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揭開印度俄制軍機大本營的神秘面紗

自蘇聯時代, 新德里就與莫斯科保持親密而又微妙的“准軍事同盟”關係, 這使得印軍裝備有85%來自蘇聯/俄羅斯。 印度是如何建立一整套系統、全面、可持續的俄式戰機接收、使用、檢修體系呢?英國《空中力量》雜誌記者阿蘭·沃恩斯和西蒙·沃特森獲准進入納西克(Nasik)的印度斯坦航空工業有限公司(HAL)生產基地, 對這套體系進行“零距離接觸”。

納西克的米格-21改裝線

自20世紀60年代印度空軍開始大規模裝備蘇制戰機以來, HAL公司就一直在該國空軍建設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HAL主要控股方是印度政府, 是政府認定的“核心國有軍工企業”, 也承擔民用航空業務。 作為印度最大的航空企業, HAL在全國擁有16個生產部門, 9個合作性研究機構及大量維修服務中心。 公司總部在班加羅爾, 但其核心部門位於“神曾經住過”的納西克, 那裡有該公司面積最大的飛機製造廠, 負責幾乎全印度的戰鬥機交接、測試、維護。

從2000年開始, 該廠又承擔起現役米格-21戰鬥機的改造任務, 到2007年初, 共有125架在此完成改裝。

納西克也是印度飛機升級研究與發展中心所在地。 該中心主要負責對引進的俄制軍用飛機進行技術評估、零部件拆卸、圖紙還原等, 包括安-32運輸機、伊爾-38、圖-142反潛機以及米格-29戰鬥機等。

納西克與軍用航空業結緣是在1964年, 當時蘇聯極力拉攏在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中慘敗的印度, 向其轉讓米格-21FL戰鬥機和K-13(AA-2)空對空導彈組裝線。 在蘇聯專家的建議下, 印度政府決定把組裝線安排在納西克。 目前, 納西克工廠的主要任務是“時刻確保米格-21、米格-27以及蘇-30MKI戰鬥機處於最佳戰鬥狀態”。

印度改進後的米格-21座艙, 但經過印度升級後的米格-21有近一半墜毀, 造成大量損失

除了納西克飛機製造廠外, HAL公司另一個核心部門是位於納西克東北24千米處的奧吉哈爾(Ojhar)維修基地, 印軍內部編號為“第11維修基地”。 它主要負責維護檢修印度空軍的米格-23、米格-29戰鬥機。 與納西克工廠一樣,

奧吉哈爾基地始終以米格戰機為主要保障對象, 因此也擁有大批經驗豐富的米格機專家。

2006年, 該廠完成了將印度空軍所有老款米格-21升級為米格-21“比斯”的項目。 然而, 改造絕非輕鬆。 由於米格-21是接近過時的機型, 俄羅斯原廠早已停產, 因此HAL很難搞到大量機體配件, 使得印度人不得不全球撒網求購, 不得已時還進行測繪仿製(據說HAL人員還求助於埃及空軍, 他們有大量閒置的中國殲-7及其配件)。 所以在改造過程中, 米格-21有40%的部件是翻新, 而沒有更換。

20世紀八九十年代, HAL獲得授權, 利用蘇聯提供的散件, 在納西克組裝出165架米格-27ML戰鬥攻擊機。 2002年3月, 印度空軍決定將米格-27機群中的40架予以升級改造, 這項工作又交給納西克工廠。

升級後的米格-27的電子系統結合了大量西方產品。 以色列的火控系統、目標定位吊艙和雷達報警器;法國全球定位導航接收機以及鐳射羅盤。 此外, 新型米格-27還加裝了印度自製的通信設備。 因為改裝後的米格-27在重量上大大減輕, 能保證米格-27UPG至少能服役到2020年左右。

2006年,首批完成改裝的米格-27戰機在納西克升空

雖然在多數時間裡,納西克車間幾乎塞滿了米格用,直到2006年換裝完整版的蘇-30MKI。機,但在未來30年中,俄羅斯另一大戰機品牌——蘇霍伊將取而代之。1997年11月30日,印俄簽署軍購協定,俄羅斯向印度出售140架蘇-30MKI戰鬥機。但印度從法國、英國、以色列進口的武器系統將無法與蘇-30MKI相容。為打破僵局,印度先作出退讓,從俄羅斯購進18架不具備完全戰鬥力的蘇-30K戰鬥機,進行測試性研究。印度軍方將蘇-30K交付習慣使用蘇/俄制飛機的第24戰鬥機中隊使用。

由納西克工廠組裝出的第9架蘇-30MKI戰鬥機

不久後,印度空軍又再次訂購了22架蘇-30MKI-1/2,以及10架蘇-30MKI-3。2000年12月,印俄達成了一項協定,俄方授權HAL生產140架蘇-30MKI。這使得納西克再次成為俄制戰機在印度的“大本營”。按照俄印協議,納西克將分4個階段生產140架蘇-30MKI,目前已全部交付。

淘寶店鋪請搜索:兵器知識讀者服務部

2006年,首批完成改裝的米格-27戰機在納西克升空

雖然在多數時間裡,納西克車間幾乎塞滿了米格用,直到2006年換裝完整版的蘇-30MKI。機,但在未來30年中,俄羅斯另一大戰機品牌——蘇霍伊將取而代之。1997年11月30日,印俄簽署軍購協定,俄羅斯向印度出售140架蘇-30MKI戰鬥機。但印度從法國、英國、以色列進口的武器系統將無法與蘇-30MKI相容。為打破僵局,印度先作出退讓,從俄羅斯購進18架不具備完全戰鬥力的蘇-30K戰鬥機,進行測試性研究。印度軍方將蘇-30K交付習慣使用蘇/俄制飛機的第24戰鬥機中隊使用。

由納西克工廠組裝出的第9架蘇-30MKI戰鬥機

不久後,印度空軍又再次訂購了22架蘇-30MKI-1/2,以及10架蘇-30MKI-3。2000年12月,印俄達成了一項協定,俄方授權HAL生產140架蘇-30MKI。這使得納西克再次成為俄制戰機在印度的“大本營”。按照俄印協議,納西克將分4個階段生產140架蘇-30MKI,目前已全部交付。

淘寶店鋪請搜索:兵器知識讀者服務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