浦風清被拆除。

隨著莞惠城軌通車和西湖網站周邊設施的修復, 荔浦風清將再現。

昨日, 東時記者從市園林管理局瞭解到, 原址重建的荔浦風清公園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 將于2018年元旦前建成開園。 “荔晴園”和“紀鄧山莊”歷史文化景點將重現西湖之畔。

俯瞰即將重新綻放的荔浦風清,

風景美不勝收。

七棵古榕樹將移植回原址

荔浦風清位於惠州西湖豐湖之畔, 環城西二路旁, 這個詩情畫意的地名讓人過目不忘。 900多年前的宋太守陳偁在劃定“惠陽八景”時根本不會想到, 他總結出來的“荔浦風清”一景, 讓幾乎每一個惠州人都無法忘懷。

多年來, 在西湖麗日超市斜對面, 公車“荔浦風清到了”的報站聲常常響起。 乘客下車, 可以見到一片山水明媚的區域, 這就是荔浦風清。 隨著前些年興建莞惠城軌, 荔浦風清成為喧囂的工地, 為配合莞惠城軌施工, 2011年僅存的仲元亭被拆除。 同時移走的還有七棵古榕樹。

七棵古樹, 年齡都在90歲以上, 仲元亭, 則是西湖重要的人文景點, 它們哪裡去了?原來,

為配合施工需要, 七棵古榕樹移植到環城西路東側路邊, 市園林局和施工方請來了省裡的園林專家指導移植, 移植後有專人看管。 這七棵古榕樹都很好地存活下來, 而仲元亭的一磚一瓦則被拆下、保存在惠州博物館地下倉庫。

按照計畫, 七棵古榕樹將移植回原址, 仲元亭也會在原址重建。

拆除前的荔浦風清, 湖邊的榕樹將枝葉伸進水中。 《東江時報》資料圖片

恢復“荔晴園”和“紀鄧山莊”景點

根據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2012年5月公示的 《莞惠城際軌道西湖站城市綜合體建築設計方案》, 環城西路以南將來會全部拆除, 恢復為西湖八景之一的荔浦風清景點。

東時記者昨日從市園林局獲悉, 原址重建的荔浦風清規劃用地總面積23386平方米, 其中綠地面積15416平方米, 占總面積65.92%, 建築單體面積1246平方米, 占總面積5.33%, 鋪裝園路面積6724平方米, 占總面積28.75%, 總投資估算7271萬元。

該項目結合莞惠城際軌道西湖站建設, 恢復“荔晴園”和“紀鄧山莊”歷史文化景點, 營造集紀念、休閒、觀賞、游憩于一體的名勝景點。

同時, 該項目因地制宜建設地下停車場, 增加停車位80多個, 紓解惠州西湖景區停車壓力。

荔浦風清新建地下停車場, 增加停車位80多個。

據介紹, 截至8月19日, 已完成荔浦風清總工程量90%, 其中地下停車場和一標段工程, 已完工;二標段工程已完成建築主體及部分裝修、駁岸修築、塑石山、排水排汙管線, 以及部分綠化、園路、欄杆、置石、監控和給水管線,完成工程量約78%。

此外,紀鄧山莊《仲元頌》雕塑方案正在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市園林局將根據回饋意見優化方案,與景銘石的景點名題刻設計方案一同上報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待通過後一併製作安裝。

歷史鉤沉

荔浦風清原在水北?

近千年來,蘇東坡被認為是對惠州西湖人文佈局影響最深遠的歷史人物。其實,在蘇東坡前,出現過一位對惠州歷史文化貢獻頗大的太守——— 陳偁,他首次提出了“惠陽八景”(今稱西湖古八景),“荔浦風清”首次成一景入選,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然而,陳偁沒有注明荔浦風清是在水北還是在豐湖之畔,這使得後世出現過爭議。儘管如此,荔浦風清最後“固定”在惠州西湖,特別是經過民國“荔晴園”、“紀鄧山莊”的點綴,豐湖之畔有荔浦風清之勝景,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水北與豐湖之爭

