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蘇57除了隱身,其餘能力還不如蘇35,五代機就這個樣子?

坦白說, 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 既代表了蘇聯末期的最高航空科技水準, 似乎又有些冥冥中註定, 這兩架戰鬥機耗盡了蘇俄戰鬥機設計師們的精華。 其實, 早在蘇-27的原型機階段, 也就是T-10項目的時候, 蘇聯航空科技專家們就已經意識到, 現代戰鬥機設計上越來越趨向一致, 能夠決定其性能高低的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製作工藝和材料製造以及電子技術, 而很不幸的是, 當時蘇聯的航空工業已經到達了技術天花板。

俄羅斯在其後的數十年裡並沒有推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新戰鬥機, 當然, 隨著現代戰鬥機研發難度的提高,

新一代戰鬥機耗時幾十年的功夫也是常見, 但相比美國和中國推出的新型戰鬥機, 甚至還包括了歐洲雙峰和瑞典鷹獅, 俄羅斯始終在蘇-27和米格-29的深度大概型號上打轉, 即便是現在的蘇-57(也就是t -50),也不過被認為是蘇-27戰鬥機的終極隱身版本。

關於蘇-57戰鬥機, 坦白的講, 其公佈的技術資訊要遠比殲-20更多, 但要比F-22和F-35要少, 相比蘇-35戰鬥機, 蘇-57除了具備隱身性能外(蘇-57的隱身性能被認為是五代機裡最差的), 在其他方面都沒有比蘇-35有什麼提高, 蘇-35的賣點就是使用了蘇-57的很多技術, 包括動力和航電設備, 而由於原始設計的優勢, 蘇-35在機動性上甚至還要略勝一籌。

在俄羅斯宣佈將T-50更名為蘇-57之後, 諸多西方媒體對蘇-57並沒有給予什麼積極評價, 其中也包括多位參與F-22和F-35設計的資深專家, 認為蘇-57除了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和超機動性外, 在其他方面並不達標, 甚至可以說差的還很遠, 蘇-57的動力系統一直存在缺陷, 俄羅斯在研發新一代動力系統上, 遇到了難以跨越的技術障礙。

五代機已經不僅僅只是需要隱形、具備超機動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就可以了, 還包括對周邊空域的感知能力和網路戰能力, 而在這其中, 隱身戰鬥機並非主角, 而是其中的一個支點。 很多人辯白稱, F-35戰鬥機到現在也有很多問題沒解決,

以此論證蘇-57存在的缺陷, 但需要明白的是, F-35戰鬥機現在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硬體問題, 與美軍空戰系統的融合也十分順暢, 其主要是軟體方面的問題還沒解決。

蘇-57不同, 蘇-57不過是隱身版本的蘇-35, 關於其資訊戰和網路戰能力, 俄羅斯方面並沒有多少披露,

俄羅斯在這些方面一直處於弱勢, 甚至比不上中國。 而在航電設備方面, 蘇-35依然安裝的是無源相控陣雷達, 蘇-57安裝了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但俄羅斯在軍用電子零部件方面幾乎全部依賴歐洲, 而歐洲又大幅落後於美國, 這決定了蘇-57航電設備上的先天不足。 注意, 這裡說的是軍用級電子元器件, 而不是那些民用和工業電子元器件, 能製造軍用級電子元器件的國家很少, 中國在這方面說不上先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