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HTC Vive永久降價:二十年前,我們似乎也看到過同樣的事

幾個月前, Oculus Rift降半價促銷, 在VR業界看來真是一樁幸事, 畢竟現在阻礙廣大用戶入手高端VR的主因之一就在於VR設備本身高昂的價格, 降價自然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人能夠體驗到高端VR設備了。 而就在前幾天, HTC Vive的國行版本也正式宣佈永久降價1400元, 原價6888元的HTC Vive現價降為了5488元。

說起來, 自今年以來, 三大VR頭顯廠商都還未公佈旗下產品的具體銷量。 在去年的VR設備出貨量統計中, 全球VR設備總出貨量在200萬台左右, 而其中最後發售的PSVR所占市場份額最大。 這次的HTC Vive的降價,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HTC Vive的銷量, 但想要超過PSVR的銷量, 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畢竟PSVR獨佔遊戲品質有保證, 又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擺在那裡, 想要扳倒索尼這座大山, HTC還差點勁兒。

不管HTC VR部門的態度如何, 單單從VR行業而言, Vive降價的確算是給沉寂已久的VR行業注入了一針雞血, 至少, 能有更多人有機會體驗Vive設備了不是?不過話說回來, Vive也好, PSVR也罷, 都姑且能算是電子遊戲硬體, 所以它的發展邏輯與規律也是有跡可循的。 畢竟就在二十年前, 就有相同的情況發生。 當然, 那會兒的主角還不是VR, 但它們的名字你一定非常熟悉:PlayStation和Xbox。

看到下面這個略顯質樸的主機和手柄, 你的童年美好回憶一定會立馬湧現。 PlayStation傳奇般地誕生, 不但讓索尼成功打入遊戲界, 也為後來主機遊戲的發展提供了大展拳腳的空間。

如今, 自PlayStation誕生以來, 已經有超過8000款遊戲在其主機上發售, 其中鼎鼎有名的大作包括了《生化危機》、《最終幻想7》、《合金裝備》、《鐵拳》等。 每一個響噹噹名字的背後, 都離不開PlayStation的功勞。

不過說起來, PlayStation的誕生可不是一帆風順。 時間回溯到1988年。 當時, 任天堂和索尼還是合作夥伴, 任天堂已經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電子遊戲公司了, 而索尼仍然幹著自己的老本行:生產和設計電子元件,

和我們現在印象中的電子遊戲公司還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任天堂和索尼的合作, 是為任天堂的遊戲主機超級任天堂(Super Nintendo)開發CD讀取設備。 三年後, 索尼在CES展會上正式發佈了這個產品。

超級任天堂

但出人意料的是, 任天堂在發佈後的第二天卻高調宣佈, 要放棄與索尼合作,而是將飛利浦選為合作夥伴。任天堂突然叛變的原因頗為複雜,但造成的後果卻十分明確:索尼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情急之下,索尼高層很快指定久多良木健作為開發負責人,負責開發全新的遊戲主機,誓要對任天堂進行一次復仇。沒錯,久多良木健後來被人稱為“PlayStation之父”。

然而沒多久,在索尼高層冷靜之後,開始考慮是否裁撤這個提議,畢竟貿然轉型進入遊戲行業,對於索尼這種規模巨大的公司來說的確有很多還欠缺考慮的因素,但久多良木健堅決捍衛了自己的專案,PlayStation專案勉強保住了。

性能優秀的CD讀取存儲系統和3D圖形,讓PlayStation很快吸引了眾多遊戲開發公司的目光,他們紛紛加入PlayStation的開發計畫,準備在這款全新的主機上大展拳腳。

《VR戰士》

PlayStation在1994年末於日本發售,幾個月後就在北美地區登錄,很快便銷往全球。由於性能優越,價格又十分便宜,因此吸引了眾多玩家,首發10萬台很快就被搶購一空。火爆的銷量甚至將同期的任天堂遊戲機也狠狠地踩在了腳下。

1995年的E3上,索尼花費了400萬美刀為其做宣傳,同樣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任天堂的一個小小的欺騙,卻造就了PlayStation這個巨人的誕生。

同樣作為近二十年來堪稱“偉大”的遊戲主機,Xbox的誕生卻充滿了許多偶然和必然的原因。新千年前後,個人PC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狀態。當時,雖然比爾·蓋茨已經通過Windows系統積累了驚人的財富,但他仍然希望將自己的產品從工作必需品昇華為生活必需品,而主機TV遊戲所代表的家庭娛樂,便成為了與其戰略吻合的絕佳發展對象。

微軟一開始通過投資支持其他遊戲廠商,包括主機商和開發商來增強自身的實力,並不斷積累經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微軟通過資金運作,投資了世嘉、EA、Square等諸多遊戲大廠,並持續著對於自家遊戲主機的開發工作。

2001年11月,Xbox在美國率先發售;第二年,Xbox遊戲主機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發售。

在當時,Xbox擁有非常強大的性能,足以匹敵當時已經發售了快兩年的PS2,但299美元的低廉售價,對於當時的主機遊戲市場簡直就是惡性傾銷。以這樣的價位,每賣出一台Xbox,微軟就會虧損125美元。而事實上,當Xbox取得全球兩千萬台的驚人銷量時,微軟實際上也已經在硬體上虧損了近10億美金。比爾·蓋茨卻對這一情況泰然處之。因為他知道,這只是微軟進軍遊戲機市場的第一步。這種“捨不得孩子套不找狼”的可怕市場戰略,也就只有這位當時的世界首富才能做到。