荔浦風清最早出現在文獻當中,可能在明嘉靖丙辰本《惠州府志》裡。這本堪稱齊備的地方史志,在“地理志”的附注中詳細記載了當年陳偁所規劃的“惠陽八景”——— 水簾飛瀑、半徑樵歸、山寺嵐煙、荔浦風清、桃園日暖、雁塔斜暉、豐湖漁唱、鶴峰返照,荔浦風清就是其一。不過,陳偁並沒有注明荔浦風清是在水北還是在豐湖,這使得後世有爭議。

惠州市嶺東文史研究所的專家吳定球和何志成支持“水北說”。據他們考證,陳偁離開惠州不到30年,北宋大文豪蘇軾便在北宋紹聖元年(1094)謫居惠州,次年3月,這位恣情於山水間的詩人在游白水山佛跡岩和湯泉之後,“不覺至水北荔支浦上”,“時荔子累累如芡實矣”。當地一位85歲的老人熱情地招待了蘇軾,這讓蘇軾備感溫暖,遂賦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其中第4首寫道:“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300株“合抱”之粗的荔枝樹,均勻地散落在東江北岸,在林中納涼,江風徐徐,足以驅散夏日炎炎的酷熱。荔浦風清,呼之欲出。

此外,早在北宋年間,與府城一江之隔的水北已非蠻荒之地,而是城裡人郊遊踏青的理想場所。至元末明初,從博羅陳塘遷居水北的王氏家族,就把“荔浦”作為本族的地望。到了今天,生存在高樓夾縫中的水北王氏宗祠依然高掛著“蘭亭日暖,荔浦春濃”的堂聯,見證著當年的山水清秀、荔浦風光。

豐湖荔浦曾有書室

豐湖何時出現荔枝浦,如今已很難考究。事實上,豐湖邊上種有荔枝,早在北宋時期已有文字記載。如北宋嘉佑四年進士楊傑的《豐湖》寫道:“天高日暖荔枝香,風撼一川紅瑪瑙。”宋治平二年進士第一彭汝礪在 《豐湖二首》裡也提到,“波瀾雨過魚兒出,草木春歸荔子花。”

荔浦風清留下了很多市民的美好記憶。《東江時報》資料圖片

元末年間,官至江西等處行省左丞的東莞人何真憑藉著卓著戰功,被擢升為同知廣東都元帥,鎮守粵東門戶惠州。自此,何真遷居鵝城,置家于方山西麓(今荔浦風清對面)。據史載,喜讀書而善吟詠的何真特意選擇了風景秀麗的豐湖荔浦興建書室,用於教育本宗子侄。

何真此舉顯然獲得了巨大成功,後來他的3個兒子都進入了仕途。特別是二兒子何貴,在豐湖書室讀書時不但品學兼優,還將同窗一些較好的文章和詩詞結為 《豐湖書室集》。豐湖書室不僅開了明代惠州私人創辦書室講學的先河,也是惠州書院作品結集出版的首宗史例。這些創舉發生在荔浦絕不是偶然,而是西湖山水有助人文教化的典型例子。反過來說,沒有了自然之美的荔浦,何來影響之遠的書院文化。

時光荏苒百年,荔浦依舊,卻人面不同。到了明朝中晚期,豐湖荔浦已成為惠州著名三尚書之一葉夢熊的私家園林——— 葉氏沁園的一部分。“歸築樓臺半在湖”的沁園在崇禎末年進入鼎盛時期,不僅過去惠州學院豐湖校區盡在其中,豐湖周邊的山頭水域也是它的一部分。據張友仁編著的《惠州西湖志》,沁園中“香隱”一景就在荔浦。

那時的沁園,由於主人葉維城慷慨好義,結納四方,嶺南諸多才俊都是園中座上賓客,堪稱“名流文宴,盛極一時”。可惜的是,明亡後葉氏家境每況愈下,沁園風光不再,荔浦再次沉寂。

曾被稱作荔浦晴光

如果說陳偁率先提出了“荔浦風清”的景觀概念,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大文豪蘇東坡將美景入詩引來千年吟唱;那麼惠州太守吳騫則是將“荔浦風清”的景觀聲名發揚光大。

