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快遞企業爭相“跨界”便利店,這門生意靠譜嗎?

“老闆, 我來寄份快遞!”

家住在廣州市天河區的吳女士, 已經習慣了在社區門口的順豐優選寄件。 相對于路對面熙攘的菜市場和生鮮果蔬店,

這個離社區僅一牆之隔的順豐優選僅有兩個店員, 除了店外的四個順豐快遞員, 她是這20分鐘內的第二個光顧者。 雖然這裡更像是一家“高端”便利店, 但吳女士和另一位顧客, 都只是來寄件的。

快遞物流競爭延伸至實體門店, 在多個大城市都似乎有落地生根的趨勢。 近幾日, 昆明棕樹營社區附近一家帶有“中國郵政”logo的“友鄰居便利店”經網友曝光, 迅速成了熱議話題。 不久前, 圓通速遞“媽媽菁選”社區生鮮便利店在上海開張的消息, 讓快遞企業跨界做零售的佈局, 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快遞+便利店”真的會是一門可持續的好生意嗎?

現狀:“最後一公里”拼零售

近日, 一家名為“媽媽菁選”生鮮便利店在上海落地,

這個面積約60平方米的店鋪裡陳列了600種產品, 其中生鮮類產品占比為1/4。 這不是圓通首次涉足生鮮, 此前鮮果優派與媽媽驛站也都是圓通生鮮電商的一部分。 在業內人士看來, 圓通這次推出“媽媽菁選”線下店鋪, 似乎打算以快遞服務為切入點, 將現有的5萬多個“媽媽驛站”升級為社區綜合服務店, 將“觸角”延伸入社區。

事實上, 早在2014年, 順豐董事長王衛為了解決快遞派送服務“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就籌畫在全國開設3000家“嘿客”社區便利店, 探索“快遞+便利店”的模式。 然而, 這一嘗試最終卡在了首批的518家門店。 最終, 順豐嘿客推倒重來, 所有門店逐漸變更成現在的順豐優選實體店。

近日, 昆明出現的郵政系便利店似乎也彰顯著快遞物流的“國家隊”也盯緊這塊市場。

按照快遞企業理想的商業邏輯, 消費者線上下便利店寄取快件, 也可以產生購物乃至其他生活服務的需求, 當這些需求在店內得到滿足時, 用戶粘性自然上升。 而隨著便利店網點的不斷增多, 產品和服務的滲透率就能進一步提高, 有望帶來更高的利潤。

不過, 消費者的實際消費行為目前卻沒有遵循上述邏輯。 南都記者實地走訪廣州多家順豐優選線下門店發現, 這些店鋪多與住宅社區一牆之隔, 雖然占盡“地利”, 但客流量有限, 進店的客人也多以寄取快遞為主。 除此之外, 南都記者留意到, 在順豐優選店100-200米範圍內, 分佈著各種生鮮、果蔬、奶品、文具店等細分領域的門店, 以及各品牌便利店。

而這些店鋪中, 有一小部分也開設了收寄快遞的功能。 “每件快遞2元手續費, 我們就可以代收存放所有快遞企業的包裹。 ”一家美宜佳便利店的員工向南都記者透露。 相比較來說, 順豐優選只收寄順豐一家快遞, 似乎並無太大優勢。

在商品結構上, 快遞企業的便利店似乎也沒有多大優勢。 “媽媽菁選”約有600種商品, 嘿客變為順豐優選後, 面積約100平米, 經營商品數400-500個。 “一家7-11能提供的SK U有2000多個, 物流企業的便利店目前選擇性太少。 ”一位零售業人士表示。

“物流公司做線下零售, 不一定能通過客流量帶來銷量”, 電商行銷專家王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目前快遞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對手早已遍佈城市的每個角落, 無論是商品種類還是運營模式,

都有著不少的競爭者。 這種競爭不僅來自傳統便利店以及商超, 最近兩三年, 實體店已逐漸成了阿裡巴巴、京東、蘇甯等電商巨頭搶灘消費者“最後一公里”市場終端的必爭之地, 他們爭相自建物流倉儲、擴展線下管道, 讓近幾年毛利率逐年降低的“傳統”物流企業感到了多一層壓力。 除此以外, 每日優鮮、易果生鮮、本來生活等新興生態也在進一步擠壓空間。

“營業額看上去很美好, 事實上對應的利潤卻非常低。 ”據今年一名接手順豐優選幾個月的店主透露, 目前店內低毛利產品太多, 難以支撐中高端住宅社區周邊的房租和人工成本, “房租低, 人流量可能更差。 ”他還表示, 倉庫少、貨物周轉慢, 備貨能力不足, 也成了經營的難點,“新生事物發展肯定不會短期內見效,還是要慢慢來。”對於未來,這名店主還是保持了樂觀的態度。

不容忽視的是,幾年中,部分物流企業的線下門店仍難免“悄悄”步入關閉的狀態。廣州環市東路的一家順豐優選悄然變身美宜佳便利店。而位於北京東城區的一家優選店店面毗鄰車站和社區,占盡地利,店面卻已然空出,貼在玻璃上的“招聘”二字赫然醒目。一位元知情人士對記者透露,此處未來將被一家地產公司的門店取代,“可能是考慮到經營效益的問題。”

或許由於快遞企業進軍便利店尚無成功模式,南都記者數次諮詢圓通方面,對方對實體店的發展計畫都“遮遮掩掩“,表示尚未正式發佈媽媽菁選的進一步計畫。而順豐優選方面也並未給予記者更多回應。

