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你說法律機器人會取代律師嗎?

真人律師每天可提供20次諮詢服務, 機器人可提供1萬次諮詢服務;真人律師回答10多個字的一句話, 機器人可回答上千字的分析;真人律師只能用碎片時間提供諮詢服務,

機器人可在1分鐘內作出反應。

8月20日, 由雲南省昆明市司法局與律品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法律機器人”——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務智慧網路平臺發佈。

據悉, 該系統自4月在昆明市試運行以來, 為上萬名群眾提供詳細全面的法律解決方案。 一項統計顯示, 在一些法律諮詢網站, “法律機器人”解答法律問題的數量、品質和好評度, 遠超真人律師。 不少法律諮詢網站上排名第一的律師, 實際上是機器人。

那麼, 這個24小時不休息且全免費、工作勤勉細緻的法律界阿法狗, 會不會顛覆法律行業、取代真人律師呢?

這資深律師研發“法律機器人”

研發這個機器人的人叫武俠, 一個有20年工作經驗的律師。

“多年的律師業務讓我有一個感受, 打官司的人越來越多。 ”武俠說, 目前, 中國的律師數量十分有限, 而老百姓的法律服務需求越來越多, 律師的收費也越來越高, 很多人請不起律師。

“我們曾統計過, 80%的官司中當事人沒有請律師, 他們沒有能力支付高額的律師費。 ”武俠說。

不僅如此, 由於城鄉差異較大, 法律服務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中小城市特別是農村基層, 法律服務提供力量薄弱, 老百姓能獲得的法律服務品質不高。

為此, 3年前, 武俠組建團隊, 研發出這一智慧法律諮詢系統。

今年4月, 這一集法律諮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等司法行政服務為一體的系統在昆明市上線試運行, 截至目前, 已有超過53萬人次使用。

通過電話回訪統計, 有80%以上的用戶認可報告的專業度與實用性;91%以上的使用者認為, 該法律諮詢服務對自己有説明。

“只要有網路的地方, 無論城市和鄉村, 無論有錢沒錢, 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 都可以免費使用這一公共法律服務平臺。 ”

“法律機器人”如何工作

為瞭解“法律機器人”的工作程式,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用手機使用了機器人。 機器人提供法律諮詢的類別有:離婚、借貸糾紛、勞動糾紛、交通事故、工傷賠償、繼承。 記者諮詢了關於勞動糾紛的問題。

機器人採用提問方式來工作, 比如“你是男性還是女性”“你與誰發生糾紛”“你想諮詢以下哪些問題”等, 一步步地回答, 幾分鐘後, 記者就得到了一份法律意見。

這份法律諮詢意見非常詳細,

包括法院會怎麼判, 當事人獲得支持的概率;維權的步驟和行動建議;根據回答的問題生成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起訴狀和證據清單, 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部門規章。

此外, 機器人還提供了相似的案例給記者參考。 記者閱讀了幾個案例, 便能大概判斷出法院將會如何判決, 再根據機器人分析的法院判決結果, 來決定是否起訴。

據武俠介紹, 這個系統全稱叫做“基於人工智慧的法律邏輯資料處理系統”。 它包括法律法規庫、法院案例庫、全國經驗豐富的律師、法官的知識和經驗。 機器人給記者的法律意見書, 就是系統根據數千萬份法院判決案例計算出來的。

有趣的是, 機器人還有個經驗積累系統,

用的人多, 系統處理水準就會持續提升, 機器人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剛開始回答問題的時候, 它還是個小律師的水準, 但3個月後, 它就提升為大律師的水準了。 ”武俠說, 有不少律師看了機器人寫的法律意見, 都覺得很好。

法律諮詢交給機器人後, 律師做什麼

“律師行業一直都是一個傳統而嚴肅的行業, 律師依靠知識和經驗來創收營生。 ”昆明市律師協會會長趙耀說, 律師的日常工作包括法律諮詢、案件管理、檔審閱、談判、法律分析、事實調查、文書起草、出庭等, 這些都要依賴人力一件一件去完成。

同時, 參與公共法律服務是每一個司法工作者的責任, 但由於其高投入低產出, 使得大部分律師對法律援助和社區服務這類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缺乏主動性。

在趙耀看來,“法律機器人”把律師從繁複的工作流程中解放出來,一份法律報告,律師要寫3天,收費3000元,而“法律機器人”只需3分鐘且免費。

“作為一名資深律師,武俠研發法律機器人的初衷並不是取代律師,而是要讓律師更強。”他說。

儘管人工智慧可以快速提供一份“完整”的法律意見,但由於每個案件都有不同的產生原因,再大的資料庫也不能囊括所有案件,因此,機器人的不足還需要律師的智力來彌補。律師可以借助機器人的報告,對症下藥。

“律師最需要的是案源,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律師提供了案源。”趙耀說,律師借助人工智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他們有更多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服務更多的人。“法律諮詢讓機器人去做,更複雜的事情讓真人律師去做”。

昆明市司法局局長孫躍文認為,享有公共服務是百姓的基本權利,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責,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是政府為人民提供普惠性法律服務的保障。

“機器人與真人律師協作,將大大提高法律服務的品質,讓百姓獲得更加普惠、精准、及時和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孫躍文說。

在趙耀看來,“法律機器人”把律師從繁複的工作流程中解放出來,一份法律報告,律師要寫3天,收費3000元,而“法律機器人”只需3分鐘且免費。

“作為一名資深律師,武俠研發法律機器人的初衷並不是取代律師,而是要讓律師更強。”他說。

儘管人工智慧可以快速提供一份“完整”的法律意見,但由於每個案件都有不同的產生原因,再大的資料庫也不能囊括所有案件,因此,機器人的不足還需要律師的智力來彌補。律師可以借助機器人的報告,對症下藥。

“律師最需要的是案源,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律師提供了案源。”趙耀說,律師借助人工智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他們有更多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服務更多的人。“法律諮詢讓機器人去做,更複雜的事情讓真人律師去做”。

昆明市司法局局長孫躍文認為,享有公共服務是百姓的基本權利,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責,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是政府為人民提供普惠性法律服務的保障。

“機器人與真人律師協作,將大大提高法律服務的品質,讓百姓獲得更加普惠、精准、及時和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孫躍文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