來自安徽的吳騫在 《惠陽山水紀勝·西湖紀勝》中給西湖山水嚴格定義了十二景,其一就是“荔浦晴光”。他說,豐湖荔浦“荔枝熟時,日光照浦,蔥蒨綠陰,楚楚斕斑,紅實累累,燦然錦屏繡障也”。他還用一首小詩表達了他對荔浦的熱愛:“絳羅仙子出蓬瀛,處處爭傳珍異名。誰似湖邊風景好,碧波宕漾遠含情。”

吳騫的“西湖十二景”被編入官方的西湖志後,“荔浦晴光”更是名聲大噪,歌詠荔浦的詩文也隨之增多。比較有名的是東莞進士尹源進的《重修平湖堤》“荔浦之風益清,桃園之日愈暖”之句,將荔浦風清與桃園日暖譽為當時西湖之名勝。

顯然,惠州老百姓更喜歡荔浦風清,慢慢地,荔浦晴光又被前者取而代之。最有力的證明是,即便到了今天,荔浦風清依然是惠州人最朗朗上口的地名之一,言談中甚至有點兒微妙的自豪感。

我市著名畫家黃澄欽就曾從美學的角度探析變遷過程:吳騫把“荔浦風清”改為“荔浦晴光”,這是審美意趣不同,“景因人異”之道理,是無可非議的。不過“風清”不但可以使人忘卻看著火紅的荔枝而產生夏日炎炎的酷熱感覺,還可以使人聯想品嘗冰肌爽甜荔枝的涼快,引起人很多美好的回憶。

荔晴園續緣 仲元亭續景

經過幾百年的歷史,荔浦風清也經歷著歷史的興衰。清末民國初年,荔浦因戰亂而荒廢,一棵棵堅挺的荔枝樹被砍去,成了居民種菜的地方。

1932年,小西門的舊城牆被平整為公路(即現在的環城西二路),靠豐湖的荔浦被張友仁先生辟為園林。他在園中補種荔枝,間種梅樹,還建有晴光閣、荔軒、菜香館、梅徑、菱台、月榭渚等“以引名人卜宅之趣”。園子建成後,張友仁美名其曰“荔晴園”,接上了荔浦風清的半生緣。

荔晴園的社會功能可不僅僅是一個供遊人消遣的園子。每逢中秋月明,張友仁便邀請文化人士到此作“荔園雅集”,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奇峰也曾應邀率弟子到此游湖作畫,與地方上的文化人書畫交流,詩酒唱和。惠州文化名人葉史材有詩“名園重辟古城隈,近市山林客易來”,讚歎荔晴園又成鵝城興盛一時的文化陣地。

仲元亭與泗洲塔遙相呼應。 《東江時報》資料圖片

好景不長,洶洶而來的日寇侵略瞬間使荔晴園破壞殆盡。張友仁在《惠州西湖志》所言:“餘乃建園,補荔枝,間以梅花,引起名人卜宅之趣。有晴光閣,抗戰中炸毀,今尚存荔風軒、菜香館、小圖書室、梅徑、菱台、月亭諸勝。”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荔浦日益衰敗,直到1958年西湖管理委員會在此重建園林,辟花圃,補種荔枝數十株,逐步恢復荔浦風清昔日容顏。到了“文革”時期,荔浦風清又一次飽受摧殘,不僅園地被房子慢慢蠶食,許多人文遺跡也從此湮沒了。

相對於荔晴園,同樣修建在荔浦之上的紀鄧山莊倒是幸運多了。紀鄧山莊建於1930年,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就是仲元亭,這是當時軍官為了紀念革命影響人物鄧仲元在1937年建造的。1982年,西湖管理委員會在湖邊增築景牆,把仲元亭劃出紀鄧山莊之外。自此,仲元亭與荔浦風清相連,成為荔浦最閃亮的人文景觀。

記者:侯縣軍

以及部分綠化、園路、欄杆、置石、監控和給水管線,完成工程量約78%。

此外,紀鄧山莊《仲元頌》雕塑方案正在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市園林局將根據回饋意見優化方案,與景銘石的景點名題刻設計方案一同上報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待通過後一併製作安裝。

歷史鉤沉

荔浦風清原在水北?

