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哺乳動物崛起 與恐龍滅絕沒啥關係

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崛起是在導致恐龍滅絕的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之前, 還是之後, 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 江蘇師範大學伍少遠教授和國際同行的研究表明, 發生在大約6600萬年前的生物滅絕事件對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起源與演化輻射幾乎沒有影響。

伍少遠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傳統上認為哺乳動物的崛起得益於恐龍的滅絕, 古生物化石證據傾向於支持這一結論, 為此提出了現代有胎盤類哺乳動物起源的“爆炸假說”, 即恐龍滅絕後空出的生態位使得哺乳動物得以快速輻射進而統治地球。

而根據現代生物DNA序列的遺傳突變速率的分子鐘計算結果, 則顯示哺乳動物崛起發生在恐龍滅絕之前。 如何解決不同分子鐘研究結果之間及其與化石證據之間的衝突, 是長久以來困擾國際進化生物學界的一個重大學術難題。

伍少遠和同事對82個哺乳動物物種的大規模基因組資料開展了深度分析。 結果表明, 對任一給定資料集的不同處理方式, 會使哺乳動物起源和演化時間的估算產生嚴重偏差, 對資料集和分子鐘方法與模型的不當應用與處理, 是長期以來不同分子鐘研究結果之間相互衝突的主要原因。

通過對資料開展一系列創新性的靈敏度分析, 他們發現, 有胎盤類哺乳動物在恐龍還存在時已開始多樣性分化,

並且在物種大滅絕事件期間和之後繼續保持穩定的物種分化速度。

伍少遠表示, 哺乳動物的演化輻射可能與被子植物的早期分化及其所提供的豐富食物有關, 而與恐龍的滅絕並無關係。

《自然》22日在研究亮點欄目中對這一成果進行了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