難題:“重資產”運營難題

除了競爭慘烈,重資產運營的“笨手笨腳”則是另一癥結。快遞企業佈局零售終端,不同於快遞驛站、自提櫃,不斷擴大的店面經營、產品管理自然是一筆不可忽視的資產投入。用零售業務利潤來補貼不斷擴展的門店運營成本,並沒有想像中順利。在此基礎上,缺乏倉儲佈局、貨品管理、消費者社群運營等經驗,也是物流企業參與零售終端競爭的一大“先天”劣勢。

過去五年,申通、百世匯通、順豐等物流企業陸續試水O2O運營,以合作或自營的模式,利用線下物流網點佈局優勢升級、擴展零售終端,以期拉動盈利,節省人力配送成本,但多“不慍不火”,甚至“無疾而終”。

去年9月起,順豐嘿客改名為順豐優選。南都記者獲悉,新門店採用了委託管理模式,這與過去由順豐提供店面由受託者經營的重資產模式截然不同。據悉,類似模式也被更多快遞企業採用,以期扭轉重資產模式。

突圍:整合資源的共用經濟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物流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黃剛表示,“最後一公里”的市場愈加趨向資源整合的共用經濟。

南都記者獲悉,除快遞、生鮮、進口商品外,順豐優選最近開賣彩票,以增加店面服務內容的多樣性。成都申通負責人、巨賢百味董事長陳賢紅的突破方法則是,通過搭建為中小型原生態特產企業提供的O2O銷售平臺,用賣水果的利潤,來支撐快遞發展。這是申通繼2012年推出“愛買網超”試水電商網站失敗後的又一次探索,利用產、供、銷、運的一體化運作農副產品,讓平臺本身即具備價格和貨源優勢。而圓通的媽媽菁選,據悉也已完成了與電商平臺易果生鮮A PP的行銷系統對接。

在黃剛看來,在新零售時代,門店的價值或許早已不體現在陳列,更多的是與專業玩轉社交電商的商業體系合作,建立完善的體驗場景,形成一個成熟的零售終端。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傑也向南都記者表示,過去電商和實體店之間的隔閡明顯,如果能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嚴控門店的標準,也有利於門店售賣線上的商品。

也成了經營的難點,“新生事物發展肯定不會短期內見效,還是要慢慢來。”對於未來,這名店主還是保持了樂觀的態度。

不容忽視的是,幾年中,部分物流企業的線下門店仍難免“悄悄”步入關閉的狀態。廣州環市東路的一家順豐優選悄然變身美宜佳便利店。而位於北京東城區的一家優選店店面毗鄰車站和社區,占盡地利,店面卻已然空出,貼在玻璃上的“招聘”二字赫然醒目。一位元知情人士對記者透露,此處未來將被一家地產公司的門店取代,“可能是考慮到經營效益的問題。”

或許由於快遞企業進軍便利店尚無成功模式,南都記者數次諮詢圓通方面,對方對實體店的發展計畫都“遮遮掩掩“,表示尚未正式發佈媽媽菁選的進一步計畫。而順豐優選方面也並未給予記者更多回應。

難題:“重資產”運營難題

除了競爭慘烈,重資產運營的“笨手笨腳”則是另一癥結。快遞企業佈局零售終端,不同於快遞驛站、自提櫃,不斷擴大的店面經營、產品管理自然是一筆不可忽視的資產投入。用零售業務利潤來補貼不斷擴展的門店運營成本,並沒有想像中順利。在此基礎上,缺乏倉儲佈局、貨品管理、消費者社群運營等經驗,也是物流企業參與零售終端競爭的一大“先天”劣勢。

過去五年,申通、百世匯通、順豐等物流企業陸續試水O2O運營,以合作或自營的模式,利用線下物流網點佈局優勢升級、擴展零售終端,以期拉動盈利,節省人力配送成本,但多“不慍不火”,甚至“無疾而終”。

去年9月起,順豐嘿客改名為順豐優選。南都記者獲悉,新門店採用了委託管理模式,這與過去由順豐提供店面由受託者經營的重資產模式截然不同。據悉,類似模式也被更多快遞企業採用,以期扭轉重資產模式。

突圍:整合資源的共用經濟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物流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黃剛表示,“最後一公里”的市場愈加趨向資源整合的共用經濟。

南都記者獲悉,除快遞、生鮮、進口商品外,順豐優選最近開賣彩票,以增加店面服務內容的多樣性。成都申通負責人、巨賢百味董事長陳賢紅的突破方法則是,通過搭建為中小型原生態特產企業提供的O2O銷售平臺,用賣水果的利潤,來支撐快遞發展。這是申通繼2012年推出“愛買網超”試水電商網站失敗後的又一次探索,利用產、供、銷、運的一體化運作農副產品,讓平臺本身即具備價格和貨源優勢。而圓通的媽媽菁選,據悉也已完成了與電商平臺易果生鮮A PP的行銷系統對接。

在黃剛看來,在新零售時代,門店的價值或許早已不體現在陳列,更多的是與專業玩轉社交電商的商業體系合作,建立完善的體驗場景,形成一個成熟的零售終端。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傑也向南都記者表示,過去電商和實體店之間的隔閡明顯,如果能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嚴控門店的標準,也有利於門店售賣線上的商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