近千年來,蘇東坡被認為是對惠州西湖人文佈局影響最深遠的歷史人物。其實,在蘇東坡前,出現過一位對惠州歷史文化貢獻頗大的太守——— 陳偁,他首次提出了“惠陽八景”(今稱西湖古八景),“荔浦風清”首次成一景入選,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然而,陳偁沒有注明荔浦風清是在水北還是在豐湖之畔,這使得後世出現過爭議。儘管如此,荔浦風清最後“固定”在惠州西湖,特別是經過民國“荔晴園”、“紀鄧山莊”的點綴,豐湖之畔有荔浦風清之勝景,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水北與豐湖之爭

荔浦風清最早出現在文獻當中,可能在明嘉靖丙辰本《惠州府志》裡。這本堪稱齊備的地方史志,在“地理志”的附注中詳細記載了當年陳偁所規劃的“惠陽八景”——— 水簾飛瀑、半徑樵歸、山寺嵐煙、荔浦風清、桃園日暖、雁塔斜暉、豐湖漁唱、鶴峰返照,荔浦風清就是其一。不過,陳偁並沒有注明荔浦風清是在水北還是在豐湖,這使得後世有爭議。

惠州市嶺東文史研究所的專家吳定球和何志成支持“水北說”。據他們考證,陳偁離開惠州不到30年,北宋大文豪蘇軾便在北宋紹聖元年(1094)謫居惠州,次年3月,這位恣情於山水間的詩人在游白水山佛跡岩和湯泉之後,“不覺至水北荔支浦上”,“時荔子累累如芡實矣”。當地一位85歲的老人熱情地招待了蘇軾,這讓蘇軾備感溫暖,遂賦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其中第4首寫道:“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300株“合抱”之粗的荔枝樹,均勻地散落在東江北岸,在林中納涼,江風徐徐,足以驅散夏日炎炎的酷熱。荔浦風清,呼之欲出。

此外,早在北宋年間,與府城一江之隔的水北已非蠻荒之地,而是城裡人郊遊踏青的理想場所。至元末明初,從博羅陳塘遷居水北的王氏家族,就把“荔浦”作為本族的地望。到了今天,生存在高樓夾縫中的水北王氏宗祠依然高掛著“蘭亭日暖,荔浦春濃”的堂聯,見證著當年的山水清秀、荔浦風光。

豐湖荔浦曾有書室

豐湖何時出現荔枝浦,如今已很難考究。事實上,豐湖邊上種有荔枝,早在北宋時期已有文字記載。如北宋嘉佑四年進士楊傑的《豐湖》寫道:“天高日暖荔枝香,風撼一川紅瑪瑙。”宋治平二年進士第一彭汝礪在 《豐湖二首》裡也提到,“波瀾雨過魚兒出,草木春歸荔子花。”

荔浦風清留下了很多市民的美好記憶。《東江時報》資料圖片

元末年間,官至江西等處行省左丞的東莞人何真憑藉著卓著戰功,被擢升為同知廣東都元帥,鎮守粵東門戶惠州。自此,何真遷居鵝城,置家于方山西麓(今荔浦風清對面)。據史載,喜讀書而善吟詠的何真特意選擇了風景秀麗的豐湖荔浦興建書室,用於教育本宗子侄。

何真此舉顯然獲得了巨大成功,後來他的3個兒子都進入了仕途。特別是二兒子何貴,在豐湖書室讀書時不但品學兼優,還將同窗一些較好的文章和詩詞結為 《豐湖書室集》。豐湖書室不僅開了明代惠州私人創辦書室講學的先河,也是惠州書院作品結集出版的首宗史例。這些創舉發生在荔浦絕不是偶然,而是西湖山水有助人文教化的典型例子。反過來說,沒有了自然之美的荔浦,何來影響之遠的書院文化。

時光荏苒百年,荔浦依舊,卻人面不同。到了明朝中晚期,豐湖荔浦已成為惠州著名三尚書之一葉夢熊的私家園林——— 葉氏沁園的一部分。“歸築樓臺半在湖”的沁園在崇禎末年進入鼎盛時期,不僅過去惠州學院豐湖校區盡在其中,豐湖周邊的山頭水域也是它的一部分。據張友仁編著的《惠州西湖志》,沁園中“香隱”一景就在荔浦。

那時的沁園,由於主人葉維城慷慨好義,結納四方,嶺南諸多才俊都是園中座上賓客,堪稱“名流文宴,盛極一時”。可惜的是,明亡後葉氏家境每況愈下,沁園風光不再,荔浦再次沉寂。