事實上,Xbox的確讓微軟打開了主機遊戲市場的大門。也就在Xbox之後,微軟才有機會將Xbox 360,Xbox One還是更新的主機產品,帶給全世界的遊戲消費者。

時至今日,談論到遊戲主機,大家一致看齊的正是索尼的PlayStation系列和微軟的Xbox系列,他們無疑是遊戲主機市場中的佼佼者了。

現在看來,我們不難發現,低廉的價格對於任何一款商業產品來說,都是絕對優勢。但無論是PlayStation還是Xbox,在這些低價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有著數十年發展歷史的巨型企業作為支撐。我們看到了低廉的價格,但卻很難發現掩藏其背後,這些公司數十年的技術積累。

而回過頭來,對於VR技術,我們不知道HTC、索尼或是Oculus有多少年VR技術沉澱,但可以肯定的是,雖然VR已經誕生了半個多世紀,它仍然是一個稚嫩的新技術。創新的思維可以是迸發的,但技術的反覆運算一定是循序漸進的。不管怎樣,能夠看到VR高端頭顯價格下調,更多玩家能夠體驗VR,這對於技術進步還是公司發展,乃至整個VR行業的發展,想來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歡迎你在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觀點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日VR”閱讀更多原創VR乾貨

要放棄與索尼合作,而是將飛利浦選為合作夥伴。任天堂突然叛變的原因頗為複雜,但造成的後果卻十分明確:索尼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情急之下,索尼高層很快指定久多良木健作為開發負責人,負責開發全新的遊戲主機,誓要對任天堂進行一次復仇。沒錯,久多良木健後來被人稱為“PlayStation之父”。

然而沒多久,在索尼高層冷靜之後,開始考慮是否裁撤這個提議,畢竟貿然轉型進入遊戲行業,對於索尼這種規模巨大的公司來說的確有很多還欠缺考慮的因素,但久多良木健堅決捍衛了自己的專案,PlayStation專案勉強保住了。

性能優秀的CD讀取存儲系統和3D圖形,讓PlayStation很快吸引了眾多遊戲開發公司的目光,他們紛紛加入PlayStation的開發計畫,準備在這款全新的主機上大展拳腳。

《VR戰士》

PlayStation在1994年末於日本發售,幾個月後就在北美地區登錄,很快便銷往全球。由於性能優越,價格又十分便宜,因此吸引了眾多玩家,首發10萬台很快就被搶購一空。火爆的銷量甚至將同期的任天堂遊戲機也狠狠地踩在了腳下。

1995年的E3上,索尼花費了400萬美刀為其做宣傳,同樣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任天堂的一個小小的欺騙,卻造就了PlayStation這個巨人的誕生。

同樣作為近二十年來堪稱“偉大”的遊戲主機,Xbox的誕生卻充滿了許多偶然和必然的原因。新千年前後,個人PC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狀態。當時,雖然比爾·蓋茨已經通過Windows系統積累了驚人的財富,但他仍然希望將自己的產品從工作必需品昇華為生活必需品,而主機TV遊戲所代表的家庭娛樂,便成為了與其戰略吻合的絕佳發展對象。

微軟一開始通過投資支持其他遊戲廠商,包括主機商和開發商來增強自身的實力,並不斷積累經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微軟通過資金運作,投資了世嘉、EA、Square等諸多遊戲大廠,並持續著對於自家遊戲主機的開發工作。

2001年11月,Xbox在美國率先發售;第二年,Xbox遊戲主機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發售。

在當時,Xbox擁有非常強大的性能,足以匹敵當時已經發售了快兩年的PS2,但299美元的低廉售價,對於當時的主機遊戲市場簡直就是惡性傾銷。以這樣的價位,每賣出一台Xbox,微軟就會虧損125美元。而事實上,當Xbox取得全球兩千萬台的驚人銷量時,微軟實際上也已經在硬體上虧損了近10億美金。比爾·蓋茨卻對這一情況泰然處之。因為他知道,這只是微軟進軍遊戲機市場的第一步。這種“捨不得孩子套不找狼”的可怕市場戰略,也就只有這位當時的世界首富才能做到。

事實上,Xbox的確讓微軟打開了主機遊戲市場的大門。也就在Xbox之後,微軟才有機會將Xbox 360,Xbox One還是更新的主機產品,帶給全世界的遊戲消費者。

時至今日,談論到遊戲主機,大家一致看齊的正是索尼的PlayStation系列和微軟的Xbox系列,他們無疑是遊戲主機市場中的佼佼者了。

現在看來,我們不難發現,低廉的價格對於任何一款商業產品來說,都是絕對優勢。但無論是PlayStation還是Xbox,在這些低價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有著數十年發展歷史的巨型企業作為支撐。我們看到了低廉的價格,但卻很難發現掩藏其背後,這些公司數十年的技術積累。

而回過頭來,對於VR技術,我們不知道HTC、索尼或是Oculus有多少年VR技術沉澱,但可以肯定的是,雖然VR已經誕生了半個多世紀,它仍然是一個稚嫩的新技術。創新的思維可以是迸發的,但技術的反覆運算一定是循序漸進的。不管怎樣,能夠看到VR高端頭顯價格下調,更多玩家能夠體驗VR,這對於技術進步還是公司發展,乃至整個VR行業的發展,想來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歡迎你在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觀點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日VR”閱讀更多原創VR乾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