曾被稱作荔浦晴光

如果說陳偁率先提出了“荔浦風清”的景觀概念,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大文豪蘇東坡將美景入詩引來千年吟唱;那麼惠州太守吳騫則是將“荔浦風清”的景觀聲名發揚光大。

來自安徽的吳騫在 《惠陽山水紀勝·西湖紀勝》中給西湖山水嚴格定義了十二景,其一就是“荔浦晴光”。他說,豐湖荔浦“荔枝熟時,日光照浦,蔥蒨綠陰,楚楚斕斑,紅實累累,燦然錦屏繡障也”。他還用一首小詩表達了他對荔浦的熱愛:“絳羅仙子出蓬瀛,處處爭傳珍異名。誰似湖邊風景好,碧波宕漾遠含情。”

吳騫的“西湖十二景”被編入官方的西湖志後,“荔浦晴光”更是名聲大噪,歌詠荔浦的詩文也隨之增多。比較有名的是東莞進士尹源進的《重修平湖堤》“荔浦之風益清,桃園之日愈暖”之句,將荔浦風清與桃園日暖譽為當時西湖之名勝。

顯然,惠州老百姓更喜歡荔浦風清,慢慢地,荔浦晴光又被前者取而代之。最有力的證明是,即便到了今天,荔浦風清依然是惠州人最朗朗上口的地名之一,言談中甚至有點兒微妙的自豪感。

我市著名畫家黃澄欽就曾從美學的角度探析變遷過程:吳騫把“荔浦風清”改為“荔浦晴光”,這是審美意趣不同,“景因人異”之道理,是無可非議的。不過“風清”不但可以使人忘卻看著火紅的荔枝而產生夏日炎炎的酷熱感覺,還可以使人聯想品嘗冰肌爽甜荔枝的涼快,引起人很多美好的回憶。

荔晴園續緣 仲元亭續景

經過幾百年的歷史,荔浦風清也經歷著歷史的興衰。清末民國初年,荔浦因戰亂而荒廢,一棵棵堅挺的荔枝樹被砍去,成了居民種菜的地方。

1932年,小西門的舊城牆被平整為公路(即現在的環城西二路),靠豐湖的荔浦被張友仁先生辟為園林。他在園中補種荔枝,間種梅樹,還建有晴光閣、荔軒、菜香館、梅徑、菱台、月榭渚等“以引名人卜宅之趣”。園子建成後,張友仁美名其曰“荔晴園”,接上了荔浦風清的半生緣。

荔晴園的社會功能可不僅僅是一個供遊人消遣的園子。每逢中秋月明,張友仁便邀請文化人士到此作“荔園雅集”,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奇峰也曾應邀率弟子到此游湖作畫,與地方上的文化人書畫交流,詩酒唱和。惠州文化名人葉史材有詩“名園重辟古城隈,近市山林客易來”,讚歎荔晴園又成鵝城興盛一時的文化陣地。

仲元亭與泗洲塔遙相呼應。 《東江時報》資料圖片

好景不長,洶洶而來的日寇侵略瞬間使荔晴園破壞殆盡。張友仁在《惠州西湖志》所言:“餘乃建園,補荔枝,間以梅花,引起名人卜宅之趣。有晴光閣,抗戰中炸毀,今尚存荔風軒、菜香館、小圖書室、梅徑、菱台、月亭諸勝。”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荔浦日益衰敗,直到1958年西湖管理委員會在此重建園林,辟花圃,補種荔枝數十株,逐步恢復荔浦風清昔日容顏。到了“文革”時期,荔浦風清又一次飽受摧殘,不僅園地被房子慢慢蠶食,許多人文遺跡也從此湮沒了。

相對於荔晴園,同樣修建在荔浦之上的紀鄧山莊倒是幸運多了。紀鄧山莊建於1930年,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就是仲元亭,這是當時軍官為了紀念革命影響人物鄧仲元在1937年建造的。1982年,西湖管理委員會在湖邊增築景牆,把仲元亭劃出紀鄧山莊之外。自此,仲元亭與荔浦風清相連,成為荔浦最閃亮的人文景觀。

記者:侯縣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